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016-03-15 20:01:55胡娟尹小龙
关键词:金融体系银行金融

胡娟,尹小龙

(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胡娟,尹小龙

(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一直存在着诸多难题,解决城乡收入不均的现状,关键还是在于解决农村资金融通难题,农村合作金融是作为村资金融通主要渠道,而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着结构性问题、融资难困境和制度性约束,本文基于总结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特点和运作模式,并在综述国外典型农村合作金融的经验上理解并厘清国内的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的内因与外因,并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并为三农提供更好更有效益的扶持提供可行性的参考与建议。

农村合作金融;国际经验;启示

一、美国多元复合式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联邦中间信贷银行、联邦土地银行以及土地银行合作社、合作银行三大系统组成美国多元复合式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此外,为方便管理和构建完整金额的监督体系,美国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由监督机构、行业自律协会、金融结算中心和互助保险集团组成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系。

在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中,联邦中间信贷银行相当重要,农户中短期资金融通困难的问题由其主要受理解决,其自有资本来源主要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可以分红的参与证和盈余积累;向农户(尤其指农场主)提供长期贷款服务则是联邦土地银行的主要业务。此外,联邦土地银行主要服务于包括当地的农场和其他农业生产贷款对象,还包括商人和农村居民农业服务;而合作银行系统主要作为为附加设备补充流动资金或货物和其他服务的采购提供贷款服务的机构。合作银行的自有资金包括股金、参与证(无投票权)出售的收入和盈余等。而且,合作银行是农场主进行信贷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与此同时,合作银行还参与其他金融机构对主要由农业生产者参加的合作社组织的信贷借款。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合作金融体系的三大主体即联邦中间信贷银行、联邦土地银行以及土地银行合作社、合作银行彼此独立,上下级之间不存在行政关系。最初资金都是由政府扶持,并在政府的引导下成长,逐步还清政府的债务。而且,信贷区内的所有合作社都由当地的农业信贷管理机构进行监管和监督,这有效地防范了金融风险并保证了信用社良好合法经营。此外,美国农村合作金融附有相对完备的管理体系。随着具有监督职能的行业各级信用合作协会、农业信用合作机构、为进一步监督管理信用社区和跨区调整信用社设立专门的保险机构即互助保险公司以及融资和清算中心的建立,美国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管理系统,同时,这四个部分独立运行,角色、职责定位清晰,健全了合作金融体系,并为农业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石。

二、法国半官半民式农村合作金融体制

法国是世界上合作银行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国家,其民间金融主要为自主型合作金融,由中央合作银行机构、地区合作银行和农业信贷互助银行这三个部分组成,法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特点呈现官民型,或者说半官半民式。

农业信用合作银行在法国农业合作金融体系中职权最高。一方面,农业信用合作银行位于农业部的领导下,并由财政部监管,一方面,各级农村信用社银行账户由其负责审查,各级农业信贷银行账户受其监督。省级机构包括地方互助银行均从属合作性质的信贷组织,由本省地方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组成的省级机构,由地方互助银行董事会选派董事会内的成员作为代表共同组成省分行董事会,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如地方农业信贷合作银行董事会。

法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上级由官方出资创办或经营、下级由民间或非官方开办,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中央合作银行组织由全体员工组成,包括全体委员会、董事会、管理委员会和各级管理人员,同时,委员会组成亦多元化,理事会是决策的执行机构。实行经理负责制,而总经理由政府任免。中央合作银行主要进行宏观调控,但并非一支独大,不仅要接受农业部管辖,还得接受财政部的监督。区域性合作银行由于在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位置特殊,不可能单纯地开展金融服务,一方面在总部管辖下进行农村信贷服务,一方面还得恪守对基层互助银行的管理权,职责并不单一。此外,地区性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在法国又可被称为农业信用合作社,属于民间即非官方开办的组织,其严格遵循合作制原则运行,这保证了各级金融组织在金融业务上的自主性并刺激了各级金融组织在开展金融业务时的互助性。

