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2016-03-15 20:01:55陈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

陈震

(中共清远市委党校,广东清远511500)

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陈震

(中共清远市委党校,广东清远511500)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严重偏差,作为将来要建设祖国的人员,怎样加强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念的追求,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教育局和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进行粗浅的探讨。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路径

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今天,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万象更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各高校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也不再是课堂和现实组合在一起的方式,而是教育的目标从理论方向走向实践方向,并且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已经得到完善,并且出现许多有效新奇的方式,也成功的增强了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理念。

一、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

我们都深知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科学性,也还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本质的意义。实际上,事物的价值就是因为人的存在,而人却为自己或他人而存在,其实也是人通过活动以及产物所实现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意义,并且能够得到对应的认可。

第二,价值是存在于社会历史范围内,并且两者是属于关系。

第三,价值观不仅是人类积极努力向上的标志,而且也能体现出人自身最高的社会价值,它体现着人类自觉活动这一现象。

第四,人类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强烈追求着自己的对象,简单来之,人可以通过认知、情感、意志等自身意识思维活动来追求与自然以及其他人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的论证。这就从实质上说明了价值产生的条件。

最终,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就会产生美,乐趣本身就是一种美感。实际上,遗弃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论直接反应出价值的起源。[1]

二、高校在塑造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存在的困难

(一)教育途径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多方面文化同时涌入,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陈旧思想也乘虚而入,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追求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今网络时代得以快速的发展,我们身在的环境基本就是一个信息传媒比较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许多混淆是非的思想文化涌入校园文化中,直接传递给思想不成熟、抵制能力不强的当代大学生。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便是来自于家庭的教育。恰恰我国家庭教育十分缺乏,大多数家长在价值观教育上比较倾向于个人地位和金钱地位,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缺少社会生活的磨练,各方面原因引致他们选择了错误的价值观。因而,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高校却没有重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面对多方面且多变的文化,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迷茫不知所措,从而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错误认识,无法分辨思想文化的科学性。

(二)高校对价值观教育内容深度尚浅

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对于那些有利于学生就业的专业课程,授课老师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课程,授课老师资历尚浅、选择的课程内容比较简单、授课方式比较传统等多方面的缺欠,最终导致学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时,本应当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育课堂结果变成为枯燥乏味的课程,既没有更深一层的研究,也没有深入的课程讨论,长时间下来,学生们越来越对价值观的研究失去乐趣。这种仅仅研究在价值观表面的教育不能对学生们的思想和灵魂有所触动,根本无法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违反思想教育的自身寓意和探求,摒弃了价值观的教育意义,致使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观念存在偏差,更严重者都丢失了价值观。[2]

(三)多方面社会文化对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减弱

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来源于学校,同时也来源于社会,也是社会文明的根本。社会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我们需清晰的知道,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在不断萌芽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减弱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来源于西方国家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比如西方资本主义的个人利益观点,使大学生严重产生错误的价值方向,致使多数大学生产生一些极端的个人主义。过度想表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的道德、他人的利益完全忽视。在这种严重影响社会文明发展的情况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会在和西方思潮中犹豫不决,他们一方面认为西方的价值观观念和思想意识是社会的根源,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另一方面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产生好奇心里,想深入研究,一方面认为自己应该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而另一方由于自身抵制能力比较肉,根本无法抗拒西方思想的来袭。因而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一定会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3]

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正确方式

(一)发挥信息时代作用

想要发扬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我国各高校应该建立相关网站,在校园网首页开设有关价值观教育的专题区域,根据当前时事政治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大学生不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且用大学生所喜爱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不断引导当代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以便顺利培养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生存观念。与此同时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和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思想逐步实施实行到每个人的实际生活中。不断通过建立校园网络,把本来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课程转变为学生们喜爱的方式进行,并把知识性、扩展性、乐趣性、教育性、服务性一体的新型教育方式不断得以发展。因而从根本上能够提升网络教育,并且不断带领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观念,能够真正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实效性。

