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纤维产量——聚酯增长、聚烯烃及丙烯腈下降
据Fiber Organon全球的调查数据:2014年全球化纤产量增加270万t(同比增长4.3%),达6 650万t;全球纺织用纤维产量增加300万t(同比增长3.4%), 达9 200万t(表1)。
总体而言,天然纤维(如棉、羊毛、亚麻、蚕丝等)产量增加30万t(同比增长1.2%),达2 540万t。
化纤中,6 150万t(同比增长4.3%)为合成纤维(包括PP/PE纤维膜、带及纺黏非织造材料,图1),500万t(同比增长4.1%)为纤维素纤维(不包括醋酸酯类香烟过滤嘴丝束),如表2~表4所示。
Lyocell短纤仍未统计到纤维素纤维项目中,且超过90%的Lyocell纤维(Tencel®)在兰精集团生产。2015年兰精集团已将Tencel的产能扩至22.2万t/a。
表1 2014年全球纺织用纤维产量
数据来源:Fiber Organon,2015年6月
注:1) 不包括纺黏非织造材料、熔喷非织造材料、带;
2) 包括氨纶弹力丝(预计2014年为63万t)、芳族聚酰胺纤维、聚四氟乙烯(PTFE)等;
3) 不包括醋酸酯类香烟过滤嘴丝束及Lyocell纤维。
表2 全球合成纤维产量 万t
数据来源:Fiber Organon,2015年6月
注:1) 不包括纺黏非织造材料、熔喷非织造材料、带;
2) 主要指印度尼西亚、泰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越南和孟加拉国(表5);
3) 主要指伊朗、埃及、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及南非(表5)。
图1 2014年全球合成纤维产量(不含聚烯烃纤维)
国家及地区产量/万t增幅/%2014年市场份额/%中国大陆4261.8+6.169.2印度442.6+6.87.2中国台湾203.7-1.73.3美国205.1+1.83.3印度尼西亚190.0+3.63.1韩国152.9-2.22.5西欧140.8-3.62.3泰国100.5+5.71.6土耳其84.4+4.11.4日本64.5-2.01.0巴基斯坦49.0+5.80.8东欧46.5-7.90.8越南38.5+11.30.6马来西亚37.6-0.50.6伊朗26.4+5.60.4巴西24.9-12.90.4墨西哥20.8-1.90.3其他国家72.2+3.01.2总计6162.3+4.8100.0
数据来源:Fiber Organon,2015年6月
注*:包括长丝、短纤、丝束及填充纤维。
表4 2014年中国大陆各类化纤产量
数据来源:Fiber Organon,2015年6月
2014年的全球调查结果继续显示亚洲在全球化纤生产中的增长势头。2014年亚洲化纤产量在全球化纤市场中占79.7%(其中中国大陆占69.2%、印度占7.2%、中国台湾占3.3%),美国占3.3%,西欧国家占2.3%,土耳其占1.4%。东欧和西欧的化纤出口量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7.9%和3.6%。
表5 2014年亚洲其他国家及非洲国家合成纤维产量*
数据来源:Fiber Organon,2015年6月
注*:包括长丝、短纤、丝束及填充纤维,但聚烯烃纤维(PP和PE)除外。
1PET纤维:长丝产量较短纤增长更强劲
2014年全球PET纤维产量增加了241万t(同比增长5.1%),达4 910万t,其中:3 380万t为长丝(同比增长8%),1 530万t为短纤(增幅为0%)。2014年全球PET长丝产量占全部化纤总产量的51%,PET纤维产量已占化纤总产量的74%,且这一比例有望继续上升。
2014年仍在沿续前几年的趋势,中国大陆的PET纤维产量再次位居全球PET生产国之首,其PET纤维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2%(其中,长丝占78%,短纤占61%),紧随其后的是印度(占8%)、东盟国家(占7%)、中国台湾(占3%)。南亚、东南亚、东亚各国PET纤维产量目前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93%;欧洲(不包括土耳其)的市场份额再次缩减,仅占2.4%;美国占2.6%。 全球长丝产量增加较短纤更强劲,这与前几年类似(表1)。
PET纤维产量增长的国家及地区有中国大陆(增加200万t,同比增长6%)、东盟国家(同比增长4%)、印度(同比增长7%)、中东和北非国家(同比增长9%)、土耳其(同比增长3%);而西欧、东欧、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PET纤维产量则有所减少(表2)。
2014年,中国大陆PET长丝的产能利用率达80%、短纤仅为63%;而全球PET产能利用率长丝增至79%(2013年因产能强势扩张,为73%)、短纤降至69%(2013年为72%),如表6所示。
据Fiber Organon预计,2015年初全球PET纤维产能达6 560万t/a,2016年底将达6 700万t/a。在此次PET产能扩大中,短纤占39%、长丝占61%,且扩大的产能46%发生在印度,仅28%发生在中国大陆。
表6 全球化纤产能及产能利用率
数据来源:Fiber Organon,2015年6月
注:1) 不包括纺黏非织造材料、熔喷非织造材料、带;
2) 包括弹力纱、芳香聚酰胺纤维、PTFE及其他纤维;
3) 不包括醋酸酯类香烟过滤嘴丝束及Lyocell纤维。
2PP纤维:同比降低1.5%
