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陈院长和赵副院长,从前都是中医院的骨干,陈院长是外科主任,赵副院长是妇产科主任。从前的院长和副院长年龄大了,退下来了,给中医院弄个外行当领导,组织部门虽然很想这么做,最终还是放弃了,毕竟是业务单位,弄个外行来不合适,不懂技术,难管理也难服众。这两人就这么出了壳,冒了尖。
陈院长个子小,小得过了头,勉勉强强凑足了一米六十,却有个外号叫“大个子”。这么叫明显有了别样的意味。陈院长当外科主任时,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干部,还有搞后勤的职工,搞杂务的临时工,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这么叫他。当时的陈主任回答得干脆,不觉得这么叫有什么不合适。又不是只有某一人这么叫。陈主任当了院长后,多数人不敢当面叫他大个子了,背地里还叫。个别亲朋好友,他当了院长还这么叫他,他也不恼。陈院长不像有些人,没当官的时候伪装得挺随和,看不出什么来,当了官了,就从心理上高人一等。陈院长是真随和,不是装出来的。
在这个县城,是谁第一个叫他大个子的?是现在的赵副院长,以前的妇产科主任,陈院长的同学。他们是卫校同学。赵副院长这么叫也是沿袭了卫校当学生时的传统。他们是同一年上的卫校,同一年毕的业,同一年分配到县中医院上的班。不同的是,他们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样,成为情人或夫妻。上学时只是彼此知道,没什么往来。参加工作以后,他们所属的外科和妇产科,分别在不同的两幢三层小楼上,这是中医院最大最挣钱的两个科室。除了开会,他们连见面的机会也很少。
陈院长比赵副院长大三岁,他的老家在农村,当了医生后,很快听从父母的安排,找了个农村媳妇。赵副院长是城里人,她的男人姓李,也是城里人,先在一家单位当秘书,后来在县政府当秘书,县委县政府是出官的单位,李秘书前途一片光明,形势一派大好。赵医生还没谈对象的时候就觉得,她将来的男人,就应该是李秘书那样的,李秘书还没谈对象时就在想,他要找个赵医生那样的姑娘当老婆。他们分别是当时县城未婚男女的理想人选,梦中情人。也是因此,当有人出面撮合他们谈恋爱时,就一拍即合,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他们结婚时人们都说,赵医生跟李秘书,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李秘书跟赵医生一样,生得白白净净,长得高高大大,两人门当户对,才貌双全。李秘书年纪轻轻的,果然在县政府干了不到两年,比赵副院长更早几年就当了副局长。
陈院长和赵副院长当同学时,当同事时,虽然认识,虽然熟悉,却接触不多,也不怎么接近。他们是有差别的。他们的差别是城里人跟乡下人的差别,他们的差别也是大个子女人和小个子男人的差别。现在,他们都当了中医院的领导,接触得多了,沟通得多了,话也投机了,看法也是大同小异。他们很快亲近起来亲密起来。差别似乎没有了。
赵副院长虽说是个女人,却比陈院长这个男人的个头高出了不少。好在两人很少并排走,不然在人们眼里,要有多么不协调,就有多么不协调。
路都很少一起走的两个人,却闹出了婚外情,实在让人始料不及。
陈院长是个“大个子”又怎么了?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感情的事还真说不准。与人的长相、家世,有时有关,有时真的没什么关系。
先是陈院长离婚了,但没人知道。夫妻之间仍是客客气气相敬如宾的样子。
后来就传出了陈院长跟老婆分居的闲话。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情,以前没人留意,现在有人发现了,证实了。陈院长在办公室搭了一张简易床,饭虽然还在家里吃,但吃完饭就立刻出门去了,他喜欢下棋。中医院门口有个棋摊,陈院长出来得早,吃了晚饭出了门,到中医院门口,坐在棋摊前,把双方的棋子一一摆好,才一边抽烟,一边悠闲地等着前来跟他下棋的人。棋是象棋。他跟什么人都下,不挑对手的身份和棋艺。天快黑了,看不清棋盘棋子了,陈院长还在下棋。天完全黑尽了,实在没法再下了,陈院长只好站起来,不下了。陈院长去了他的办公室。陈院长的家在办公楼后面的家属楼上,但陈院长没回家。