在今天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早已不是课堂上老师单纯的讲解方式。古旧教学模式中教学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方式已经被教与学相铺相成、师生共同进步的新教学模式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打破了原先的隔膜,可以用朋友的方式来互相交流。与此同时,学生们与老师们可以通过手机QQ、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等多种网络方式,大学生能够在放松的网络环境下,不但可以更加自然的老师来聊天,而且老师和学生们也能加深彼此的感情。这样,老师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们的生活状态、情感问题,并能及时解决学生们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也能解决学生们不在因为心中的烦恼找不到倾诉的对象而感到压抑,老师们可以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根据学生们生活中出现的不同问题给予相应的启发。教师们可以适当与学生们建立朋友关系,这样可以便于教师及时正确的给学生们传输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有效的扩展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工作。通过网络培养方式,教师可以改变原本单一的教学方式,可以利用音像、图片、数据、文字、网页等多方面资料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乐趣性,这样不仅仅大大提高学生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乐意,也能成功灌输给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能够在学生中领略到党的的方针和国家重要战略,可以不断提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1.辩证法。根据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抽象较高、辩证性比较强的内容,授课老师可以先策划一些有关的问题,让学生们自由发挥,进行讨论和研究,之后授课老师按照学生们不懂的问题和疑惑,及时的正确解答,并统计学生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哪里疑惑的问题多,然后整理资料对出现的问题多的部分进行重点分析。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们的疑问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问题在做不同的解答,很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能使大学生对研究社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可以不断深入研究,不但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增加大学生们竞争意识,从而使教学成果得以不断提高,也能促进学校更好的向前发展。

2.事例法。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原理的教学内容上,更加适用于对马克思哲学原理和法律基础的研究。适用事例法教学一般可以采纳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是分析研究事例逐步引入所讲的教学内容,另一种是应用事例来证实授课教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大多数学生们都能接受,而且也比较引起学生的乐趣,并且学生们的思辨能力也可以在课堂上得到训练,这种教学方式其可操作行比较强,且特别能带动课堂气氛,可以将课程内容生动形象的灌输给学生们。

3.讲演法。教学应该指导学生不断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内容的讲演活动,并且也能以讲解成绩作为学生们本学期的学习考核标准之一。这种方法适合用在《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些课程中。讲演方法不但可以让课程上的气氛更加激烈、更加生动,而且还能不同程度上激发出学生们的内在潜能,使学生们自觉主动的学习,并且积极主动的参加讲演活动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断锻炼学生们的讲演水平,更能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4]

(三)发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中的广泛作用

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转变为学生们内在价值观,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想要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价值观,想要将理论价值观转变为大学生自身具有的价值观这需要一个过程,每个大学生都需经过这个过程,只能实现这样的一个转变才能使大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去为国家做过贡献,建立文明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在理论阶段向内在价值转变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社会实践阶段,使大学生在开展各方面社会活动中都能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让他们不断通过社会实践能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和自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想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单单靠书本是不可能的形成的,社会实践是领会和理解书本知识的关键步骤。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够亲自解决自身所遇到的困难,也能够真正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感受到社会所赋予的责任感。才能真正做到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虚心学习、勤快刻苦、敢于实践、自我奉献的精神。另外。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使大学生真正了解到道德规范的意义,并能够将自身的对社会实践认识正确转变为自身的情感和意念,改正自身生活中不良的习惯和行为,以便形成向上的价值观理念。

四、结语

总言而之,目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形成时期,唯有对大学生不断进行培育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才能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观理念,更有利于大学生追求高尚的价值理念和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只有持之以恒地对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信念,才能够顺利培育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高文化人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坚定的发展下去。

[1]于林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4).

[2]路景山要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2002,(4).

[3]孙慧玲,张应杭.困惑与思考——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热点问题探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