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秦赵长平之战的几个问题

2016-03-15 18:28张广志
邯郸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秦昭王白起赵括

张广志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赵文化研究

有关秦赵长平之战的几个问题

张广志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秦赵长平之战的历时和起止时间,学界有三年说、二年说、一年说等不同说法,本文倾向于一年说,即起于公元前260年4月,止于同年9月,凡历时6个月。传统及不少学者所谓秦将白起将赵降卒四十余万“悉阬之”的说法,是显然夸大了的,不足信。赵军长平之败,赵括固难辞其咎,但主要还是赵在综合国力上逊于秦和赵王的昏聩决定的,把赵军的长平之败完全归结为赵括的无能的看法,有失公允。

战国;秦赵长平之战;白起;赵括

发生在战国晚期的秦赵长平之战,向以耗时长,规模大,且对交战双方的前途命运乃至当时历史发展的大走势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受到当时政治家和后世史家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山西高平长平之战遗址永录 1号尸骨坑的发掘、展出和相关影视作品的造势,这一已逝去2000多年的古战事又一下子在人们的心目中热了、活了起来。

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史籍缺失,《战国策》《吕氏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书所传留下来的有关长平之战的记述,错乱、龃齬之处甚多,有些记述更是明显靠不住的,须作进一步的清理研究,以使我们的认识比较地接近历史的真实性。

本文拟在前贤时哲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长平之战的几个疑点作所议论,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长平之战的历时和起止时间问题

关于长平之战的历时(持续时间)和起止时间,一般多谓起于公元前262年,止于公元前260年,凡历时三年之久。如颇具权威的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2000年版《中国历史大辞典》两书的《长平之战》条,郭沫若主编之《中国史稿》,白寿彝总主编之《中国通史》,皆取此说。著名战国史研究家杨宽更多次强调,“秦、赵两军在长平相持了三年”的说法,“是正确的”。[1]359,[2],[3]

亦有学者系“赵使廉颇拒秦于长平”于周赧王五十四年,即公元前 261年,系“赵使赵括代廉颇,秦白起败之于长平,大破赵军,坑四十五万人”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即公元前 260年,即此役历时年余,跨两个年头。[4]93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长平之战实公元前 260年一年间事。[5]256-257

上述诸家说,似皆有所本。以杨宽为代表的历时三年说,其根据是《吕氏春秋·应言》篇所谓“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三年之数既定,接下来须定其起、止两头。把战役的终止点定在公元前 260年,根据尚觉充分,因为,《史记·秦本纪》《六国年表》《白起王翦列传》《资治通鉴》等书皆把长平之战的终止点定在秦昭王四十七年、周赧王五十五年,即公元前 260年;而起始点的推定,则麻烦多了,因为,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可靠材料足以证明长平之战是从何时开打的,人们把它定在公元前 262年,多半是为凑足三年之数向上逆推的结果。

历时二年说的根据是《史记·六国年表》把“使廉颇拒秦于长平”和“使赵括代廉颇将,白起破括四十五万”分系周赧王五十四、五十五年,即公元前261、260年。

以长平之战首尾皆在公元前 260年,即为一年间的说法,根据较多。如《史记·秦本纪》载:“(昭王)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更按月细载是役之经过云:

(昭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齕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齕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齕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通佯)败而走,张二夺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资治通鉴》所记略同,亦系此役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1975年出土之云梦睡虎地秦简《编年纪》亦作:“(昭王)卌七年,攻长平。”[6]5

综上,有关长平之战持续时间和起止时间的各种说法虽皆有所本,但相比较而言,三年说依据的是《吕氏春秋·应言》篇的无头无尾的只字片言,二年说本于《史记·六国年表》,所据虽尚称坚实,惜孤证难立,恐皆不足凭信,唯发生于公元前260年一年之内的说法,不但见诸多种记载,特别是有《白起王翦列传》按月记事式的言之凿凿,其可信度理应在三年说、二年说之上。此事,当如张景贤所论:“秦赵长平之战正式爆发于秦昭王四十七年,即公元前260年,战争从四月开始至九月结束,历时六个月。”所谓“双方相持三年之久,才分出胜负”的说法,是因为人们往往“把秦军攻韩上党的时间、赵军进驻长平的时间和长平之战爆发的时间混为一谈”。[7]

