地方高校介入少数民族非遗教育保护的角色研究

2016-03-15 20:46:03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遗产地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李 萍

(文山学院 民族研究所,云南 文山 663000)



地方高校介入少数民族非遗教育保护的角色研究

李萍

(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文山663000)

[摘要]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角色的期望、领悟和实践而生成的共存、共建和共赢关系,是一种基于双向互动和相辅相成的实践关系。通过此类角色的扮演,不仅可以为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难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途径,而且还可以为地方高校参与保护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拓展出一种新的教育服务领域。

[关键词]地方高校;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关系研究;社会学角色理论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正面临被遗忘、遭破坏的濒危困境,传统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链条也因难以发挥代际传承功能而出现断裂,新的制度化的非遗保护模式急需探索。作为一种新的非遗教育保护途径,地方高校参与少数民族非遗教育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服务模式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地方高校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角色关系究竟应如何定位?如何履行角色责任?角色扮演又该如何实践?本文将角色理论引入地方高校与少数民族非遗教育保护的关系研究,期望通过对角色期望、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的动态角色扮演过程的探究,为地方高校与少数民族非遗教育保护进行关系定位和角色定位,并基于关系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角色失调问题分析指出角色建设的重要性,以便为地方高校的非遗教育实践服务提供学术参考。

一、角色关系定位

从地方高校与非遗教育保护之间的角色关系定位来看,地方高校介入地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教育行为,以共存、共建和共赢的关系定位为基础。第一个层面,基于同一地域的地缘共存关系,是关系定位的基础。第二个层面,基于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共建关系,是关系定位的核心内容。首先,基于遗产地非遗当下的传承困境及其教育保护的需求,面对目前遗产地学校传承非遗教育课程服务的缺位现实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民族文化发展的社会责任,地方高校应发挥地域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专业教育服务优势,积极研究探索面向校内的学校教育服务模式和面向校外的社区与社会教育保护服务模式。其次,从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双向互动角度来看,不仅需解决好地方高校的服务角色及其关系定位问题,还需在服务实践过程中通过科研服务解决好,如何整合遗产地本土教育资源、连结相关社会资源、探索研究有效的非遗教育服务运作模式等问题。第三个层面,基于互助的共赢关系,是关系定位的重要目标。地方高校与地方少数民族非遗教育保护之间,通过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功能性互动可形成互利共赢关系:一方面,参与主体认知不足或文化自觉缺失等传承困境,会因因地方高校教育资源整合及其教育服务的介入得以逐步改善,利于非遗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工作者在开展非遗教育保护的服务实践过程中,必定可以锻炼和提升其科研教学团队的服务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促成全方位的能力建设。因此,地方高校在非遗教育服务实践过程中互动生成的共存、共建和共赢的关系,是一种基于双向互动的、相辅相成的教育实践关系。通过这种关系,不仅为地方非遗传承难的问题探究出一种双向共赢的解决途径,而且也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民族文化传承拓展出新的科研和教学服务领域,推动地方高校参与非遗教育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二、角色扮演实践

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至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首先,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106-108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去担任这一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1]113;其次,角色的扮演,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通常要经历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和对角色的实践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角色的期望。人们在承担了某一种社会角色时,首先遇到的就是社会或他人对于这一角色的期望,好比戏剧、电影的剧本或导演对某一角色行为的限制一样,会感到社会对这些角色的限制和要求;第二阶段,对角色的领悟。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他们自己对角色的认识、理解,即角色领悟的结果。对角色的期望反映的是社会上多数人的看法,而对角色的领悟反映的是个人的看法。第三阶段,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1]116-117。

(一)对角色的期望

为了更好地承担地方高校参与非遗教育保护的角色,应在这一阶段尽力了解社会或他人对其角色的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的要求和期望。第一,制度层面的角色期望,是基于法律或政策法规的理性期望。首先,从国际层面来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各缔约国应竭力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以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由此可见,各缔约国开展非遗教育传承的内容已经非常明确。其次,从我国明确学校开展非遗教育的法律义务等相关情况来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间,政府在尊重、继承、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等),旨在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但这些政策中,少有论及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方式来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2]。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政策的出台,才真正明确了学校开展非遗教育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可见,地方高校非遗教育保护的角色扮演,是有法可依的。其角色关系的定位,应是一种制度化了的社会角色扮演关系。而角色期望也被定位为一种正式的、制度规定性的社会角色期望;第二,非制度层面的角色期望,是基于非遗传承困境问题的主观期望。首先,从遗产地传承者的困境与社会责任期望来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当本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传承困境时,地方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科研服务和教育保护服务;其次,从具体问题的解决来看,可从遗产地中小学非遗教育缺位的现状切入,探索一种地方高校主动参与科研服务和教育服务的非遗教育保护机制;最后,从服务需求与供给能力评估的期望来看,非遗传承人有通过教育方式解决传承困境问题的服务需求,地方高校也具备提供教研服务的资源优势和能力优势。面对角色期望,地方高校该如何认识、理解和解读其在本土非遗教育中的角色,只有深入领悟上述角色期望,才能为其角色实践服务奠定认知的基础。