三、德国“单元金字塔”式农村合作金融体制

世界合作金融组织最早开始于德国。德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表现为单元金字塔式。在组织结构上,三个层次组成了德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整体,而且每一层都有其独立的法人。第一个层次是地方基层农村信用社,其资金主要来自农民、小农户(主要指农场主)和社会救助等。第二个层次由三家区域性合作银行组成,分别是德南中心合作银行、德西中心合作银行和斯图加特中心合作银行。第三个层次是德国国家合作金融组织——德国中央合作银行(信用社协会的附属公司)。三个层次的机构自上而下地持股。在德国,合作社必须接受合作审计协会监督、成为其会员,合作审计协会将定期实行监督职责,对旗下合作社的组织设置、资金运营情况以及业务开展实行审查和监督。在合作社中,基层合作金融组织由于其处于合作金融的最低端,同农户接触最密切,因而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可直接参与货币信贷业务的运作,而区域管理机构由于处于合作金融体系的中层,因而主要从事的是协调和管理工作;国家中央管理局不同于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和区域管理机构,其一方面处理区域性银行无法承担的业务,一方面还负责与政府其他机构的联系和国际间的交流。

德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坚持合作制的核心原则。合作金融的核心原则是成员国有的合作金融的核心原则,成员参与民主管理且不因信用合作组织在规模、业务范围以及联合层次上出现多大的变动而背离合作制,合作性是合作金融的核心。此外,联邦中央银行同行业审计协会一并行使监督职责,各区域性合作社审计协会对其会员进行管理,由此一方面确保了其在决策过程中的民主、科学,一方面确保了位于合作金融体系的资金流转与效益并利于合作银行的稳定。

四、日本“二三三”模式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二三三”模式是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主要特点,这种“二三三”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投入与农民投入并存的二重结构;一方面是集农业、渔业、林业三重体系的三个系统;一方面是分为上层、中层、下层的三个层次。农林合作金库在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职能多维,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不但在国家法律制度下参与资金运营,而且执行对“信农联”金融活动的协调职责以及对其进行咨询指导。农业信用合作协会(信农联)是县级农业合作联合会的专业信用业务机构,架构并连接农林中央金库同基层合作农协合作。

基层农协位于合作金融体系下层,其一般性业务主要针对同农户之间直接的信贷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吸纳存款和进行放贷,同时将多余的资金按存款的比例上存信农联。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二三三”模式中的三个层次之间仅限于经济关系。在上下层组织之间,下层组织由上层机构通过经济方式并结合窗口指导这两种主要方式引导,资金循回流转,融通顺畅。此外,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具有相当完备的保险体系,组织上下层之间进行独立核算,农业信用担保制度、信用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互助保险制度共同组成了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保险体系,从损失补偿、债务保证、信用风险、经营业务、相互援助方面架构了合作金融保险后盾,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良好运作并为农业发展、社区建设、社员福利方面提供了更大的动力与保证。

五、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普遍形成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中金融组织各尽其职、各尽其能,为农村经济提供互补性金融支持。合作制金融机构来自民间,应该以满足农民的真实性需求为目的。在此基础上,重视并解决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三者之间的权责、联系以及资金上的流通与管制约束问题,对在“三农”中处于核心位置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有着不一般的显著意义。

多元化融资渠道,资金对接农户需求。鉴于我国由于融资不畅而引致农村经济发展不平稳,而且资金供给明显与需求相背离。如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发展-粮食安全与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农村发展-经济增长以及社会事业),解决这些问题,核心还是在于解决资金融通,而在传统的自然经济下农村已形成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并存在着过高的交易成本以及多样的需求主体,因而多元化融资渠道并与农户需求对接,意义斐然。

政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支持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合作性是合作金融的原则中的关键点,在市场经济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更要以合作性为依托,而政府不可能也难以全盘布局农村合作金融,而农村合作金融本身有其自身的优越性:相较于商业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更注重长远利益而且诚信意识与协作水平更高,因而政府对合作金融的作用更应体现在调控。时下,农民资金更多来源于民间借贷和私人借款,政府应巧妙运用组织协调优势,调控并规范农村合作金融,支持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三农”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融资来源和制度性保障。

[1]郑良芳.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J].武汉金融,2009,(7):25-28.

[2]鲍静海,吴丽华.德、法、美、日合作金融组织制度比较及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10,(4):48-53.

[3]姜庆丹.德国合作金融运行的成功经验及立法特色分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46-48.

[4]宋晓薇.国外经验视角下看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2013,(8).

[5]边编,王朝阳.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 2008,(11):56-58.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银行金融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P2P金融解读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银行激进求变
上海国资(2015年8期)2015-12-23 01: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