说到这里,还有一条记载亦应在此议论一下。《史记·赵世家》载:“(赵孝成王)四年,……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七年,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阬之。”如果此记载不误,按照有些学者所主张的廉颇进驻长平之日即可视为长平之战开始之时的说法,长平之战岂不又成了起于公元前262年、止于公元前259年,前后历时四个年头的战役了。这段记载,从孝成王四年跳到七年,中间或有缺失。梁玉绳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于《史记志疑》中提出:“廉颇将军军长平”上“失书六年二字”;“七年”“乃七月之误”。这样,长平之战的结束之日,又重新被拉回到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以求与《史记》他处记载相吻合。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大约是接受了梁玉绳的部分看法,校改“七年”为“七月”,却又未接受梁氏“廉颇将军军长平”上“失书六年二字”的看法,这样一来,长平之战岂不成了首尾皆在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 262年)时候的战事了,这恐怕是点校者所始料不及的。应该说,梁玉绳和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的点校者的校改“七年”为“七月”之举,恐未必妥当,因为,将长平之战的终结置于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并非《赵世家》的一家之言。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赵奢传》即明谓:“(孝成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史记·韩世家》亦谓:“(桓惠王)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余万于长平。”韩桓惠王十四年,当秦昭王四十八年、赵孝成王七年,即公元前 259年。故有学者认为,长平之战应终于赵孝成王七年,秦昭王四十八年,即公元前259年。[8]究竟应该怎样看待长平之战的终结是在公元前260年还是公元前259年一事呢?梁玉绳《史记志疑》的做法是以《白起传》为准校改他书年份。如谓《韩世家》中的桓惠王“十四年”乃“十三年”之误;《赵奢传》中的孝成王“七年”乃“八年”之误(这里需提醒读者格外注意:此“八年”实应作“六年”,因为,唯有作“六年”才能与《白起传》中的秦昭王四十七年合,才能与上文的韩桓惠王十三年合。“六”误为“八”者,不知是出于手民之误,还是梁氏自己一时犯糊涂了)。杨宽的解释是:“有的同志根据上述资料,断定长平之战最后结束在秦昭王四十八年。我认为,最后决胜在秦昭王四十七年结尾,可能已跨进四十八年的年初,因而记载有四十七年与四十八年的出入。《白起传》载:‘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于是展开决战。按秦昭王时,秦已采用颛顼历,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秦简《编年纪》可资证明。历以十月为岁首,十月初一为元旦,九月已是岁末。”[3]事情是否如此,尚有待于识者作进一步深入之研究。

二、白起将赵降卒四十余万“悉阬之”的说法靠得住吗?

长期以来,史学论著及通俗历史读物多取旧史有关白起将赵降卒四十余万“悉阬之”的说法,近年来,怀疑者渐多。下面,试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为讨论方便计,先摘引一下旧史有关这个问题的记述:

白起……又越韩、魏攻强赵,北坑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章》)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史记·秦本纪》)

(秦昭王)四十七年,白起破赵长平,杀卒四十五万。(《史记·六国年表》)

(桓惠王)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余万于长平。(《史记·韩世家》)

(赵孝成王)七年,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军降,卒四十余万皆阬之。(《史记·赵世家》)

(赵孝成王)七年,……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赵奢传》)

(秦昭王)四十七年,……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周赧王)五十五年,……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资治通鉴》卷五)

上引所记,虽有“诛屠四十余万之众”、“四十余万尽杀之”、“杀卒四十五万”、“杀马服子卒四十余万”及“卒四十余万皆阬之”、“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尽阬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等行文用语上的小小不同(或仅言“杀”,或明言“阬”),但却一致地认定白起残忍地把赵国降卒几乎都杀(阬)了,而且一杀(阬)就是40多万。

对这类记载,长期以来人们多深信不疑,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旧史所谓长平之役后白起将赵降卒四十余万全部坑杀了的说法显然是夸大了的,不可信的。

首先,从赵国的人口、兵源及此役在赵人心目中的地位看,赵国投入此役的总兵力当远不足40万。有研究者估计,当时赵国的总人口约为170万或223万,成年男人约40余万或50—60万。可这些成年男子又不可能全都开往前线作战,从事生产和提供军需者必占相当大比重。再则,赵乃“四战之国”,四面受敌,边防不能空,都城邯郸也要拱卫,长平之役虽事关重大,但毕竟不过是秦、赵之间的一次争城夺地之战,尚不是事关赵国生死存亡的一次总决战,赵国没理由倾巢出动把全部兵力都押在这一战上。据此,长平之役中赵国投入的总兵力充其量不过20万左右。[9-10]

