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 冉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
訾冉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明确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的涵义,探讨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方法,提出从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创新教育方式、注重实践过程四个方面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对提升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意义显著。
地方高校;学生管理;评价体系
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1〕为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推动高校顺利转型发展,不少地方相应出台了关于部分高校转型发展的意见。紧接着许多地方普通高校纷纷开始考虑转型发展的问题,一些高校已经做了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力量,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但要从一般高校转变为应用型高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要做许多相应的转变,其中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有许多问题出现,本文就在高校转型发展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入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问题作一探讨。
首先,地方高校为了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专业类别不断增加,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由于其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其生活习惯、为人处世的思想方式等都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尤其是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的同学和老师以及面对新的管理模式和生活方式,必然会给一部分同学造成一定的“心理恐慌”,或长或短地都会存在一个“心理适应期”。据笔者所在学校的文学与传媒学院近几年的新生调查发现存在这种现象的学生不在少数,主要体现在心理落差大、学习方法不适应等方面。这些现象客观上为当前学生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另外,专业型、经验型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相对缺乏,《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由此可以看出辅导员、班主任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就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现状来看,一般都是一些刚毕业不久的年龄较轻人员,而且大多不是思想政治或教育专业毕业的人员。一项调查表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中,学科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和管理学专业的只占 34%,专业知识结构比例失调。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中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教学科研的教师队伍的相应比例,学历层次不高。〔1〕这些人员毕业即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都相对不足,工作方法也过于单一,能力水平还有待提升。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目前在地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着专业型、经验型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缺乏的现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评价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大学教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地做好这个评价工作,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防止和克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保证评价过程及结果的合理性、科学性,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的基本原则之一。公开是指评价的方式、方法公开,公开是公平、公正的基础,没有了公开也就没有了公平与公正。公平是指对评价对象和评价标准的公平,公平的内容包括起点公平和尺度公平,只有起点公平和尺度公平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是指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的正当性,包括对人和事的公正、对评价程序和方法的工作。
第二,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要求评价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根本任务,以正确的方法教育人、引导人。要求构建的评价体系具有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效能,起到促使被评价对象自我调节和完善的导向作用。
第三,全面原则。全面原则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要全方位、多层面评价,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是多方面结果的综合显现,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全面评价才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第四,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是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起到的实际成效,也就是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要切实关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提高,特别是要将受教育者良好的行动及其收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五,可测性原则。可测性原则是指通过该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辅以一定的测量手段,可以对评价对象进行测量,以获得一定的信息,取得一定的结论。
第六,整体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应有其自身的整体性,且能通过该指标体系毫无遗漏地达到评价目的。这就要求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完备地涵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
第七,简明性原则。简明性原则是指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从评价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精练准确、合理清晰的指标体系,要依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评价具有可行性、针对性,使评估过程有章可循。另外,在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还要注意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统一、定性与定量相统一、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等。〔2〕
(二) 评价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我们科学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所以在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时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对教育目标与内容的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有效,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设定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目标与内容设定得太高、太远,脱离了教育对象的实际,那么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则是不可能的;反过来如果教育目标与内容设定得太低也同样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的设定一定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与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目标和内容,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有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原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最主要内容。其“有效”又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两方面,这里的有效性则是指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朝着设定的目标和内容要求的方向转化,产生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效益。但还要注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复杂的表现形式,具体包括精神效果、暂时效果与长久效果、现实效果与潜在效果、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等。
三是对教育方法和途径的评价。要想达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教育效果,同其实施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密切相关的,事实已经证明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方法,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的方法往往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而那些简单说教、空洞无物高喊口号的工作方法,或者是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人们接受的方法,常常会使教育对象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可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是对教育管理者的评价。〔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仅与管理部门的组织领导有关,还与管理者本身的具体实施密切相关。对管理部门组织领导的评价应包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重视,总体决策与规划是否科学,是否组建有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及是否建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这一切又都和领导的态度作风有关,管理部门及领导的工作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也即教育者的评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或教育者的素质。对管理者或教育者的评价应包含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职前评价主要是对管理者或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这一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价管理者或教育者是否适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执行力以及与受教育者间的沟通能力等;职后评价主要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这也是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的中心环节,其评价可通过调查来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并以此为基础一方面可作为评价教育管理者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改善教育决策的依据。
(三) 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要完善制度建设。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专业设置的不同,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甚至是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引导和约束,按照实用性的原则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评价制度的内容应包含:一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情况的评价,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成绩的排名情况如何,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二是对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情况的评价;三是对学生人格品质的评价。
第二,优化组织体系。构建健全的组织体系,完善组织设置,形成科学协调的组织构架,对于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评价体系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组织体系的优化将更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保证各种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第三,创新教育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所积淀下来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不断普及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随着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其群体思想较活跃,充满朝气,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在形形色色的社会诱惑面前,极易产生盲从、自卑、依赖放纵和相互攀比心理,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辨别是非和分析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适应这种新形势,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开展相应的工作。
第四,注重实践过程。在当前高校的转型发展时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加深对现实社会中诸多问题和矛盾的认识和理解,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切合实际。因此,把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更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大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只有完善大学生思想教育,才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促使其为祖国的复兴繁荣奋斗。虽然近几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较快,其建设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实践也在不断丰富,但是,在当前地方高校面临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进行更深入研究,才能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有效地开展。
〔1〕李思林. 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一)〔J〕. 中国市场, 2015(36):206-207.
〔2〕徐礼堂.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的建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99-201.
〔3〕马文清,胡利平,邓皖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道路的多维透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372.
(责任编辑殷尧)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ZI Ran
(Xuchang College,Xuchang,Henan 461000)
In this paper, we clarify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the transition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evaluation system, explore to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valuation, put forward from the perfect system construction, perfect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pay attention to four aspects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to construct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management; evaluation system
2016-05-06
訾冉(1986-),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及学生管理工作。
D64
A
1672-2663(2016)03-01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