(二)对角色的领悟

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但在更大程度上是角色扮演者自己对角色的认识、理解——即角色领悟的结果。

1.国内外高校的角色领悟行动。第一,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的世界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从培养高级人才、研究高深学问和服务社会三者的结合层面阐述了高等学校在民族文化建设上的使命[3]184;第二,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的召开,揭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序幕,不仅在国内首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高等教育相关学术概念的形式加以导入,并达成共识在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中设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相关课程,使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在传承文化遗产方面承担起相应的责任[4];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的通过,不仅阐发了中国高校和现行教育体制在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研究、发展等方面应发挥的作用,更明确了大学的非遗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肩负起非遗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强调在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遗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3]184。

2.地方高校的角色领悟,主要是基于其文化传承的责任和社会职责的领悟。在非遗保护呼声日益强烈的今天,文化责任是时代的赋予和呼唤。作为文化遗产学习传承之地的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和发展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5]。随着我国对非遗保护工作逐步重视,区域性大学应利用地缘和民族资源优势,发挥大学文化的教育功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本土资源和文化命脉[6]。因此,在区域非遗的教育传承与创新方面,地方高校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应大有作为[7]。作为公共教育机构之一的地方高校,在进行自我角色领悟时应当认识到本土非遗教育保护工作的开展,既是社会公众对这一角色的期望与要求,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三)对多重角色的实践

基于服务对象的需要和服务者的社会责任,地方高校可在非遗教育保护领域扮演教育者、社会服务者和研究者等多重角色。

1.教育者的角色。第一,基于大学生对非遗知识认知不足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求知需要,地方高校教师既可以通过全校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或必修课开设非遗保护教育类课程,也可以通过学生社团特别是少数民族社团开展非遗保护教育活动。如地处滇东南的文山学院,在课堂教学方面,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世界遗产之中国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概述》等非遗教育类的公共选修课程,又结合专业特点分别在体育学院开设云南省级非遗苗族吹枪教育传承保护的专业必修课程、在美术系开设壮族版画课程、在音乐系的专业课堂中增加国家级非遗云南壮剧、坡芽歌书和省级非遗壮族棒棒灯、纸马舞等本土非遗的教育内容,受到学生好评。在校外教育引导方面,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教师通过校园社区动员与社区营造的方式,引导苗协会、壮协会、纳西协会和彝民阳光协会等少数民族社团开展本民族非遗的认知和传承保护行动,开展苗族国家级非遗的认知教育专题讲座、国家级非遗苗族花山节的宣传展演、彝族火把节的校园主题活动、纳西族三朵节的传承展示及其壮苗彝纳西等校内少数民族社团的联欢晚会活动,在大学校园里营造出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不仅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关注了非遗的保护,而且作为活动组织者的苗协会和纳西族协会等少数民族社团也因活动组织有特色而被评为校级优秀社团。第二,基于校外遗产地社区和社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传承价值及其保护理念方法原则等知识的认知需要,地方高校教师可通过相关的服务平台到遗产地开展非遗保护类的社区与社会教育服务,如文山学院教育研究者为国家级非遗云南壮剧那瓜戏班传承者开展的非遗认知、认同及其行动教育活动;为那瓜村小学生业余爱好者开展旨在鼓励其参与本民族、本社区国家级非遗的行动教育;整合县级非遗中心干部、乡政府基层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遗产地那瓜村社区居民开展大型的社区保护教育活动;为文山州团学干部开展基层干部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能力培训;为广南县文化馆基层文化工作者开展文化遗产日活动价值的认知与认同教育成长小组活动等等。通过上述非遗教育保护的实践服务,将社会工作方法和服务学习方法引入非遗校内学校教育和校外社区与社会教育服务领域,不仅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强,且服务效果好。因此,非遗教育者校内外服务平台的搭建,既可以通过非遗学科化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非遗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得以实现,也可以通过校园氛围营造、学生社团(民族类或非遗类)活动开展、校外遗产地社区与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并在服务过程中注重服务方式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

