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2025思路下的职教体系研究思路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2016-03-15 12:10:26李恒华
黑龙江科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职教广东体系

李恒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 510665)

智能制造2025思路下的职教体系研究思路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李恒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 510665)

本研究探索适应广东产业转型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主要问题,论证以“产-教-企动态调整”为发展路径的战略构建思路,为构建我省以产业市场为导向的未来职业教育体系,以宏微观职教一体化战略为职教体系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创新上指明我省教育改革的明确方向。提出“健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制,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强化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产业发展和岗位迁移的基本能力”的建设目标。

智能制造2025;职教体系;研究思路

1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2015年5月,我国颁布《中国制造2025》,它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国务院在该行动纲领中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中国工业2025、德国工业4.0都是最近几年崭新进入科技界、教育界的新概念、新事物。

在探讨我国职业院校教学体系中部分文章探索“现代学徒制”这一引自西方的“学徒制”模式。唐文君等学者指出其核心在“做中学”,同样,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的实践模式是“学习型工程”,过往研究缺乏对整个职教体系对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持系统研究,即是从教育资源配置、产业升级及创新驱动策略下,系统地研究作为全国经济发展前沿的广东省,其职业教育培育体系的职教人才如何支撑智能制造2025需求的系统研究实属空白,类似的立项在2015年省教育厅的省级人文社科项目中出现,代表研究项目是探讨分析产业升级中,广东省职业教育如何与劳动力市场适配策略的研究(陶红,2015)。过去的十余年中,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层面,取得了相对丰硕的研究成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政策文件,制定了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点相对低,理论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与国家级重大产业对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相当不足,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广东探索现代职教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职教水平关乎智能制造的水平,并要求“推进‘校企双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2014年3月,以中高职衔接和现代学徒制为主题的广东中英职业教育交流会在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会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与英国驻广东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签署为期三年的中英现代职业教育(广东)合作备忘录,开启了广东探索和实施现代职教试点工作,随后广东教育局也启动现代职教试点工作。这样,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的经验和做法开始在探索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例如在考试招生方面,广东省以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为契机,探索招工招生一体化模式,针对普通高中、中职学生和企业员工探索“先招生再招工、招生与招工同步和先招工再招生”三种招生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与高新企业合作互渗交互培养模式、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岗交互培养模式、与行业合作的通用性交互模式。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百果园”合作成立水果学院,双方定位于建设双主体办学、双元培养的特色学院,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从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师资建设和运行管理保障制度等层面探索“234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广东在探索现代职教试点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职教体系缺乏顶层设计、外部保障制度缺失、学校配套跟进措施缺乏、考试招生户籍限制、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机制不健全、学生和家长对现代职教的反应较为平淡等问题,都是制约广东职教现代化的重要问题。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立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动态预测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结构与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基本匹配和供需相对均衡的关键。根据实时收到的监测数据,供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政策和方针。第二,研究适合广东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职教体系的质量体系是广东现代职教发展的关键。“教育质量保证”的一般定义是,为了确定公认的教育、学术和设施标准得到保持与提高而对学校或专业进行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评审过程。第三,构建有效而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对接企业职业能力的要求,促使我国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适配进入良性轨道。第四,批判性地借鉴吸收国外相关理念是构建适配广东智能制造2025职教体系的重要理论补充。我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积极引进先进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欧盟为面对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出台了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以及职业教育评估框架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引导各成员国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并设立了training village、CEDEFOP等多个职业教育专门的研究与实践联盟,帮助各成员国从教学、管理、评估及研究等多方位对职业教育开展研究与实践。

3 研究的主要意义

一方面,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新常态决定了广东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新常态: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由此开始,中国开始将智能制造作为其主攻方向,广东是“中国制造”的前沿,如何利用先进信息科技发展智能化的制造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需要重点思考的议题。广东率先提出以信息技术引领中国智能制造目标,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广东紧随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步伐,追赶德国“工业4.0”,力争打造中国智能制造高地,这一过程将对我省产业运行模式、人才及人力资源、资本投入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对产业结构、劳动就业、政府与市场关系做出调整。

另一方面,课题的研究紧跟国家、地方相关政策,可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支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已经颁布“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作为本研究研究的重要依据。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内容第五章“发展壮大职业教育”大纲,内容主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推进校企合作、打造南方职教高地等建设目标。纵观以上纲要,我省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对现有职教体系进行功能优化。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从初级到高端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完整培养链条,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1] 陈鹏.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J].教育研究,2013,(01):153-156.

[2] 车明朝.“互联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90-92.

[3] 孙善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N].光明日报,2013.

An analysi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under the Made in China 2025—taking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 Heng-hua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65, China)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major problem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o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Guangdong, demonstrates the strategy of “production-teaching-enterprise dynamic adjustment” as the development path, clear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on constructing the industrial market-orien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aking macro-micro-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strategy as top-level desig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 goal of “perfecting the training system of applied technical talents,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strengthen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making students have strong basic ability of adapting 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ost migration” was put forward.

Made in China 2025;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Research context

2016-09-28

研究项目:本文是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项目“广东智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功能构建研究”(2015GXJK076)、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广东智能制造2025思路下的现代职教体系研究”(2016GZGJ62)的阶段成果

李恒华(1986-),男,讲师,硕士研究生。

F426;G719

B

1674-8646(2016)23-0124-02

猜你喜欢
职教广东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金桥(2020年8期)2020-05-22 06:22:54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0
广东舆情
大社会(2016年3期)2016-05-04 03:41:11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辽河(2011年3期)2011-08-15 00:49:13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中国火炬(2010年7期)2010-07-25 10: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