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香
(太原师范学院,太原 030619)
文献编目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李慧香
(太原师范学院,太原 030619)
文献编目作为图书馆的一项基础工作,包括对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客观描述与著录、主题揭示与标引及以检索、浏览、导航推荐服务为目的的资源内容和形式的有序组织,从而达到宣传报道和检索利用文献的目的,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到今天,更是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图书馆;中文图书;编目工作
我国很早就根据ISBD的原则与方法,制订了一系列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自1979年起陆续制订和颁布的有《文献著录总则》、《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等,到1997年10月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成立,近些年围绕图书馆资源标准、技术标准制定了多部标准规则。而各个图书馆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自已的编目规则,供本馆使用;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以本馆自编原始数据和套录数据来讨论。
1.1 著录项不准确
其一,著录项不完整,不能正确反映文献特征。特别是早期的数据,著录内容错误或过分简单。其二,对规则理解不透,不能准确对应相关字段。如在100字段中的第9-12字符中,应填写正确的出版年,并且和201字段的$d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填写错误或漏填。其三,录入错误。在数据中,题名、作者录错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版期录错等。如书商提供数据题名:《文艺心理学》/作者:朱光潜/ISBN 978-7-309-06529-9/版期:2009年,但实物版期是2014;还有在本馆的自编数据中690字段关于分类号的著录中,O和0输入混淆等。
由于对MARC著录规则错误理解和工作中的失误,导致我馆在2012年更换了MELINETS系统,把旧数据转入新系统后,出现了馆藏图书用不同的检索方式,显示不同的统计结果。还有些数据在检索页面只能看到单册信息,却不显示MARC格式,在系统的前台无法检索到,只有通过后台利用远程操作方可找到,给读者检索和统计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1.2 分类标准不统一
分类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工作,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馆藏图书和对读者的服务。分类常见问题有:其一,分类错误。如《倾城之恋》张爱玲著/分类号有I246.4和I247.5,正确的类号为I247.5。其二,分类前后不一。如刘墉的散文,有I267和I712.65,由于不清楚作者国籍前后变动,早期出版的书归入中国散文,而后期出版的书没有细查馆藏,仅凭现有图书上标的国籍就分到美国散文。其三,大多数图书馆数据都采用外包,图书从订购到上架的速度大大提高,但由于书商提供的数据,有从国图、CALIS下载或自己组织编目,导致分类标准不同,如果分类人员不进行仔细的校核,容易出现同书异号现象。
1.3 重复著录
在早期的原编建库工作中,工作人员对一些字段理解不透,再加上著录项目不能完整揭示图书内容,查重不到位,在馆藏数据中出现了同一图书的重复著录,结果导致图书检索窗口出现一书多记录的现象,给读者的查询带来困难,增加查询时间,影响查询效率,使查询结果不准确,影响读者对图书的搜索和使用。
1.4 编目人员对编目未来的信心不足
目前,MARC数据面对着数字时代的各种严峻挑战,出现编目的格式简单化、编目的外包普遍化、数据的来源多样化等,而且编目工作社会化后,采编工作渐渐被边缘化。原有编目人员出现过剩。过去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以纸质为主,因此购书、借还书、藏书是主要工作,采编部门理所当然成为业务主角,许多馆把业务骨干都放采编部;而现在采编部门在萎缩,图书馆新增的讲座、数字资源、展览等,在人力和财力方面也都对采编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编目人员对工作丧失信心,不愿安于现状,不愿进行编目理论的研究。
1.5 编目人员对规则和标准存在轻视或理解不准确
编目人员对MARC规则和格式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数据质量,对规则理解不透,对一些规则执行不严格,甚至错误地认为著录就是按格式填写,只要记住每个字段的著录项,每条数据只要有必备字段,书能正常借阅就可以。再加上技术知识有限或人员流动,对图书馆业务不太了解,以及盲目复制导致编目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造成数据混乱,从而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读者对馆藏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2.1 按编目标准规范编目,开展回溯建库工作
由于文献有各种出版形态,所以必须执行统一的著录标准,规范的格式,才能真正促使将来编目数据的共享共用。
