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家族文献备藏绪论

2016-03-15 18:37乔福锦
邯郸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书家族文献

乔福锦

(邯郸学院 太行山文书研究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5)

太行家族文献备藏绪论

乔福锦

(邯郸学院 太行山文书研究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5)

以太行文书为代表的华北乡村家族文献,涵盖民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间从明清延至现当代,且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已然构成一个完整的文献体系。从保存主体观,太行文献中的个体文书、家族文书乃至村社文书,均以家族或家庭为主。文献自身系统,可分为三大部类、九个具体类别。

太行;家族;文献;备藏

华夏礼乐之邦,不仅有着数千年传承不断的文明史,也有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典藏。中古之前,学术典籍与政府档案,是传世文献的两大主体。经历过精神奠基、制度重构两个时期,至唐宋以降的近古时期,华夏文明进入“人文化成”时代。在学、政、俗三位一体、文化重建得以完成的古典文明成熟期,民间社会文献已然成为与学术典籍、政府档案鼎足而立的另一文献系统。作为传统民间社会存在基础的乡村家族文献,不仅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实际保存数量亦相当可观。近百年来,在中西文化冲突所造成的巨大社会变革中,民间文献包括乡村家族文献毁弃散失严重,然各地仍有不同程度的存留,且呈现出不同的地域与时代特色。作为“东南邹鲁”之地,江南徽州地区的民间文书,可谓民间社会尤其是乡村家族文献的典范。就近古以降乡村家族文献的保存情况来看,以太行文书为代表的华北乡村家族文献,不仅涵盖民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间从明清延至现当代,且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已然构成一个完整的文献体系。从保存主体观,太行文献中的个体文书、家族文书乃至村社文书,均以家族或家庭为主。文献自身系统,可分为三大部类、九个具体类别。①参阅赵思渊,汤萌《上海交通大学新藏地方历史文献的分类法及其依据》,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依文献主体归宗、按文献性质分类、据文献形式编目,应是太行文献包括太行文书整理的基本原则。至于文献或文书编号,可按原件自然顺序排列。

第一大部类,为日常生活与生产类。具体可分字据、产业、日用三类。

其一,字据类,主要是备查备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字依据。

太行文献,与广义的太行文书同义,包括书籍、档案与契据文书,狭义之太行文书,主要为契据类文书。此类文书具体又可分为地契、房契、山林契、借契、租赁契、典当契、补契、合同、货单、礼单、户牌、税票、执照(夏忙、秋忙)、账簿(家产登记簿、誊契簿、收租薄、日常收支簿)、分单、过继文书、招赘文书等。①

受金元时期大动乱影响,目前所见之太行地区家族文书,最早时间为明代中叶,又以清乾隆之后居多。白契、红契均有,以民间自留白契居多。晚清直隶地区的三联龙契,展开要有一米五左右,铅印正契文纸,边沿有蓝色龙纹。受战争影响,从晚清太平天国至抗日战争期间,补契出现较多。减租减息时期颁发的油印契,颇具时代色彩。租佃双方之合约契,也有保存。20世纪50年代晋南地区的家庭分单,以“社会主义”四字为中缝契符文字。时代变了,契符内容变了,原来使用的套路及文书格式没有变,可见历史的延续性。过去家庭立新账,多选在正月。武安县十里店王氏家族账本,从晚清、民初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文革”后期,70年代,账本封面仍有“文南堂”字样,可见传统生命力之强。相较于徽州文书,太行地区家族文书中,诉讼文书少见,邻里间互助类合约则很多。与徽州宗族文书存量较大不同,太行地区的“会社”文书包括账册,保存数量也很可观。集体化时代的社队会计档案,也多由家庭个体保存。

其二,产业类,以满足乡村家庭生产需要为主。涉及农桑、林果、畜牧、手工、商贾。农桑、林果、畜牧等多项。地契、房契外,柿树、栗树、核桃树等果木契约,也是太行家族契约中的主项。

其三,日用类,即为日常生活服务的书籍文字。此类文献,多为抄本。饮食、起居、服饰、医药、日历、月令、通书,种类繁多。受农耕文明安土重迁习惯影响,太行乡村商业不甚发达,商贾与旅行类书籍相对较少,日常生活与农业生产类较多。其中《识字百家姓》《老百姓日用杂字》《丈量土地歌诀》等,颇具地方特色。兼具识字与日用价值的杂字类(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读物,多为抄本,也有少量坊间及村社刻印本,其中间有套色本。现存之《庄农七言杂字》刻本,有木味,也有金石味,十分罕见。

第二大部类,为礼仪制度类。具体可分人生礼仪、社会规约、官府公文三类。

其一,人生礼仪类。包括庚贴、婚书、聘礼单、尺牍、仪文、对联、通书等。旧时婚丧嫁娶,婚丧嫁娶、四时八节,三礼六书、仪式程文,样样不可少。太行家族所用之程式文字,也有自己的地域特色。

其二,社会规约类,以社会交往、公益活动及乡规民约类文献为主。包括家族规章及活动记录、社会交往文字、慈善公益活动文献、村社档案、乡规民约(告示、禁约)等。村庄会社文献,是太行文书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目前发现的保存在乡村家庭中的村庄“会社”文献,时间上限可追至晚清。这类文献,与字据类账册文书有交叉,与教化信仰类文献亦密切相关。但在近古太行乡村,“会社”基本是作为社会组织存在的“村社”共同体。迄今所发现的太行“会社”,包括家谱社、祖宗社、祠堂社、孝社、坟社、田禾社、秋香社、守望社、互助社、禁赌社、天地社、烟火社、字灯社、九曲社、山神社、河神社、老爷社、老母社、奶奶社、白衣社、马王社、关帝社、三官社、三仙社、财神社、圣母社、佛祖社、大社及各种钱会等。[1]会社文献,多由会首、社首、社头、香老等首领保存,既是村庄社会共同体文献,也是家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县甘泉村清末民初《孝社规矩账》,章程细致规范。晋东南某村《养羊公约》,文字典雅,约定严格。