其次,《白起传》所言“卒四十万人”“尽阬之”,与“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明显不合常理,有违事实。据《白起传》所载白起自己的说法,是役中秦军虽大获全胜,但也付出了“秦卒死者过半”的惨重代价。号称虎狼之师英勇善战的秦军都付出了“死者过半”的代价,作为败方的赵军又怎会只在战斗中减员1/10左右,9/10左右都存活下来向白起投降了呢?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上引赵方在长平之役中投入的总兵力为20万左右的估计不误的话,那么,经过廉颇、赵括与秦军的多次搏杀,再加上被围中饿死、被食的,战役结束后向白起投降的赵卒应当远在10万以下。有研究者更根据长平之战的决战阶段,白起只用二万五千人即将赵军后路切断并形成一个包围圈,另用五千骑兵便将赵军主阵地穿插突破、并实行有效的战役隔离达46日之久等事实,估计秦赵两军当时交战的部队均已不超过10万人。再经过决战的消耗、饿毙、溃逃等,最后降秦被杀的赵国军卒,不过万余人。[11]93-94

再次,旧史所谓白起对赵降卒一律采取“阬杀”的处置办法的说法未必是事实。如上所引,《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诸书在述及这次杀俘事件时,也是或言“诛屠”,或言“杀”,或言“阬”,词语不尽一致。再则,从纯技术的角度讲,对人实行“活埋”要比“斩杀”、“击杀”等费时、费力得多,且被处置的又不是几个、几十个、几百个的小数目,没必要、也不大可能对数以万计的俘虏一律按“活埋”的办法处置。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所撰《长平之战遗址永录 1号尸骨坑发掘简报》谓:“永录 1号尸骨坑内的遗骸应是赵军亡卒。”“关于赵卒死亡原因,史书记载大都一致,即,‘挟诈而尽阬杀之’。……‘阬’、‘阬杀’多解释为‘活埋’。然而,从坑内遗骸的观察和分析,并非如此。初步观察统计表明,未经破坏和扰乱的60个个体近半数或头骨无躯体,或头与躯干分离,应是死亡在前,埋葬在后。还有14具头骨有钝器、刀器、石块等造成的创伤痕迹,其中至少 7具个体的创伤是致命的,应排除在活埋死亡之外。剩余十多个个体死亡原因难以判断。可能被活埋的仅有 1例,编号AI:4,俯身,面部向下,脑后部被晚期灰坑破坏,其他骨骼不见创伤痕迹。右臂下垂,尺挠骨扭曲状,左臂从腹下伸向右侧髂脊上缘,两腕相距约10厘米,左手掌骨与右手腕骨基本相邻(图一三)。这种现象可以有两种解释,其一为软组织受伤致死而葬;其二为双手被缚活埋而死。当然,永录 1号尸骨坑仅有百余个体,尚不能完全反映数十万死者的死因。”[12]这里,笔者甚同意文中所表述的“‘阬杀’多解释为‘活埋’。然而,从坑内遗骸的观察和分析,并非如此”的看法,至少,该号尸骨坑到底是秦军处置赵降卒的场所,还是某次战斗结束后秦军或赵军打扫战场时草草掩埋战死者的所在,恐尚需做进一步深入之研究。

最后,再谈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宋裕把它归结为两类:一,最先道及白起坑赵卒四十余万众的,是战国游士蔡泽,而“战国游说之士惯于夸大其辞”,“难以置信”;二,“与秦末汉初人痛恨秦政从而夸大秦的残暴有关。”[9]舒咏梧又补充了一条,说:“历史上的战争,有不少杀伤数字都是夸大了的。《三国志·魏书·国渊传》里有一段文字道出了事情的真谛,原来‘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曹操就曾因国渊如实上报斩首数而感到奇怪。可见这种事情相沿成习已非一朝一夕的事了。用此旧习惯解释长平之战,再联系到秦还有‘上首功’的制度,所谓活埋了赵卒四十万之说,是不确实的。那是被夸大了的因而也是不可信的数字。”[10]我想再补充一下,这种“夸大”,不仅是战胜方邀功请赏的需要,亦为战败方所需要,因为,“夸大”牺牲,不仅可将对方置于不义的地位,又可借此激励自己。明于此,白起“坑赵卒四十万”说,《扬州十日记》中所谓清军在扬州杀人“八十余万”说,也就好破解了。