我馆依据《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等制定了适合本馆的著录规则和细则,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从而保证了必备字段齐全,字符准确,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书目数据的维护,确保编目数据质量。同时,还要加强与各个高校图书馆的协调和沟通,健全本馆编目规则。对于馆内早期原编数据,积极开展回溯建库工作,不仅加强回溯建库人员技能、系统使用、MARC格式的培训,还要加强书卡核对,保证图书和目录卡片一致,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的前题下,采用套录数据和原始编目的方式进行。对于外包数据要做好对书目数据商的筛选和沟通工作,明确图书供应商对馆内图书供应与服务内容有关的要求,以及质量标准,从而确保编目数据的准确、规范。
2.2 做好分类标引工作,保持分类人员的稳定性
在实际工作中要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标准进行标引工作,中文标引主题以《汉语主题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为依据,并根据以上标准制定自己的《分类标引规则》,杜绝工作中的取词随意性。对一些交叉学科,分类人员要做好分析记录,让图书的分类据本馆情况有一个延续性,从而避免同类书的不同分法。同时加强与流通部门和查重人员的沟通,对发现分类错误及时更正。对于书商提供的数据,分类人员进行仔细校核,对出现的问题做好和书商数据来源的沟通工作,以确保分类的准确一致。另外,要保证分类人员的稳定性,不随意更换,而分类人员也要关注分类法和主题词表的修订,以保证分类的准确和一致。
2.3 加强多途径查重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加强查重,重复著录这一问题就可以大大减少,查重人员可以通过多个关键字入手,如ISBN,题名,作者,出版年,版本,并列题名,丛书名等不同的路径进行检索,从而保证避免错查或漏查,确保准确;对已确认的重复数据可以采取合并数据的方式进行处理。当然这一操作要非常谨慎,查重人员一定要认真核实。
2.4 编目人员树立信心,摆正态度
编目工作重复性强而且工作量大,所以要求工作人员要有耐心和毅力,摆正态度,满怀信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目前,图书馆已经从信息资源的所有者蜕变为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开始从信息资源技术方法的研发者蜕变为应用者。虽然让“MARC安乐死”的声音一直不绝,它有许多不足,但目前来看它还是揭示文献资源最全面的“元数据”,编目工作仍会在未来长期存在,可以说,只要纸质书刊存在,文献编目就始终不会停止。
2.5 图书馆要加强编目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图书馆在选用编目人员时,严格把关,编目人员不仅要掌握书目数据的特征和相关规则,还要具备组织管理及开发利用书目信息的能力。工作人员自身也要加强个人素质的培养,加强相关技能的提高,比如电脑技能的提高、繁体字的识别、多音字运用、古典文学知识的积累、外语的学习,等等。
同时,馆内也要加强对编目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优化编目队伍的结构层次。
图书编目作为图书馆的一项基本工作,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读者对馆藏资源的利用,标准、规范的数据可以提高读者的检索效率,使资源的利用得到最大化,把编目工作和读者服务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编目部门和编目员必须开拓新工作,不断提升自己,在新环境下不断创新和发展。
[1] 卜书庆.与元数据共存亡的元数据编制工作[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06):55-56.
[2] 顾犇.十字路口的图书馆编目工作[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06):127-128.
Problems in literature cataloging and solutions
LI Hui-xiang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619, China)
Literature cataloging is a basic work of library. It includes the objective description and record of various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revealing and indexing of the subject and the ordering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resource for searching, browsing and navigation recommendation servic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paganda and the use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It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daily work of the library, and i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is work in the stage of digital development.
Library; Chinese books; Cataloging work
2016-08-16
G254.3
B
1674-8646(2016)20-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