2014年全球聚烯烃纤维(主要指PP纤维)及膜的产量下降7.0万t(同比下降1.4%),为491.0万t,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PP长丝(包括单丝和膜纤维)产量下降至431.0万t(同比下降1.0%),其中:单丝及复丝降至171.0万t(同比下降1.5%),而膜纤维降至261.0万t(同比下降0.7%)。PP短纤产量为59.5万t(同比下降4.3%),如表7所示。
PP长丝的生产大国及地区仍未改变,它们是中国大陆、土耳其、西欧、美国[包括地毯用膨体纱(BCF)]。西欧及中国的长丝产量保持稳定,但东欧、美国及中东地区的长丝产量则明显下降,分别下降7.3%、8.3%和5.4%。
就PP短纤而言,美国的产量由24.5万t下降至22.1万t(降低10.0%,占37%的市场份额),仅西欧和中东地区呈增长趋势,亚洲占42%的市场份额,欧洲(不包括土耳其)占21%的市场份额。
全球PP纤维(除纺黏非织造材料、熔喷非织造材料、扁丝及带等)总体产能2015年初约达680万t/a,且至2016年底其产能将不会发生明显变化。PP纤维的产能利用率仍较低(2014年长丝为73%,短纤仅为63%),并且各国的差异较大(在58%~82%之间)。在PP纤维的产能利用率方面,短纤最高的为日本(82%),长丝最高的为土耳其(82%)。
3PA纤维:中国大陆同比增长11%
2014年,PA纤维(PA 6和PA 66)产量再次强劲增长,但生产区域分布不均匀,全球PA纤维产量增加20.0万t,为455.0万t(同比增长4.5%)。其中,中国大陆PA长丝产量增加21.5万t,总产量占全球PA纤维市场份额的51%。
PA长丝最大的生产地是中国大陆,224.0万t(同比增长11%);其次是美国,57.1万t(同比增长1%);中国台湾,35.8万t(同比下降5%);西欧国家,25.2万t(同比下降1%)。但各地PA长丝的最终用途不同:亚洲PA长丝主要用于纺织及工业用领域,美国及欧洲国家则主要用作地毯用BCF及产业用丝。
PA短纤方面,在继近几年的相对稳定后,全球
表7 2014年全球聚烯烃纤维产量
数据来源:Fiber Organon,2015年6月
注*:包括长丝(包括BCF)、单丝纤维和膜纤维;不包括纺黏非织造布、熔喷非织造布、织带纱和带。
年产量下降至15.2万t。中国大陆(7.3万t)、美国(3.3万t)及西欧国家(3.0万t)的合计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
2014年全球PA长丝产能利用率已从81%进一步上升至83%,其中,中国大陆的产能利用率为87%,美国为85%,西欧和中国台湾为78%,全球PA短纤的产能利用率仅为56%。
PA长丝全球产能在2015年初约为547万t/a。但近期产能扩张,尤其是中国大陆的产能扩张将导致产量增长超过市场需求。
4丙烯腈纤维:市场份额下降
2014年,全球丙烯腈短纤产量下降6.4万t,仅为184.9万t(表2)。尤其是欧洲丙烯腈短纤的产量下降了25.0万t(3年内下降了30%)。据报道,仅土耳其(同比增长5%)、韩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产量呈现增长。丙烯腈纤维的主要生产国及地区仍然是中国大陆(占37%的市场份额)、土耳其(占16%)、西欧(占11%,主要为德国)及日本(占8%)。西欧国家产量同比下降13%,而印度(同比增长28%)、东南亚(同比增长10%)及中东国家(同比增长10%)则呈强劲增长。
2014年,全球丙烯腈纤维的产能稳定在224万t/a,产能利用率为79%(其中,中国大陆为86%,日本为69%,西欧国家为66%,土耳其高达96%)。
5纤维素纤维:同比增长4%
2014年,纤维素纤维再次增长4%,但增速明显低于2013年(14%)。2014年,全球纤维素纤维(不含Lyocell纤维)的产量约为500万t(表8),其中:459.4万t为短纤(同比增长5%),如图2所示;31.7万t为纺织用纱(同比未增减);6.0万t为工业用丝(同比下降9%);4.1万t为醋酸酯类纺织用纱(同比下降17%)。中国大陆带动了全球产量近97%的增长。
预计2016年底,全球纤维素纤维的产量将达640万t。
表8 2014年全球纤维素纤维产量1)
数据来源:Fiber Organon,2015年6月
注:1) 不包括Lyocell纤维(全球产能为23.5万t/a);
2) 包括铜氨纤维;
3) 纺织用纱(不包括醋酸酯类香烟过滤嘴丝束)。
图2 1991—2014年不同区域纤维素短纤产量
6醋酸酯类香烟过滤嘴丝束
2014年,全球醋酸酯类香烟过滤嘴丝束产量为96.8万t(同比下降1%)。其中,北美和南美国家29.5万t(同比减少1%);中国大陆36.9万t(同比未增减);欧洲(比利时、俄罗斯、德国和英国)16.7万t(同比减少3%);日本和韩国13.7万t(同比增长1%)。
汪燕 译张维 校
欢迎订阅《国际纺织导报》
《国际纺织导报》由东华大学主办,德国著名的专业出版机构协办,已入编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
《国际纺织导报》与世界纺织界知名刊物《Melliand》和《Chemical Fiber》同步报道国际上纺织及化纤领域的各类研究成果和工艺发展趋势,介绍国际上重要的学术会议及专业领域的技术经济信息,并同时进行中国纺织和化纤领域科研及生产方面成果和信息的报道。
《国际纺织导报》将利用丰富的信息源架起欧洲与中国化纤和纺织业之间的桥梁,推动中国的纺织业不断发展。
欢迎订阅,订单函索即寄。
《国际纺织导报》承接相关广告,并热诚为客户宣传。欢迎有意者来电(021-62373227)来函或E-mail(mc@dhu.edu.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