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乃鹤,刘 胜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高职辅导员职业高原现象成因与化解
闫乃鹤,刘胜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摘要:我国辅导员队伍中严重存在职业高原现象,不光对开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也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职辅导员职业高原现象成因与化解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高原现象;成因;化解措施
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日常生活、学生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方面,是我国高职院校思想工作的实行者。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比较频繁、联系最为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可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高校辅导员出现职业高原现象在我国教师队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没有明确定位自身职业的发展,对工作没有任何热情,不但影响了其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且也对开展学生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目前职业高原这一现状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严重存在,职业高原现象是指,辅导员在职业生涯中有很少的机遇能够与其它专业教师公平的参加晋升、岗位变动等,便会出现一些消极的心理和行为状态。这种状态使辅导员自身对职业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其价值观和理念、工作目标、工作热情以及自身价值等方面产生了不良影响,进而阻碍了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有序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学校以及学生的稳定发展。
(一)个人原因
1.专业素养不够。辅导员的所学专业应该是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学、教育学与这些专业有关的学科,这些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辅导员职位专业化的需求,在很多方面上上述学科满足展开学生教育工作和管理的要求。可是我国当前辅导员的专业存在多样性,大多数辅导员都是在本专业学生中选取出培训上岗的,对辅导员所需专业没有很多的了解,因此缺少专业素养和理论基础,对比来说,关于政治、教育、中文类方面的毕业生具有很大的优势,可是也不能把辅导员工作做到很好。再加上对辅导员岗位培训方面不是很重视,使上岗人员在素质方面和专业能力方面与工作要求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大多数都缺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面的培训,使辅导员在这方面缺少思考和规划,在认识到其重要性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机遇和时间。辅导员这时就感觉压力巨大,想提升专业技能以及学历上继续深造,但又由于工作和生活已经占去了大部分时间,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或者是在科研方面感觉到无能为力,无从下手,最终产生焦躁、疲劳以及没有任何热情来对待本职工作,在工作效率方面日益下降。
2.大多数辅导员都不存在职业化的思想,对辅导员职位认识不够全面。从我国高校目前情况上分析,大多数辅导员都没有重视辅导员工作并且从思想上也没有想要长期从事的打算。很多辅导员都没有找对职业定位,只是想要把辅导员工作当成一个过渡期或者来说是一个临时工作,对于以后的工作都有不同的计划。这样就直接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这些辅导员没有将全部精力投放在岗位上,更缺少在这方面深入研究的理念。但是现实是,辅导员继续深造求学、转干、换岗位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于是大多数人员形成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钟”的消极心理,对职业未来根本无法掌握,又无法突破目前的消极状态,最后导致了离职。
(二)组织原因
1.没有明确规定辅导员职责任务。有关辅导员的职责,尽管有关文件上明确规定辅导员一职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实际上却大不相同,严重存在“越位”和“错位”的迹象。辅导员与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关系比较杂乱,例如辅导员与教学科员、教学管理者、科研学者、共青团领导等关系。只要是涉及到学生事务辅导员都必须组织和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混乱了辅导员与其它岗位人员的关系,辅导员除了辅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管理日常工作灯,还需要替其它岗位人员分担一些学生事务。所以大多数辅导员都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和总结工作,进而影响了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
2.学校对辅导员工作没有重视起来,更是缺少学习培训的机会,职称评审艰难,工资少。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没有重视建设辅导员队伍,缺少有效措施和规划,对辅导员队伍严重存在“任务重、培养轻”的观念。高校也不能提供充足的经费来保障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支持,进一步阻碍了辅导员在专业化、职业化道路上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目前在高校政策上对辅导员的工作没有任何保障,辅导员的编制十分缺少,在评职称方面也很困难,有的学校还把辅导员工作当做行政人员来使用,只能晋升行政级别,而不能参加教师职称评定。再加上辅导员本身待遇就不高,如果没有正式的编制收入则更低。这些政策从而导致辅导员自身感觉在学校中地位低、没有升职希望、不受领导重视、加薪无望等等因素,形成了职业高原期疲倦的心理。
3.辅导员待遇缺少鼓励性。因为工作性质和内容等方面导致了工作地位低,工作方面都得不到认可,所以在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分房、评职、晋升时都没有一个平等的平台。辅导员的福利和待遇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激发其努力上进的工作态度,从而导致辅导员感到职业未来没有方向,也得不到重视,所以大多数辅导员都提前进入了职业生涯高原现象,严重影响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个体的应对策略