2.社会服务者的角色。农村社会工作,是由农村社会工作者、农民依据农村的社会文化脉络共同建构的。以农村社区为基础,以人为本的综合社会工作介入,是将社会工作的本质还原于最大限度地关怀人和满足人的需求,注意全人的发展;引入社区发展,既关注政策倡导、社区动员与参与、增能等能力建设,也重视与政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注重对社区居民的直接服务,特别是从家庭、小组和个人的层面对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支持和服务[8]380。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角色,地方高校既可以依托科研项目,又可以依托国家的农村惠民政策或地方政府的服务购买项目,单独介入或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合作参与遗产地社区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服务。文山学院教师主持申报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边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就是通过行动研究服务,同时兼顾地方高校的校内外非遗教育服务。其中,校外的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是通过社区动员、社区教育、社区行动与村民同行等方式,根据遗产地社区传承者及其社区居民等服务对象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实际需求开展的,社会工作者在活动实践中扮演倡导者、宣传者、行动者、资源整合者、同行者和使能者等多重角色。在云南省的那瓜村,地方高校的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动员、倡导、同行、教育、使能等方面的努力,整合了那瓜村土戏班师傅传授技艺与那瓜村小学生业余爱好者学习非遗技艺的“教”与“学”的对接,并通过家庭访谈的个案工作、家长的社区动员工作和小学生传承本民族、本社区国家级非遗(云南壮剧)的教育成长小组系列服务、与传承者和学习者同行维护互动关系等服务,以解决遗产地社区因青壮年外出打工而面临非遗传承后继乏人及其传承人才培养困难等问题[9]。在云南省的坡芽村,地方高校的社会工作者受地方政府宣传部委托,通过社区宣传、动员、同行、资源整合和使能等方面的努力,采用地区发展模式开展具体的社区实践服务,与坡芽村社区居民同行,完成“命好才相会·2015坡芽村珑端街”活动从策划、组织到展演的全程同行者服务。通过服务者与服务对象历时近1年的陪伴成长,极大提升了坡芽村居民参与国家级非遗“坡芽歌书”和省级非遗“珑端街”传承保护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觉能力,服务效果突出。通过上述服务实践,也为地方高校在遗产地开展的社会工作及其角色扮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3.研究者的角色。作为具有科研服务优势的公共教育机构,地方高校在本土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研究领域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开展非遗保护的校外社区与社会教育服务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如何介入遗产地社区开展非遗保护的农村社会工作行动服务,尚未有较成熟的模式可借鉴。首先,从实践来看,地方高校教师可通过申报国家级、省级或校级等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立项资助开展经验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边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化自觉与边疆民族特色文化遗产化保护研究”,从服务目标的制定、服务对象的选择、服务内容的定位、服务方法的采用,到服务的组织与实施、服务过程与效果评估,再到服务反思成长的过程,都需要研究视角的介入,通过“边服务边研究,边研究边服务”的服务与研究互动实践,保障社会工作服务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收集过程资料、积累丰富的研究经验,完成研究与服务互动的服务模式建构与实践,如那瓜村和坡芽村的研究服务互动模式就是较好的实践研究案例。2014年4月11日至12日,在富宁县花甲乡那耶村举行“陇端节”民族文化下乡活动期间,地方高校研究服务者以国家级科研课题为依托,对受邀参与壮剧展演的7个云南壮剧民间戏班和1个广西壮剧民间土戏班的传承人开展教育成长小组主题活动,将传承人传承现状、存在问题等主题设计融入小组活动过程中,并倡导传承人一起互动合作来寻找解决的办法或途径,引导传承人理性看待当下面临的传承困境,受到服务对象好评,为地方高校在遗产地非遗传承人的社会教育服务模式研究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10],不仅完成了研究服务的行动研究尤其是服务模式经验的归纳研究,还对壮剧传承保护的现状、传承主体面临的传承困境、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主题研究互动,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所需的学术参考依据。其次,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者既可以研究地方高校参与地方非遗保护的关系定位,也可以研究角色扮演、角色建设及其角色功能作用的发挥;既研究宏观层面的非遗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材研发,也研究微观层面的非遗教育活动服务设计、组织实施、评估等服务模式;既研究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本身,也研究非遗教育保护的方法模式;既包括校内非遗教育保护课内外模式的实践研究,又包括校外遗产地社区与社会教育服务模式的实践研究;既研究非遗如何进校园开展保护教育,也研究如何进地方政府、进媒体、进传承者群体、进遗产地社区开展非遗保护的社区与社会教育;既涉及服务对象参与非遗保护的文化自觉认知能力和认同能力的培育研究,也涉及文化自觉实践、文化自觉合作及其文化自觉反思的能力培养研究。既研究地方高校如何整合非遗的地方教育资源建设师资团队,也研究地方高校如何与地方政府、地方媒体、遗产地中小学、遗产地社区居民开展多方式多渠道的合作保护。最后,从研究方法来看,既可以采用课堂研究,也可以采用行动研究;既可以采用定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定性的方法,还可以综合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开展非遗教育保护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研究工作。

