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凤
(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255)
浅谈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吕秀凤
(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255)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微课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微课的优越性,以及微课的应用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对于微课设计的方法、步骤及微课视频制作的关键点,做了重点阐述,值得初学微课制作的老师参考借鉴。
微课;微课设计;微课制作
微课是源于一位哈佛毕业的印度人可汗,他为了教会自己的表妹和表弟,在网上传播一种目标明确,图文并茂,讲解清晰,时长大约10分钟的课程,他制作的“微课”已有2000多个,网上的点击率很高,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目前,微课在我国也很“火”,小学老师、大学老师都在做,有人甚至说,小小微课可能会引起教育界的一场革命。
通俗地说,微课就是一个小型的课。说它“微”,是指内容短小而精悍,旨在阐明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用时少,便于学习理解。其实有很多老师的“大课”都是由若干个微课组成的,不管是否用可传播的形式(视频、音频、文字)记录下来,它都是微课,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如果把这些微课用视频、音频等可传播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进行数字化的编辑和整理,就形成了数字微课作品,这种微课作品是很多微课比赛要求的形式。不但在内容上更注重其应用性,在形式上也更注重其可视性。课虽然是变小了,但对老师的要求却丝毫没有降低,要求老师能借助于各种工具(软件或硬件)把课讲得恰如其分,不要过多的铺垫,也不要更深入地展开。有的微课比赛甚至要求时长不超过5分钟。这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精练,重点突出。
(一)实用性强
由于内容精炼、可读性和针对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他想学的东西。可以在课前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在课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重点、难点内容,及技能操作中的示范操作及纠错练习,也可以在课后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旧知。只要用心设计,就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把更多地时间投入到学习上来,非常实用。
(二)便于制作
与精品课程制作相比微课更便于制作。制作精品课程,篇幅长、内容多、对制作条件要求也比较高,有时甚至会让人望而生畏。相对而言,微课短小精悍,易于制作,方便使用。微课制作的主体是课程视频的录制。而这个视频资料的录制很灵活,不用像精品课程那样,要求有整门课程的教学实录。而只需把一个重点、难点,或关键技能点录制成视频即可。对制作的工具要求也不高,可以用手机录,甚至可用录屏软件去做教师不出镜的录课,这样非常便于制作、便于修改,容易做得精致,也会便于使用。
(三)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微课制作过程需要提练重点、精练语言,讲求方法,充分有效地运用微课的几分钟时间将知识点、技能点等阐述清楚。通过微课制作和改进,使老师对一门课程本身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对“教”的方法和手段也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想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讲好,尤其是讲给初学者,就得让它通俗易懂,就得让它小而精。要想把一些干涩难懂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将那些长篇大论变得少而精,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大功夫。从微课做起,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在改进中不断提升。一点一点的积累,当我们的课程做成系列微课的时候,自身的业务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一)微课的选题
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后辅助学生自学,还是参加比赛的微课作品,选题都很关键。首先不能把题目选得太大,致使短时间内无法说清楚。能在3-5分钟内展示清楚的内容比较适合做微课;用于学生自学的微课最好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能让学生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课堂上用的微课,最好是针对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技能点或者是易错点。选题,不但指内容的选择,更关键的是,还有给微课起一个能吸引人的名字,能让人一看到题目就有想学一学、看一看的欲望,当然题目必须能真实地反应内容,不能为吸引学生的眼球而起一个离谱的名字。
(二)微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微课,就如同电视上播放的广告作品,好的设计策略,就可以达到让人一看就能信赖这种产品并想购买它。要想吸引学生的眼球,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的策略非常关键。
第一,教学内容设计。在选题之后,需要确定一个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本次微课,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然后就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比如说知识点类的微课,确定好知识点后,就要去设计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需要具体讲解哪些内容,在讲解这些具体内容时,需要哪些支撑或铺垫,最好能列出纲要来。在这里设计越细越好,因为微课比较短小,所以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很关键。
第二,内容展示策略。在内容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好后,就需要为每一具体的内容设计展示的方式。展示的方式最好能多样化,如图片、视频、动画等,良好的视觉效果能吸引学生更好地去学习微课的内容,尤其那些自学类的微课,更是如此,如果就是一两个画面在那里,即便是5分钟的微课,也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第三,总结的设计。为了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总结很关键。要把一次微课的内容用既直观清晰又简明扼要的词语进行概括,同时能配有图片,让学生能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做到深入浅出。
第四,互动的设计。微课,是课,那就应该有教有学,有问有答。如果一直是老师在那里平铺直叙,缺少与学生的互动,那课就会变得枯燥乏味,缺少生机。但互动也是需要设计的,互动的设计应该来源于教学实践,在哪里学生有疑问,就在哪里设计互动,因为这个疑问,不但是微课堂上学生的疑问,可能也会是观看微课视频的学生的疑问。教师的回答要言简意赅,切中要害,既能回答学生的疑问,又是微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课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目前的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所以微课视频的制作非常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微课的质量。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教学录像型