其三,官府类,指上级政府下发的文字。包括官府公文、圣谕广训及现当代时期的各类上级文件与报刊等。其中清代中叶以后出现的《圣谕广训》类书籍,有正规的刊印本,也有手抄本。科举参试人员留下的手抄本,字体规范,抄写认真,颇具版本价值。保存在太行家庭中现当代时期的各类上级文件,时间一直延续至“文革”后期。

第三大部类,为精神教化类。具体可分教育、家乘、信仰三类。

其一,教育类,其中既有启蒙教育类文献,有科举文献,也有现代学校教育留下的文字。具体包括三、百、千、千、四书五经、纲鉴、方志、字帖、珠算、时文、朱卷(乡试、会试)、戏文、唱本、野史小说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有学童与教师的手抄本,有村镇自刻自印本,也有一定数量的坊刻本。儒家经典,大开本五经类少见,适应科举需要的坊间刻印小开《四书集注》类读物居多。科举时代的八股文作业,毛笔小楷抄写,十分正规。乡试、会试朱卷,封面有龙纹,内文部分,家族成员介绍、受业情况及科名、文章、颂圣诗样样齐全。保存在昔阳县长岭村庄档案中的《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可能为现存北京大学的最早讲义油印本。原本是陈氏家族所存的国立大学文献,作为土改果实账,被有幸保存下来。[2]从民国时期的小学作文中,亦可见现代化之前乡村农耕社会理想的一面。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油印的《抗日三字经》,出于太行区赞皇县一个家庭,为所存11种类书之一种,该版本目前在其他地区尚未发现。开卷曰:“大中华,好河山,人口多,地方宽。南印度,北苏联,小日本,在东边。”文字朗朗上口,且不失典雅之气。涉县偏城农民习字帖,有“翻身农民,要学文化,笔墨纸砚,一起买下”字样,乃是时代文化变革的珍贵记录。

其二,家乘类,其中有家族成员个人留下的文字,更为主要的是家庭与家族留下的文献。具体包括日记、笔记、书信、诗文、自传、年谱、神主案、族谱、家训、家规、地方史志等。太行家族文献中,个人诗文存留较少。抗战以来,从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农业学大寨到“四清”、“文革”,太行地区一直走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故现当代时期的个人日记、笔记及历次政治运动中形成的人事档案较多,内容十分丰富。昔阳县长王贵科20世纪50年代的工作笔记,不仅有合作化初期太行乡村历史的详细记述,其中还有成为全国典型之前大寨与陈永贵的早期历史记载。涉县青年任同和“文革”时期的70多封书信,则是特殊时期历史的原始文献。与徽州文书相比较,太行家族文献中,册籍类家谱存量较少,布轴类神主案存量较大。

其三,信仰类。主要指与精神活动相关的文字,包括与儒、释、道三教相关的劝善类文字及科仪类文书。其中既有民间个人的手抄本,也有寺庙等善行机构的刻印本。

太行家族备藏文献,是包括学术典籍、政府档案与民间社会文献在内的历史文献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太行文书搜集整理的系统参照,也是太行学研究的基本学术对象,是太行区域乃至中国北方乡村社会文化传承延续的文献依托。明清以降之太行区域民间文书,是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之后,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现的又一个民间文书群宗。与前两大文书群宗一样,太行文书与太行家族文献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献研究价值。与敦煌学、徽学等学科相近,集多学科研究于一体的太行学,是以文献学为基础的专门之学,也是具有多学科综合特征的专业学问。作为民间文献尤其是华北乡村社会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太行文献典藏传承的文化意义,同样不可低估。上古春秋时代,孔子整理六经,为华夏民族保存了具有精神奠基意义的基本文化典籍。中古时期学术与文化的传承,同样离不开文献典籍之收集整理。“焚书坑儒”劫难之后,中华文化命悬一线。文化慧命得以延续,即与文献典籍之抢救保护分不开。《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载: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3]2410唐宋以降,历史进入近古时期。与上古、中古文献保存主要依托学人、贵族及官府等对象不同,由于印刷术的推广,科举制度的完善乃致儒家文化的普及,此一时期的民间家族不仅成为文献保存的主体,也成为民族文化延续的载体。民初《印行〈四部丛刊〉启》曾云:“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太行“乔木故家”之备藏文献,是中国北方乡村社会近古以降历史之全方位写照,也是华夏“旧邦”文脉延续与社会重建之文献依托。

[1]乔福锦. 太行区“会社”改造的背景、方式及后续影响[J]. 邯郸学院学报,2015(3).

[2]乔福锦. 邯郸学院藏《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考辨[N]. 光明日报,2014-09-24(14).

[3]班固. 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责任编辑:朱艳红 校对:贾建钢)

G275.2

A

1673-2030(2016)01-0070-03

2015-12-05

乔福锦(1956—),男,河北邢台县人,邯郸学院太行山文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猜你喜欢
文书家族文献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HK家族崛起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小偷家族》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