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霞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江苏无锡214153)
以赛促能的高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崔晓霞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江苏无锡214153)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加强高职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大赛正好契合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文章回顾了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研究现状,旨在通过“以赛促能”改革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加强其就业竞争力,使高职英语真正发挥提升职业能力的作用。
职业技能竞赛;高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改革
在国际交流日益深入广泛的当前,特别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下,语言问题已成为对外文化传播、新丝路建设的瓶颈之一。为适应国家这一大战略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加强高职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走出去”的企业贮备优质人才,为企业创建和运营“走出去”的良好前景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我国人才与质量标准走向世界提供条件。教育部及各省教育厅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赛项正好契合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需求,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了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提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至此,全国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的发布,为我国高职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理念、新要求。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刘黛林指出:高职英语课程应“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可见,高职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各国对“职业能力”的界定有所不同,就中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而言,我们素来以课堂教学的内容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即知识本位的职业能力观,而对“英语职业能力”的含义也没有明晰的界定。多数研究者认为“英语职业能力”是指在职场中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本研究认为,“英语职业能力”包括实践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英语职业能力培养要通过技能大赛的引领,针对不同专业进行分类分层的实施。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中指出:我们要“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了“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学生组设置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3类4个比赛项目。自此,各个级别的职业技能大赛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起来。但高职英语技能大赛研究起步较晚,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在“艺术创作与社会服务”类别下设置英语口语比赛,2012年,大赛组委会专门设置了英语口语比赛。同时,全国各地也纷纷展开了不同类别、级别的英语技能大赛。
从中国知网数据统计来看,自2006年以来,以“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为主题词的文献呈上升趋势,说明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总体呈深入发展趋势。而有关“高职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研究起步则较晚。已有的研究对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职业能力的需求及其培养途径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虽然个别文章提出要利用课外资源发展职业能力,但“以赛促能”的高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却很少。而且,现有的技能竞赛辅导在教学资源的使用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2.1“以赛促能”的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内涵
“以赛促能”的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利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平台,训练学生在不同的专业岗位和职业活动过程中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其终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广泛的从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高职教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赛促能”的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要发挥各级各类英语职业技能大赛推进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发展的“载体”作用,使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真正起到促进职业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以赛促能”的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包括“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四个模块,这是实现“以赛促能”这一最终目的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以赛促能”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也加速了这四个模块的构建。
具体说来,“以赛促学”,即通过技能竞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升语言实践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以赛促教”,即通过技能竞赛,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帮助教师针对性地设计较真实的语言情景,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和教学效果;“以赛促建”,即通过技能竞赛,优化专业结构,针对不同专业,选取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发挥英语教学对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以赛促改”,即通过技能竞赛,将竞赛内容及要求融入课堂教学,并与第二课堂教学,即英语技能竞赛、英语技能社团、英语技能考证的指导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内容,进而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并引领高职英语教改沿着“导向就业、对接企业、强化技能”的方向实现从“公共”到“职业”的华丽转身。
2.2“以赛促能”的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
1)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拓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职业能力以及高职英语教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以“工学结合”为原则、以“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实践实训”为途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参加大赛前,各院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所授的英语课程的技术要求还不够深入,缺乏与企业工作岗位的联系与衔接。通过技能大赛,在培养方案中弥补有关未来工作岗位相关的行业英语课程,强化与专业相关的实际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培养方案更符合当前涉外企业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
2)竞赛管理政策的完善
