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
“全面改薄”带来乡村教育巨变
●曾伟
一所学校折射全区教育的变迁。走进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担山中学,粉刷一新的教学楼,整齐的绿化带,漂亮的塑胶跑道,标准化的食堂,让人眼前一亮。
六年级的陈政同学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汗水淋漓。他喘着气说:“这里各种教学设备都齐备,跟广州的学校相差无几。”原来,此前他一直跟随父母在广州读书。近年来,家乡学校发生巨变,陈政的父母毅然决定将他转回家读书。
2014年开始,担山中学依托咸安区“全面改薄”专项资金,修缮了教学楼,新建了运动场,学生宿舍装好热水淋浴系统,还设有计算机室、音乐室、舞蹈室、物理实验室等。
“全面改薄,使担山中学的475名农村孩子也和城里孩子一样,有了自己的成长乐园。”校长朱祖开说,学校生源开始回流,去年学生人数就增加了68人。
一堂课架起城乡间互动的桥梁。位于咸安区桂花镇南川村一个山包上的刘祠小学,三年级音乐课的课堂气氛可谓是其乐融融。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有板有眼的唱着《健康歌》,做起了健康操。
学生郑宝妮声音响亮,动作标准,浑身是劲。以前的郑宝妮可不是这个样子:性格内向,说话都很小声,更别谈大声唱歌了。郑宝妮的改变发生在一年多前。2014年10月,在咸安区政府的推动下,刘祠教学点的同步互动教学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而今,走进刘祠小学教室,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一应俱全。学生们不仅能接受本校老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授课,还能享受结对帮扶学校——咸安区外国语实验小学优秀教师的同步授课。
郑宝妮就是该校信息化的受益者。她说,平时本校的老师用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方式教她们识谱、唱歌,咸安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的老师也通过“空中课堂”让她们学习乐理知识,音乐课从此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校长黄松波认为,信息化的推进让学校教学从“闭塞式”转为“开放式”,从“农耕时代”跨越进“互联网时代”,让乡村孩子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
像刘祠小学这样通过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教学点还有17个,农村孩子与城市学生同上一堂课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
一张蓝图绘出“改薄”愿景。“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项目优先解决、教育经费优先投入。”咸宁市咸安区区委书记谭海华、区长李文波的表态掷地有声。
然而,作为一个集山区、库区于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咸安区学校多、规模小,且布局分散,不少农村学校的校舍破损严重,教学环境和教师待遇较差,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大量农村孩子涌向城镇。
2014年,“改薄”春风吹到咸安后,咸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科学规划+第一投入”的思想,优化顶层设计,优化投入结构,对全区薄弱学校摸清了底数,将原来的132所调整为125所,建立档案,制定改薄工作五年规划和全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实行“一校一图、一校一册、一张图纸画到底”。
同时,该区还建立了“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财政、发改委、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及各乡镇履行教育职责,在经费划拨、土地征用、项目审批、规划建设、工程招标等事项上,简化办事程序,为“改薄”开通绿色通道。
“全面改薄”以来,咸安区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资金达1.04亿元,全区实现中小学标准化课桌椅配备率100%,标准食堂配备率100%,农村寄宿学生生活设施达标,一生一铺率达100%。2016至2018年,咸安区还将投入1.83亿元,全面完成“改薄”规划。
(作者单位:咸宁市咸安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