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斌,兰润生,黄文仁
(1.集美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民族政策视域下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胡斌1,兰润生2,黄文仁2
(1.集美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2.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从民族政策角度对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当前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快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迫切需要政策的支持,国家层面政策应与时俱进地提供宏观指导。地方层面,应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实现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完整性;出台民间传承人政策,保证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延续性;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
民族政策;体育文化建设;畲族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财政支持
畲族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湖南、贵州七省的一百多个省边沿山县(市),其中78%分布在闽东、浙南的丘陵地带。畲族民间体育文化是我国畲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畲族武术、盘柴槌、稳凳、抢龙头、打枪担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参与性和观赏性极强的体育项目,已经成为畲族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与当地民间节庆习俗紧紧相连,在畲族文化传承、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广泛流传于畲族聚居地区的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及相关体育文化的建设、传承和繁荣,需要国家、地方相关民族政策的正确引导与扶持。本文基于当前我国相关民族政策的现状,探讨我国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其存在的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旨在建立健全民族配套政策,促进畲族民间体育文化更好发展。
1.1国家政策法规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体育工作,指出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构成,能为少数民族社会、经济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供服务。要做好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工作。2006年,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体育法》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相关法规出台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不仅把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而且在民族体育活动开展、体育项目发掘整理和研究推广、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加大宣传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1],为包括畲族体育在内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法律保障。
1.2地方政策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与实施条件
福建、浙江两省陆续出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方面的相关政策,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与实施条件。福建省分别于2007年和2012年出台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别强调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事业,重视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浙江省在2010年通过《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目的之一在于保护景宁畲族民间体育文化[2];2011年浙江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把畲族体育文化发展作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重点工程之一;2015年4月,浙江省为推动少数民族事业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浙江省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文件指出,畲族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是专项资金使用的主要范围之一[3]。
1.3地区经济发展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畲族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福建、浙江等省份,而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尤其是近年“一带一路”建设、福建自贸区的成立与发展更是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首先,畲族聚居地区群众经济能力的提升,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融入畲族人民的全民健身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为普通群众观赏或体验畲族“二月二”会亲节、“三月三”乌饭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及民间体育文化提供了经济基础。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中得到传承和发扬。其次,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可改善地区的市场投资环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到畲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主动对其进行市场开发,用市场化手段推动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加速其与旅游等相关业态的融合发展,挖掘其经济价值,进一步拉动区域整体产业经济的增长。如目前发展比较好的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的民俗体育旅游产业等[4]。
2.1全球文化趋同给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带来冲击
在全球文化趋同大背景下,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渗入和侵蚀,让原本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文化逐渐失真、淡化和衰落[5]。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融民族性、地域性、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与实用性于一体[6]。如畲家拳融合了畲族的“盘瓠功夫”和汉族的“少林武功”,衍生出独特的防身、自卫和健身价值。
受现代科学知识和西方文化的不断影响,畲族地区学校、家长、学生对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不够重视,畲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课的寥寥无几。到畲族集聚地区走访得知,福安市13所少数民族中小学中只有3所学校开展了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丽水市16所少数民族中小学也只有3所学校开展了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多数学校依然是让学生接受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伴随着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开展的不足,相应的资金、场地、器材等投入也不断减少。另一方面,畲族民间体育活动的社会开展情况也不容乐观,除了畲族聚居地(民族乡镇)在重大节庆活动中有表演性质的活动展演外,其他时间和场合畲族体育文化难觅其踪[7]。相关统计显示,福建省内常年练习畲族武术的不足百人。
2.2市场经济发展给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带来干扰
如前所述,经济的发展在给畲族人民带来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特别是畲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庆典的组织、传统体育比赛的举办等等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带来了困扰,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为迎合市场需要而破坏畲族民间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以及对畲族民间体育文化随意篡改的现象[8]。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也受到城镇化建设的影响。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畲族民间体育文化逐渐边缘化。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致使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创作主体和传承主体逐渐减少,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致使畲族民间体育文化迅速萎缩、断层、同化、衰落。
2.3自身因素制约着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建设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在进行挖掘、整理、保护、传承的同时,也需要对自身进行审视。实际上,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很多方面还不适应当前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阻碍和制约作用。最明显的如畲族民间体育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建设,导致其在推广过程中陷入困境。拿畲族武术来说,拳种杂芜,因地而异,还有许多拳种未得到整理。各拳种都标榜自己的特点,使得作为整体的畲族武术特点反而模糊不清,不仅不利于大众接受,也难于进行完整统一的推广[9]。这也是即便在畲族聚居区域,人们依然更青睐于广场舞、篮球、健身跑等易于开展、特色鲜明、组织规范的现代体育活动的原因。
3.1国家层面民族政策时效性差与管理责任混乱
2006年国家民委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是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最主要的国家层面的政策依据。然而十年过去了,文件未能及时更新与修订。时效性差使得文件部分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无法给予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更具针对性、与时俱进的支持。
国家层面的政策执行中,还存在职能与责任混乱、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涉及体育管理部门、民族宗教部门、文化管理部门等。但在《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并未提及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委之间的职能责任划分以及地方相关部门之间如何协作执行。此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也未将国家体育总局纳入其中,这显然不利于各级体育部门利用“非遗”平台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开展保护与传承工作[10]。
3.2地方性民族政策缺失与落实不力