三、角色失调问题与角色建设

(一)角色失调问题

地方高校在非遗教育服务过程中扮演教育者、社会工作者和研究者等多重角色,有时也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遇失败而面临角色失调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第一,角色不清。非遗法中对学校参与非遗教育保护的角色责任和义务,虽已有明文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但并未将“学校”进行分类要求。对高校如何参与非遗教育也只有方向性的倡导,没有明确细化的内容规定,容易因缺少可操作性而由规定性角色变为开放性角色,出现角色不清的问题。第二,角色距离。服务者的素质、服务能力及其服务水平,有时也会与其所扮演的非遗教育者、研究者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要求之间存在着差距,进而影响非遗教育角色的实施效果。第三,角色冲突。有的服务者集非遗教育者、研究者和社会工作者等多个角色于一身,其身兼多职的多角色扮演可能会因时间、精力受限而引发多重角色间的冲突,引发角色紧张进而影响非遗教育角色的实践效果。第四,角色中断或角色失败。由于师资缺乏、服务经费困难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的非遗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的扮演。有的角色承担者虽没退出,但已困难重重,容易产生角色中断或失败。

(二)角色建设

首先,面对角色扮演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距离、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角色失调问题,地方高校应在实践角色的过程中做好角色建设,即角色扮演者根据所遇到的困难挫折或新情况,灵活创造出一些过去为这一角色所不具有的行为规范[1]117-119。以便完善非遗教育保护的制度化建设与规范。其次,非遗教育服务者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怎样提升角色的服务能力,既需要地方高校以此为选题开展服务过程探索研究,也需要为非遗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能力培训服务,以便解决好高校服务者在开展非遗教育工作时可能会遇到的角色距离问题。最后,为了解决好角色扮演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可以在非遗教育保护服务过程中开展研究,并积累可行的服务经验和模式,以便通过研究与服务的互动完成地方高校参与地方非遗教育的教研服务。

综上所述,基于角色关系的定位,地方高校参与少数民族非遗教育保护的角色扮演,在从“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到“对角色的实践”的过程中互动生成的共存、共建和共赢关系,是一种基于双向互动的相辅相成的实践关系。通过这种角色关系的定位,不仅可以为地方少数民族非遗传承难的问题提供解决途径,而且还可以为地方高校参与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出新的教育服务领域,更利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非遗保护的社会角色扮演和社会职责的履行。因此,地方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的重要载体、传承保护的重要阵地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应以积极的心态,认知本土资源优势,整合各种研究和教育资源,既扮演好非遗保护的教育者、社会服务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也扮演好倡导者、宣传者、资源整合者、行动者和使能者的角色,通过践行地方高校在边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领域的教育使命及其社会职责,促进其教育服务的正功能及其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张爱琴.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政策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0(1):19-23.

[3]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以云南省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4]陈孟昕,张昕.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综述[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4):61-62.

[5]王晓青.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教育[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718-720.

[6]孙燕.区域性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10):88-93.

[7]沈燕红.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2(7):144-146.

[8]张和清.国家-农民关系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村落绿寨研究为例[M]//古学斌,等.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李萍.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村寨开展传承人才培养服务的社区与社会教育模式实践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之二)[J].文山学院学报,2014(4):1-5.

[10]李萍,许六军.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民间传承群体开展社会保护教育的个案服务实践——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之四)[J].文山学院学报,2015(2):1-7.

[责任编辑韦杨波]

Study of the Role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Education

LI Ping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Wenshan University of Yunnan,Wenshan,Yunnan 663000,China)

[Abstract]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education.Generated by these role expectations,th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coexistence,joint development and win-win relationship is a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 of practice based on.Through playing this role,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not only provides solutions to difficult problems for the local minority non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but also develop a new field of education services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part in protecting minority non material culture.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relationship study;social role theory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21(2016)01-0043-06

[作者简介]李萍(1978-),女,彝族,云南文山人,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社区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工作服务。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边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12YJC840020);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化自觉与边疆民族特色文化遗产化保护研究”(12XSHO17)。

收稿日期2015-12-23

猜你喜欢
遗产地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世界自然遗产地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