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芬芳的奶奶

2016-03-15 11:44史书浚
关键词:孙儿种地石块

史书浚

国庆长假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回乡下的奶奶家住了两天。奶奶早早做好了我最爱吃的饭菜,踮着脚在村口等着我们。当我飞跑着扑进奶奶的怀里时,我看见她脸上满是我最熟悉的、阳光一般温暖的笑容。

第二天,我在睡梦中被一阵奇怪的“哐哐”声惊醒。揉着惺忪的睡眼,我下床推开门。只见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奶奶已经在院子里忙碌起来。那奇怪的“哐哐”声正是她干活的声音。我忍不住好奇地问:“奶奶,您在干什么?”“你看,院子里这块空地闲着可惜了,我把它种上一些豆子。”奶奶一边干活一边回答,一脸的轻松。

我看见奶奶脚边有满满一盆黄豆,“这么多都要种下去吗?”“对呀!”奶奶抬起头对我笑了笑,继续干着手里的活。

晨曦中我看到了时光在奶奶脸上雕刻出的深深的痕迹。那一道道皱纹像一道道倔强的沟壑,不,更像一声声铿锵的宣言,不但镌刻着以往岁月的艰辛,还宣告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奶奶种豆子时那么认真,扒土、挖坑、撒种、填土,每个动作都那么一丝不苟。偶尔看到土里有小石块,她还会费力地蹲下身,拾起来扔到外面去,然后继续干活。那动作、那神情,好像生怕小石块把她的豆子硌坏了。

看着弯腰种豆的奶奶,我突然觉得眼睛湿润了,不由得想起了往事。我刚上学时,不会握笔,写出的字总是歪歪扭扭的。爸爸妈妈纠正过几次后就没有耐心了,每每见到我潦草的字迹就会大声批评我不用心。只有奶奶会坐在我身边,用那双几乎没怎么写过字的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手,说:“我孙儿乖,我孙儿不是不用心好好写字,是还没摸着写字的路子。我刚开始种地的时候也不会用锄头,多去几次地里自然就会了,我孙儿也会慢慢写好字的。”说来也奇怪,从那以后,每次练字时,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奶奶在乡下老家种地的样子,练习的劲头就更足了。慢慢地,我写的字也好看起来,而且好像还有了些章法。

“书浚,别愣神了,走,跟奶奶一起做饭去。”我被奶奶的一声招呼惊醒,忙跟在她身后走向厨房。岁月虽然在奶奶身上刻下了衰老的痕迹,但并没有带走她的神采,奶奶依然像她脚下那些柔软而倔强的泥土一样,温暖而坚强。

跃然纸上

这是一篇出色的写人文章,寥寥几笔,一位朴实勤劳、乐观耐心的奶奶形象便跃然纸上。文章列举典型事例,详略得当,同时运用插叙的手法,行文不拘一格。结尾简洁含蓄,一股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令人回味无穷。

(明洋)

猜你喜欢
孙儿种地石块
雕像
智慧农业看“屏”种地
翻石块
我的『秘密武器』
孙儿元夕赏月记
农民工月均收入超3000元,怪不得种地的农民少了
发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