地方政府虽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与实施保障,但还存在缺失和不完善的情况,导致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无法落实。2014年3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及《实施方案》,“保护工程”是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由政府组织实施推动的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意义重大。文件中提出的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对传承人进行资助扶持和鼓励等具体措施,意在加强“保护工程”的操作性。但是地方层面“保护工程”的相关政策文件没有及时跟进,《通知》和《实施方案》中的各项具体措施无法落到实处,势必影响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建设。以文化传承人为例,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人本就面临断层和消亡的危险,如果“资助扶持”等仅仅停留在文件中而无法形成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将会造成畲族民间体育活态文化难以弥补的损失。此外,各级地方政府对开展各种畲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以及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等也缺乏相应的落实力度。福建、浙江等各畲族民族乡镇在“三月三”等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活动方面受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小,使其在社会推广方面面临重重阻碍。
4.1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的民族政策
在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国家层面出台的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及时修订《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并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真正对地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做出有效指导,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法律保证。国家层面的政策要明确规定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管理效率。
4.2进一步健全地方性相关民族政策
4.2.1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实现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完整性
畲族聚居区地方政府应结合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订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首先,通过建立实施项目调查与申报制度,优先将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逐级上报,加以保护[11]。其次,福建、浙江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应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特色进行调整,畲族作为两省的主体少数民族,其民间体育文化项目应在名录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第三,各畲族集聚地政府,应依据国家及省级相关非遗政策,进一步细化适合自身情况的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调查、挖掘、整理与研究工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角度实现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完整性。
4.2.2出台民间传承人政策,保证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延续性
畲族主要分布省份及其主要聚集地政府应该根据《关于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和《实施方案》制订当地的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人认定、培训的政策制度,要鼓励畲族民间体育传承人积极参与申报与配合。要特别注重对传承人的激励机制建设,着重改善其生活条件,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和传承提供有力保障[12]。此外,落实对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的荣誉称号、奖金等精神和物质奖励,切实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营造人人关注、参与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4.2.3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通过出台相关财政政策,鼓励相关部门、民间团体、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等参与到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执行中,更可以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软硬件建设提供更为直接的支持。如兴建和购置畲族民间体育所需的场地器材,激励当地学校开发畲族民间体育校本课程,支持畲族民间艺人在“二月二”“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庆典中进行体育文化展演,组织、举办畲族民间体育运动会等。除了直接的财政支持外,各级政府还应该按照《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充分利用市场化的运行方式对畲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不断增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自身的造血能力[13]。通过地方财政的杠杆作用,建立起以政府部门行政保护为主导、民间团体自发保护为主体、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共同参与的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模式,促进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畲族民间体育文化是我国畲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在当前的发展中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急需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国家层面政策要积极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地方各级政策及时跟进、密切配合,建立起纵向衔接有序、横向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促进我国畲族体育文化的繁荣,延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血脉。
[1]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EB/OL].(2006-02-27)[2015-12-23].http://www.seac.gov.cn/gjmw/zwgk/2006-02-27/1170217311072384.htm.
[2]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EB/OL].(2010-08-26)[2015-11-17].http://www.lishui.gov.cn/zwgk/zwxxgk/wgcb/zcwj_1/t20100826_6 81650.html.
[3]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浙江省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EB/OL].(2015-04-08)[2016-01-04].http://www.zjczt.gov.cn/pub/zjsczt/zwgk/zcfg/zxwj/201504/t20150408_35
3464.htm.
[4]卢伟.畲族民俗体育旅游调查与研究——以福安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2):55-58.
[5]张月霜.浙江景宁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4):39-41.
[6]兰润生.福建省畲族民间体育保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2(2):55-58.
[7]李晓明.浙江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研究[J].体育科技,2013,34(6):15-18.
[8]李晓通,张予云,张成胜.资源生态化开发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政策的人类学思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1):81-85.
[9]兰卉.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武术的法律规制保护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3,32(6):7-9.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05-08-15)[2015-12-28].http://www.gov.cn/zwgk/2005-08/15/content_21681.htm.
[11]崔景辉,付丽敏.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评审体系的建立[J].首都体育学院,2016,28(2):137-141.
[12]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75-80.
[13]国务院.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20)[2016-02-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Construction of Folk Sport Culture of the She Ethnic GroupfromthePerspectiveofEthnicPolicy
HU Bin1, LAN Run-sheng2, HUANG Wen-ren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2.ChengyiCollege,JimeiUniversity,Xiamen361021,China)
Methodsofliterature,logicalanalysisandfieldsurveyareappliedtoanalyzeth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oftheconstructionoffolksportcultureoftheSheEthnicGroupfromtheperspectiveofethnicpolicy,andtoemphaticallyanalyzetheexistingproblemsinthemakingandimplementationofpolicies.ItisproposedthattheaccelerationoftheconstructionoffolksportcultureoftheSheEthnicGroupneedstheurgentsupportfrompolicies.Nationallevelpoliciesshouldprovidemacro-guidancewhichcankeepupwiththetimes.Atthelocallevel,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policiesshouldbefurtherimprovedtoachieveintegrityoffolksportcultureoftheSheEthnicGroup;folkinheritorpoliciesshouldbemadetoensurethecontinuityoffolksportcultureoftheSheEthnicGroup;localfinancialsupportshouldbeincreasedto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folksportcultureoftheSheEthnicGroup.
ethnicpolicy;sportcultureconstruction;folksportsoftheSheEthnicGroup;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nheritor;financialsupport
2016-05-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TY083)
胡斌(1989-),男,福建三明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G852.9
A
1008-3596(2016)05-00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