1.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学习。尽快走出“职业高原”期,有关研究证明,进入职业高原期也就意味着进入了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大多数人员在职业中体会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会日益下降。所以,当职业生涯进入后期阶段时,作为辅导员,应该主动意识到其严重性,必须树立自我投资自我培训等意识,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培训,经过多种方式来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技能、发掘自我潜能,广泛积极的学习各领域知识,不断促进自己向复合型人才方面发展,因而在职业发展方面赢得主动性,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不断突破职业规划。从以上方面来看,“职业高原”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辅导员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和实现自身价值。
2.对职业高原现象有明确的认识。职业高原现象是避免不了的,每个人在职业发展中都会经历职业高原现象,在一些方面上属于正常的发展阶段,必须接受这种状态,努力使自己不断克服在工作中的挫折感和消极感,不断调节自身对工作的主动性,找到能发挥自身价值的荣誉感,对目前自身的状态,做出一个客观的分析,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调解工作中存在的职业高原现象。
3.积极在工作中寻找价值感。大多数人员在工作中存在高原现象没有办法找到自身的价值感,对个人职业生涯产生一种失望的心理。此时,辅导员应在工作中尝试多种新方式,不断增加工作的挑战性等方式来找寻工作中的价值感。同时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和学生谈话中找到自身工作的成就感,尽早走出职业高原现象。
4.有意识的进行自身心理健康调节。增强心理健康培训,提升自己心理健康的程度。心理健康大概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能够自我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快速的使自己适应并且融入环境;二是不断改善和发展个人生活。加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培训主要方面是:增强自我认识,使辅导员能够对自身有正确客观的认识以及对工作有积极的态度;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参与各种学生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等。
(二)组织的应对策略
1.明确规定辅导员的职责领域。即规定辅导员工作应该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进而明确规定与学生相关部门例如财务处、餐厅处、图书馆、教务处相关人员划出一定界线,在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各就其职,针对学生工作具体方面分不清或者发生抵触时要协和。学校各分院应该严格遵守对辅导员建设的相关规定,不要给辅导员主动添加压力,免得过多分散辅导员的精力。进一步明确规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方面以及工作的具体要求,使辅导员工作有目标,做事有发展,不在为其它部门的事情而操心忙碌。
2.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培训体系,加强职业的认可性。辅导员工作具有动态和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辅导员自身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不断更新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此时就需要学习从实际方面考虑,根据辅导员专业化的要求,必选坚持岗前进行培训、平日培训、在岗进行培训、主干培训等相关培训结合的方式,采纳专家学者指导、出外学习、定期举行优秀辅导员事迹评比大会以及学校内部交流研讨会等一系列形式,对辅导员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治、法律安全知识、心理知识、管理知识、指导就业、学生工作等多方面培训,经常帮助辅导员坚定自身价值理念、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加强实践技能方面能力、提升业务水平。
3.建立激励机制,提高职业的成就感。了解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方面,从而进一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职称评定选取法,使辅导员也有一定的机会能成为思想政治方面教授级别的专家人员。在辅导员待遇方面要有一定的提高,大多数辅导员都是刚刚走出学校大门或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需要自食其力以及养家糊口是年轻辅导员的很大压力,又加上辅导员工作需要加班加点的工作,其工作量还很大,在物质待遇方面和工作量方面严重存在不平衡现象,所以在物质待遇方面应该给予一定的保障,有利于解决辅导员的经济压力。除此之外,要进一步明确规定和改善对辅导员的提拨和晋升机制。高校辅导员应该从党政部门管理职位的优秀干部进行培养和选拨,在从辅导员队伍中选取出优秀人才进入到学校的各部门领导职位,不断扩大辅导员的发展空间。
总体来说,高校辅导员在学校教师结构中是不可缺少的部门,是担当德育工作以及展开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组织人员、实行人员和教导人员,其工作的态度对学生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研究高校辅导员产生高原现象这一问题,并且分析其原因,并有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提升辅导员政治建设、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怎样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我国高校应该不断研究的问题,辅导员队伍是否能坚持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德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22-24.
[2]潘青.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28-31.
[3]张宇明,王志伟.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探讨[J].暨南大学珠海学院,2007,(9):128-130.
[4]何菊仙.高校辅导员“职业高原”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7):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