就是利用摄像机将教师讲课、示范、互动等环节拍摄下来,制成教学视频。拍摄的场景可以是教室、实训室、实习场地等,教师可以使用白板、触摸屏等设备进行演示。这里要求主讲教师要备课充分、教学环节安排规范合理,教姿教态自然得体,与学生互动自然。这种制作方法对教师、同学及教学场景等的要求较高,如果作为教学场地的实习场地有机器运转的噪音,就需要做适当的处理,否则会影响到听觉效果。
(二)屏幕录制型
它是利用录屏软件录制教师对照电脑屏幕讲课的全过程,可以同期录制声音。教师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计算机软件等的使用过程,同时可以用鼠标、绘图笔等辅助讲解。软件简单易学,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录制的画面也比较清晰。或者利用Powerpoint2010以上版本的软件,或者是Authorware等其他多媒体工具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同步讲解、展示教学内容,再直接转换或利用录屏软件录制成多媒体课件自动讲解的微课视频。
不管采用哪一种形式进行屏幕录制,都需要教师的材料准备充分、美观、多样、直接,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比较适合一些过程展示类或者纠错类的微课,只要设计得当,是非常实用的。
(三)动画讲解型
利用动画制作软件,把讲课的过程制作成动画的形式,在动画中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去展示教学中的一系列素材,如图像、文本、表格、数据等,同期配音讲解,形成动画型微课视频。动画微课视频对教师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要求很高。另外动画的设计也很关键,一定要美观、直观。
(四)视频剪辑型
优秀的微课视频作品,应该像电视里的广告那样综合使用各种影视拍摄及制作技巧,后期编辑完成制作。可以综合使用前面提到的各种制作方法,可以将动画、图片、PPT的画面、播放过程等以数字的形式穿插在微课视频之中,形成多场景切换的形式,增加其可视性。拍摄视频时也同样可以采用多机位、多角度拍摄、综合利用远景、近景及特写,全方位地展示授课过程,剪辑制作时可以插入字幕、特效等,改善微课的视听效果。
(一)微课的应用现状
微课是一个新事物,它短小精悍、简单直接,既便于学生学、也便于教师教。所以应该加强交流,推广提倡。但是毕竟微课的制作方法并不是所有老师都会,即便是会利用简单的软件去制作微课,但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设计制作,比较耗时耗力。所以尽管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要求教师积极推进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但其教学应用现状并不理想。胡铁生老师在2013年4月进行的一项面向全国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参赛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只有17.5%的教师会经常去下载他人的微课,仅有16%的教师在自己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微课。
(二)微课的发展趋势
在国外,微课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教学改革项目中,对学生而言,可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在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相关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微课,广大一线教师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积极性将不断增加,微课设计开发制作的参赛动机将逐步转向应用导向,微课资源建设模式将走向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一线教师、各级各类学校、相关企业共同参与、多方协作的资源建设新格局将逐步形成。不仅如此,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相关技术日渐成熟,软件可用性越来越好、硬件功能越来越强,而且价格会越来越低廉,微课平台将不断增多,对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技术要求也会越来越低。对于区域来说,关注点将由组织大赛转向微课共建共享机制创新;对于教师来说,微课开发制作门槛将不断降低,教师关注点将由技术和形式转向教学设计与创意。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题材的挖掘和资料的积累,想到一个,就先做一个。然后就投入使用,在使用中检验、改进。不断地做好做精。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有计划、成系统。
微课是为教学和学习模式创新而生的,教学模式创新才是根本。将微课应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之类创新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展,才能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微课短小精悍、实用性强,便于学生课后自学及教师课上辅助教学。
(二)要形成好的微课,设计非常关键,不但要选好题,还要选好相适应的内容,同时配合使用适当的展示方法及视频制作手段,方能形成优秀的微课。
(三)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随着社会各界对其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为其提供的资源及平台不断增多,微课的设计、开发技术将日趋成熟,微课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孟祥增等.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远东教育杂志.2014.6:24-32.
[2]苏小兵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3]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The Design and Creation of Micro Course
LV Xiu-feng
(Daqing Vocational College, Daqing Heilongjiang 163255, China)
Micro course, a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resources,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micro course,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of the micro course,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icro course. Especially for micro course design method, steps and the key points of the micro video course, the paper gives the highly elaboration, worthy of reference for micro course creation beginners.
micro course; micro course design; micro course creation
2016-05-12
吕秀凤(1973- ),女,硕士,大庆职业学院石油工程系副教授,从事油藏工程、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G434
A
1671-3974(2016)03-00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