“以赛促能”的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完善的竞赛管理政策作保障。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商院”)每年都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而且还负责承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技能比赛”。为使大赛顺利开展,建立了较完善的竞赛管理政策,改进了师生奖励办法;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校学风建设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学校自上而下,专门安排人员负责管理各项赛事,由教务处负责职业技能大赛的计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并为大赛提供培训场所和经费。各个分院也相应的成立竞赛指导小组,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划分不同的竞赛项目团队,安排有经验的老师专门负责竞赛计划和辅导方案的制定,以及竞赛辅导的具体实施。
为配合市赛、省赛和国赛的顺利进行,无锡商院还根据专业大类组织并策划了校级技能大赛。其中英语竞赛包括:口语、演讲、翻译、写作四个项目,由无锡商院基础教学部负责组织、安排、辅导非英语专业学生参赛。到目前为止,无锡商院每年参加各级各类的英语技能大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指出高职英语课程分为“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两个阶段。无锡商院构建了“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融入型课程体系”,即将基础英语技能与职场交际能力融为一体。而且,按照《基本要求》提出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专业对英语能力要求的差异,在全院范围内按专业大类进行差异化教学,并在考虑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差异的基础上,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实行分层教学。同时,课程的设置要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对接,通过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加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技能竞赛”为载体进行实践实训,才有利于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无锡商院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通过“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方式,为企业提供需要的人才,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江苏红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豆集团”)是与无锡商院合作的企业之一,双方共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培训中心”(以下简称“西港特区”)和南洋红红豆学院,不仅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和海外技能培训,而且为学生的实践学习、参赛训练、就业岗位技能训练提供了支持,为“以赛促能”的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以赛促能”的高职英语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工学结合的原则”。
4)教学模式的改革
按照教育学的“双主原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的促进、引领作用。“以赛促能”的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推进“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单词、句型、课文,学生也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将来的语言实践中去。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这与文秋芳教授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中提到的“教学生用英语做事”、“学会用英语做事”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引导下,结合竞赛项目,制定符合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教学目标;选用“文化为魂”、“技能为骨”、“应用为纲”的教材,开发“夯实语言基础”、“提升职业素养”的校本教材;结合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的需求,引入竞赛项目,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设计体现竞赛的教学任务,开展与英语技能实践相关的各项活动,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技能竞赛、技能考证的实践教学的良性作用机制;将竞赛项目与评价内容有机融合,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多元评价体系。
而高职英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和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我国高职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当今时代,高职英语教学要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工学结合”的原则,加强“以赛促能”的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革新,以“技能大赛”为载体进行分类分层教学,全面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现从“公共”到“职业”的华丽转身,发挥高职英语提升职业能力的作用。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发展报告,2008.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6/22 /c_1111255437.htm,2014-5-2.
[4]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8Trc bT_lrlDWz7onQwQJtWMBQRbN30LkT36jXFPzuNRwdLcP -LX_1ig11MyLwE4VnNHhWHISQ2aZDXxK3gSk5a,2014-6-14.
[5]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iG7SV5-QcvtYFP0sAmR4BZt_ojuYCN9cOPTvDbpYcFo CmRB4A5A7mDdXjohK-_lJC2_8MoiDxwxC_he7mt-p1K,2010-5-5.
[6]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3-12,98.
[7]张雅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时空,2014(10):62-63,74.
[8]杨吉,薛金水.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及对应机制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8-50.
[9]朱晓伟.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4):138-140.
[10]崔晓霞.“基础+行业”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开发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73-75.
Reform s in the trainingmodew ith vocational skills contest im proving vocational English com petence
CUI Xiao-xia
(Basic Teaching Department,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ofCommerce,Wuxi,Jiangsu,China214153)
W ith the demand of thesociety for the highly qualified vocational talents,it’surgent for the vocationalcollege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vocational English ability.Based on theanalysisof the related policies for vocationaleducation in China,this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vocational English competence for the vocational students.It suggests that the trainingmodewith“Vocational Skills Contest Improving Vocational English Competence”be taken to help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vocational English ability.And some proposal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mode are put forward so as tomake studentsmore competitive in future employment and foster general English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vocational English ability.
vocationalskillscompetition;vocationalcollege students;vocational English competence;reforms
10.3969/j.issn.2095-7661.2016.03.039】
H319
A
2095-7661(2016)03-0129-03
2016-04-26
崔晓霞(1975-),女,河北张家口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教改课题“‘以赛促能’的高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SYKJ15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