三、赵长平之败不应归罪赵括一人

一谈到长平之战中赵方的败因,人们总是习惯地认为,多亏“廉颇筑垒固守,坚不出战,以逸待劳,消耗秦的力量”,才造成“双方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的局面;后来,“赵国中了秦的反间计,改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能领兵打仗。他一反廉颇坚守的战略,向秦军发动进攻”,终遭败绩。[13]105有论者更不无惋惜地写道:“兵法空谈家赵括凭他的空谈就断送了四十余万人的生命。”[5]257这种把战争失败的责任完全归结为赵括的无能的看法,是有失公允的。

实际上,是役赵国战败的最根本原因还是赵在综合国力上逊于秦。虽说在战国后期赵是东方六国中最强的,但与强秦相比,还是逊色不少。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论:“从秦赵两国的国力上看,秦经过商鞅变法,已经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的最强国”,而赵虽不失为“东方最强国,军事力量也比较强大”,但此时的赵国,“政治腐败,经济发展出现失衡,法令不行,已经出现亡国之形”。特别是“赵国的粮食生产远远落后于秦国,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赵国军粮的不济,使赵国在持久战中陷于不利地位,赵孝成王责备廉颇守而不战,就是因为赵国军粮缺乏之故。军粮的缺乏促使赵国急于决战,这使赵国又失去了久劳秦师最终取胜的机会。”所以,“从根本上说,赵国是没有力量与秦国相抗衡的。”[14]204-208

其次,赵国以孝成王为代表的高层决策者的昏聩无能和关键时刻的决策失误也是导致赵国在长平之役中溃败的重要原因。长平之战爆发后不久,赵军稍遭挫折,前不久还在为取得上党而“大喜”的孝成王立马就动摇了抗秦的决心。当时,虞卿曾建议赵王派使者携重宝向楚、魏求援,合纵抗秦。可惜孝成王并未采纳虞卿的建议,而是派人向秦求和,坐失一次可能挽回败局的良机。在廉颇有鉴于双方力量对比于己不利,坚守不出,苦苦支撑局面的情况,孝成王非但没有增兵驰援,反而怪廉颇怯战,又中了秦人的反间计,以“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的赵括取代经验老到的廉颇,终遭惨败。看看无能的赵王,再看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的秦昭王,赵之败自在情理之中。

长平之败,赵括自然亦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责任就在于下车伊始便“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并贸然出击,从而招致了赵军的速败,惨败。我这里之所以用“速败”和“惨败”的字样,无非是想说,在当时那样一种局面下,若无外援(合纵攻秦)、内援(增兵),即使仍让廉颇主军,亦不过是两种结局:一是继续困守,坐以待毙;一是组织一次成功的突围,挽救部分赵卒的生命。两种结局,败的形式、程度虽可能有所不同,终归还是一个败字。

自负而又缺乏实际战争历练的赵括,接的是烂摊子,碰的是硬钉子,结局自然很惨,虽壮烈殉国,身后还要被唾骂、讥笑,似乎他是个只会纸上谈兵误国殃民的大草包。在人们长期养成的、浓烈的以成败论英雄的文化心理环境中,赵括注定只能是个悲剧式的人物。

[1]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0.

[2]杨宽.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J].历史教学,1983(3).

[3]杨宽.再谈长平之战的时间[J].历史教学,1983(11).

[4]齐思和.中外历史年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修订本第1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7]张景贤.长平之战时间考辨[J].历史教学,1982(9).

[8]韩连琪.睡虎地秦简《编年纪》考证[J].中华文史论丛,1981(1).

[9]宋裕.白起坑赵卒有“四十万”吗?[J].晋阳学刊,1983(3).

[10]舒咏梧.“长平之战活埋赵卒四十万”质疑[J].文史杂志,1990(3).

[11]王树新.战国长平之战新考[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1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长平之战遗址永录 1号尸骨坑发掘简报[J].文物,1996(6).

[13]郭沫若.中国史稿: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沈长云.赵国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0.

(责任编辑:李俊丹 校对:苏红霞)

K231

A

1673-2030(2016)02-0005-05

2016-05-05

张广志(1937—),男,江苏徐州人,前青海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历史学教授。

猜你喜欢
秦昭王白起赵括
白起抗命,英雄悲剧
赵括很忙
鸡鸣狗盗
赵括不止纸上谈兵
谷口村 恨吃“白起”两千年
平庸近臣很贴心
百姓爱戴,君王生气
赵括之败不止“纸上谈兵”
完璧归赵
威震四邻亦震主的常胜将军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