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16-03-15 20:01张阿兰
关键词:视域校园文化文明

张阿兰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佛山528216)

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张阿兰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佛山528216)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思想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域,生态文明视域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有利于实现校园文化的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从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生态文明;高校校园文化;问题;路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形态,其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谐、融洽的关系程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如今“生态文明”的概念已经植入社会系统,高校作为社会的子系统,自然也不例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依托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入脑、入心”,培育大学生生态自觉意识,建设高校生态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塑造人的思想品格、提升人的人文修养、陶冶人的道德情操,从而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高校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培育新型的校园生态文化,让生态文明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一)有利于高校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营造生态文明良好氛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追求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是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高校要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其次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全体师生的生态共识,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行动、深入持久的地推进生态文明理念进校园,把生态文明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二)有利于构建绿色、和谐、美丽生态校园环境,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中国梦,不仅是富强中国梦,也是美丽中国梦。高校是美丽中国的子系统,也是和谐社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及其校园文化有着自身的生态链,保持着与外界的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流,蕴含着社会生态文明的特征和总趋势。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构建绿色、和谐、美丽的生态校园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建设生态校园的中国梦。

(三)有利于建设校园生态文化,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高等学校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社会生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校园生态文化。校园生态文化作为人类生态文化的具体样式,蕴含着生态文明的时代主题、文化传承和建设实践。高校要利用高等学校文化优势,切实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生态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并能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等产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对高校而言,要大力建设校园生态文化,挖掘校园生态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密切相关。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培养具有绿色、生态、环保的文化生活理念的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激励大学生投身校园文化建设,并自觉把生态文明理念有机融合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中,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受到生态文明的耳濡目染的熏陶,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自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自觉承担对自然环境的责任。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是坚决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富强的中国梦,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的高等学校,要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当前,高校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文明理念贯彻不到位,忽视对生态主体意识的培育

首先,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改革发展,理念先行。生态文明理念是科学发展理念、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其实质是要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以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先导。没有生态文明理念的全面贯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能与时俱进的实现改革发展。当前传统保守、落后陈旧的发展理念阻碍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全面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其次,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平台,忽视了大学生作为生态主体的意识培育。大学生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校园的主力军,其生态主体意识培育关乎其生态观念是否建立、生态环保行为习惯是否养成以及生态责任感是否强烈的问题。大学生生态主体意识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大学生绿色创新意识不强,绿色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也阻碍了高校实现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度物质化,校园精神文化缺失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和根本。而当前,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呈现出校园文化建设过度物质化,背离了生态、环保的理念,校园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有形的物质层面的投入,而忽略了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比如,在校园建设上修建豪华、气派的教学楼购,买高档的教学设备,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浪费;二是校园物质资源浪费严重,循环利用率不高。各校内部以及高校之间的资源不能共享,导致重复建设严重。高校的大型图书馆、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实际利用率不高,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三是物质化导致校园文化急功近利、形式主义凸显。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绿色人才的责任,校园精神文化本应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出发点,但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过分强调物质化,导致校园文化急功近利、形式主义凸显。

(三)缺乏对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生态文明教育方式有待创新

生态文明理念的习得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进行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才能逐步接受和认同。就当前高校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不能从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高度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在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上缺乏力度,生态文明教育方式有待创新。首先,高校对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大。生态文明理念要深入人心,必须要精准定位、大力宣传。但当前高校存在着生态文明宣传力度不够的现象,比如宣传走过场、不深入或者不持久、不接地气等等,都不能使宣传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其次,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需要创新教育方式。当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少,而且很多流于形式,活动往往未能深入贯彻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达到改变学生认知,提升生态文明自信。因此,必须创新教育方式,采取多种宣传教育方法,多管齐下、协同作战才能达到效果。

(四)生态文明未能融入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内部制度生态链“失态”

生态文明未能融入制度文化建设,内部制度生态链“失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态文明融入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程度不够,相应的生态学术制度以及生态评价制度未能建立与实施。规章制度对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保障和规范作用,只有建立健全校园规章制度,才能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目前高校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生态学术制度未建立,导致学术规范缺乏约束、学术空间受到挤压、学术道德不能恪守。同时由于生态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无法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与要求;二是高校内部制度生态链“失态”严重。高校内部制度“生态链”如果是绿色、生态的,那么高校的组织机构的办事效率则是高效且低成本的,而现实却是高校内部文化制度生态链出现了“失态”,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资源,而且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针对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要从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主体意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精神文化引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宣传力度,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方式;融生态文明于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内部制度生态链等四个方面来加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高校要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主体意识

首先,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思想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域。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校要积极响应十八大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号召,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主体意识。大学生是贯彻执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主导力量,高等学校为社会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而且承担着校园及社会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使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牢记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育人宗旨,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主体意识,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氛围。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精神文化引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深度挖掘校园历史及人文资源,积极开发地方特色文化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重物质而轻精神,要实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物质文化建设上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一是高校校园建设要摒弃校园建设上的奢侈和浪费,按照科学、绿色、合理的原则进行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建筑设计以及校园的绿化美化,让生态文明理念扎根校园文化;二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环保、低碳,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及资源的循环利用,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之间要搭建具有循环利用、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平台,并赋予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其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校园精神凝练。校园精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吸引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使生态公平正义成为大学生追求的价值取向。

(三)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力度,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方式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宣传教育要做到“广而告知”、“知行合一”。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广泛覆盖性,进行大规模、深入持久、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放置标牌、设置标语等等;其次,改革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一是改变生态文明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弊端,推行实践教育。比如,高校可以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定期举办以生态环保为内容的讲座,通过学习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组织学生参观生态文明保护区等;鼓励大学生加入以生态文明社团,并在校内外辐射性地开展有关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区宣传,把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活动面向社会进行积极宣传等等;二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高校要开辟校园网络渠道,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比如在校园网上开辟“生态文明”专栏等,引导广大师生关注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四)融生态文明于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构建绿色、和谐的制度生态

首先,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并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一是要建章立制,重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建立相应的生态学术制度以及生态评价制度。建立的规章制度把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中去,通过制度规范管理,保障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同时要建立生态学术制度以及生态评价制度;二是要保障实施。以制度规范管理,用制度约束规范,最终的落脚点都归结为保障实施,因此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去保障制度的落实,从而促进制度文化的内涵的丰富;其次,构建绿色、和谐的制度生态。高校内部的制度生态链“失态”与否与高校组织管理的优良与否有直接的关系。只有高校构建机构设置科学合理、权责明确、管理高效的制度生态,才能唤醒广大师生的认同感,激发制度执行者的自觉行为,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1]吴璇.杨小军.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J].老区建设,2015,(2).

[2]王东辉.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科教文汇,2009,(12).

[3]张敏.生态文明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追求[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14(4).

[4]王祖章.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构建[J].学理论,2014,(14).

猜你喜欢
视域校园文化文明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请文明演绎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漫说文明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对不文明说“不”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文明歌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