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心灵捕手

2016-03-15 16:01张国平
湖北教育 2016年27期
关键词:立场心灵案例

●张国平

做一个心灵捕手

●张国平

作为教育者,我们普遍对教育抱有美好的憧憬和期待,“立德树人”的使命更让我们坚守良心志业。在教育教学中,我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问题,留下不少遗憾。读完赵希斌博士编著的《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一书,让我以更清晰的视角审视曾经走过的教育之路;以更独特的眼光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教育故事;以更专业的精神去应对痛并快乐着的教育征途。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天眼”,那就是做学生的心灵捕手。

首先,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在赵希斌博士看来,“学科素养”有三个特征:一是终身受益的、高度可迁移的、支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二是教师对学科有深刻的理解,体现其高度的专业性;三是学科发生发展的源动力,是最能展现学科的美和核心价值的内容。可以说提升“学科素养”是一个教师安身立命之所在。一个教师只有具备“学科素养”方能赢得“学科尊严”和“个人尊严”。

作为中学政治教师,我特别关注书本上涉及到的外语、政治、历史等学科的案例。在“教学方法篇的引言”和“巧打比方提兴趣”两章节中,给我的印象颇深,感触颇多。一个已经退休的60多岁的老人没被学生“尊称”为“英语老太”,却通过减负、高效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一个“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即使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简单教学,也能够深深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所展现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体现了他们的核心能力、专业素养。可以说,具备“学科素养”是作为一个成功的心灵捕手的重要条件。

其次,教师要坚持“学生立场”。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以案例的形式来看待教育、看待教师。从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我们看到学生内心的感动、委屈。在学校,学生的很多情绪都和教师有关,但并不是每个案例涉及到的教师都能“看见”并愿“看见”学生的情绪变化。这就像一道分水岭,具备了“儿童立场”的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得到学生由衷的喜爱和尊敬,而不具备“儿童立场”的教师则有一道“鸿沟”隔在师生之间,从此天各一方,形同陌路。

在《不能只见分数不见人》这一章节的案例中,我明显感受到了学生对老师强烈的爱与恨。于老师在停电的漆黑的教室里没让学生点着蜡烛学习,而是与学生聊人生谈理想,互诉衷肠。在我看来,若干年以后,于老师课堂教了什么,学生不一定记得,但那一晚的心声吐露,一定会成为这个班的孩子的永久的记忆。

这让我想起了圣爱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作者以小王子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对于数字(金钱)的热衷,对于人的熟视无睹,透视出成人世界的空虚和愚妄。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有“儿童意识”,坚定“儿童立场”,尊重“儿童差异”,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最后,教师要做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教师自身需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格魅力是一种教育力量》这一章节中教生物的赖老师,他并不是案例主人公的班主任,但在案例主人公的眼里,正是赖老师的介入,让他摆脱了评选省三好学生失利的阴影,并且成功卸下了身上的包袱和枷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度过了高三最后的时光,并且顺利地走进了名校。赖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显示了他的慈悲,他现身说法帮扶学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郑重地审视自己以及自己的未来。对于该案例的主人公来说,赖老师就是其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虽然可能有且仅有一次“一席谈”。

要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除了上面所说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我们还应注意自己的一些工作方法是否合适妥当。否则,不恰当的做法,会打击甚至伤害学生,这有可能导致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也就是“习得性无助”。

哲学家所说的教育是灵魂唤醒的真谛,其实是心灵的对接。只有心与心对接了,才能悦纳彼此,才有教育实效。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庐中学)

(责任编辑 周小益)

猜你喜欢
立场心灵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武术研究的立场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唤醒心灵
坚守人民立场 从严管党治党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