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韦华
Ⅲ“积叶成书”的启示
●吕韦华
互联网时代,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被打破,人人能够传播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从而学习的门槛降低,学习更加便利,学习的广度大大拓展,同时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呈现碎片化状态。于是各种担忧的声音出现了,如北师大副教授赵国庆认为:“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会使得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难以建立”,“学习者的学习深度很难保证。”这样看来,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和学习内容的碎片化真是问题大呀。那么网络时代如何开展有效学习呢?
中山大学王竹立在其专著《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中提出了“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将网络视为一个虚拟的知识银行,而个人博客好比自己在知识银行中的账户,通过对同一主题的博文的不断‘改写’,而实现化零为整、知识创新的目标。”这个比喻式的介绍,在操作方面并不是很好懂。在这里,问题的核心有四个:学习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零存”什么?怎么“零存”?如何“整取”?
事实上碎片化学习并不是网络时代才有的独特现象。翻开我国文化典籍,会发现先贤们早就积累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和处理碎片知识的丰富经验呢。且不说“行吟一路诗囊小,背个箩筐全部收”的唐代诗人李贺的“锦囊”趣话,也不说宋代诗人梅尧臣随身携带个“布袋”的轶事,单单说说元末明初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陶宗仪的治学故事就很有意思。陶宗仪,浙江台州黄岩人,元末兵起,避乱松江华亭,过着耕读生活。“作劳之暇,每以笔墨自随。时时辍耕休于树阴,抱膝而啸,鼓腹而歌,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于树根,人莫测焉。”像这样过了十年,积累下十几罐写满字的树叶。“一日,尽发其藏,俾门人小子萃而录之,得凡若干条,合三十卷,题曰《南村辍耕录》。”这个故事就是文坛佳话“积叶成书”。这是典型的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内容碎片化,而学习结果成果化的例子。仔细分析这个故事,主人公的行为对我们网络时代的学习不无良好的启示。
梳理这个故事,可以抽象出一组关键词语来,透过它们就清楚地看到了陶宗仪是如何进行碎片化学习的(即如何“零存”),积累的是什么类型的碎片知识(即零存什么),是如何将碎片知识转化成有意义的成果的(即怎样整取)。同时也启迪我们应该做一名什么样的学习者。
1.“笔墨自随”。意思是随身带着笔墨,做一个有准备的学习者。
2.“遇事肯綮”。指的是体之所感、耳之所闻、目之所睹、意之所向、心之所悟的重要东西或关键东西或有意义的东西。做一个会选择信息的学习者。
3.“摘叶书之”。就地取材,记录在随手摘取的树叶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一个凡有所得即随时记录的自觉的学习者。
4.“贮一破盎”。将写了字的树叶贮藏在瓦罐里。做一个重视积累的学习者。
5.“萃而录之”。分门别类,抄录整理。做一个会思考、善创造的学习者。
1至4步是讲“零存”,1、3、4是讲如何零存,2是讲零存什么,第5步是讲“整取”,整取的手段就是分类别。
故事中另有一处表达很有意思,那就是说陶宗仪的做法“人莫测焉”,意思是说别人猜不出他想干什么。别人不知道并不能说明他是盲目的,从“一日,尽发其藏,俾门人小子萃而录之,得凡若干条,合三十卷,题曰《南村辍耕录》”可以看出,陶宗仪早就是胸有成竹,说明他是个目标明确的学习者。
《南村辍耕录》分30卷,记录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料,有掌故、典章、文物,还论到小说、戏剧、书画和有关诗词本事等方面的问题,是后人研究宋元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结合此书的内容看,“整取”就是用一个个主题来统整碎片知识,使形成体系。
网络时代的学习,对学习者的品质要求本质上并无变化,变的只是操作形式和手段而已,如陶宗仪是“笔墨自随”,我们是终端随身带,陶宗仪是“摘叶书之”,我们是复制粘贴,陶宗仪是“贮一破盎”,我们则是存之硬盘等等,有目的地学习,用主题来规划思考方向,碎片化的内容不就是新的知识体系或我们的创新成果的一个个有质感的单元吗?做好了“零存”和“整取”,“碎片”不碎。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