赵副院长不住中医院家属楼。赵副院长天黑后,有事没事都到医院来一趟。赵副院长来了,先去妇产科的病房里走走,看看产妇,问问家属,观察观察新生儿。很多孩子都是经她的手才来到这个美妙无比的世界的,很多新生儿第一眼看见的人,不是父母,是又漂亮又有气质的赵主任。当了副院长,赵副院长还跟当妇产科主任时一样,几乎天天做手术。她也没办法,人们都找她,都信任她。她是个面情软的人,嘴里很少说不。妇产科大夫虽有好几个,但全县城的人,最信任的还是赵副院长。赵副院长这么走走看看,一般需要一小时,碰上热情的产妇或家属,赵副院长在病房里逗留得就更久了。赵副院长最后才去她的办公室。赵副院长的办公室如今不在妇产科楼上,在办公楼,在陈院长办公室隔壁。赵副院长上了办公楼,不一会儿,就有人看见她办公室里的灯,亮了。灯一直亮着。
陈院长也在办公室,陈院长办公室的灯亮得更早,也一直亮着。整个办公楼只有这两间屋子亮着灯。后来,约在夜里十一点,赵副院长办公室里的灯灭了,赵副院长从办公楼出来了,从中医院大门口出来了,她回家去了。不久,陈院长办公室里的灯,也灭了,没人看见陈院长从办公楼出来,没人看见陈院长回到办公楼后面的家属楼上去。
陈院长算不得陈世美。他跟农村老婆本来没什么感情,离婚虽不好,却也不是太意外。前任院长为了替自己的业务骨干解决后顾之忧,专门要了指标,给陈院长老婆安排了个临时工干着。陈院长的老婆负责给医院搞后勤烧锅炉,供应开水。这是个轻松活,不费力。早晨十点,下午三点,就可以下班回家做家务,照看孩子。离婚前,陈院长多方找人,多方折腾,给老婆转了干,这才离的婚。陈院长的前任老婆转干后还烧开水。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事,那时陈院长不到四十岁,他老婆跟赵副院长同岁,刚刚过了三十六。
陈院长离婚后,房子给前任老婆和儿子住着,陈院长说他什么也不要。儿子不跟他,他想要儿子,前任老婆也不可能给他。儿子跟娘亲,他认为离婚是爸爸的错。儿子就算跟了他他也没办法养。陈院长是净身出的户。
陈院长离婚的事,陈院长夫妇都没说,陈院长的儿子不把陈院长叫爸爸了,人前人后都叫陈院长“大个子”了,人们依旧不知陈院长已离了婚。陈院长的儿子不许陈院长再在家里吃饭了,人们才终于从儿子呵斥陈院长的话语里听出端倪来。原来陈院长婚都离了很久了!给离了婚的老婆跑了个正式工作的事,起先没人知道,是陈院长离婚的消息公开后,从出纳嘴里说出来的。他是为了替陈院长辩解,才不得不说出来的。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陈院长是院长,是领导,出纳本来不敢说。出纳心里憋着这个消息,憋得格外难受,他本来是个喇叭。这个喇叭终于还是憋不住了,说出来了。出纳要给全院职工发工资,陈院长把前任老婆办成了干部,工资涨了不少,别人不知道陈院长的前任老婆从临时工变成了干部,出纳知道。瞒得了谁也瞒不了他。
陈院长离婚的事,陈院长和赵副院长婚外情的事,一时闹得满城风雨的。在中医院,闲言闲语尤其多,但陈院长和赵副院长都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组织部派了两个干部,分头找陈院长和赵副院长谈了话。
谈话的内容,无人知晓。
但似乎没什么作用。
陈院长已经离了婚了,就只能在办公室住。但不知道他在哪儿吃饭。没见前任老婆给他送饭,没见他回家吃饭,没见他下饭馆,更没见赵副院长给他送饭。陈院长不到赵副院长家里去。赵副院长还没离婚,他还不能去赵副院长家混饭吃。陈院长的办公室很简陋,只有一间屋子,屋子里只有堆得很满的办公桌、零乱的文件、一坐上去就咯吱咯吱响的椅子、毛巾、洗脸盆、香皂、牙刷牙膏、柜子、沙发……柜子上搁着一床被子,陈院长睡的是沙发。陈院长的办公室里没有厨具炊具。陈院长当然吃了饭。不知道他在哪儿吃的饭。有人见了他,问他:“晚饭吃了没?”陈院长想也不想就说:“吃了,吃了。”在哪儿吃的?这个问题憋在嘴边却不好问出声来。
陈院长从前是外科主刀,参加工作快二十年了,从他手里救过来的,还活着的,很多。从前人家感谢他,给他塞红包,他不拿。陈院长的生活不算宽余,老婆当临时工挣的钱不足陈院长工资的三分之一。陈主任不是不想拿,是不敢拿。他是农村出来的,天生胆小。挺刮刮的票子谁不爱?陈主任成了陈院长后,别人拿不拿他没办法,也不管,他想管也管不了。陈院长仍然不拿病人家属塞给他的钱。陈院长离婚了,分居了,没地方吃饭了,请他吃饭的人就很多。请他到饭店,从前他不去,现在还是不去。请他到家里“吃个便饭”,他从前不去,现在只要有人请,陈院长二话不说,满口答应。有时还说:“今天有人请了,你明天请吧。”陈院长住办公室的那一段日子,一半靠这些从前的病人家属混个饱肚子,一半靠亲戚朋友。他的朋友挺多。
赵副院长有没有给陈院长送过饭?不得而知。
赵副院长依旧每天天黑时分,到妇产科查房。她一一地,走走每一间病房,看看每一个产妇,观察观察每一个新生儿。赵副院长还跟产妇和家属聊天拉家常,问这问那,叮嘱叮嘱。不是她接生的,她也得问问、看看、聊聊、观察观察。赵副院长几乎每天都要做手术,所以从来不值夜班,更不用她来查房。查房是值班医生的事。但她是副院长,而且,还兼任着妇产科主任,她有这个权力。
赵副院长从病房出去,仍然去她的办公室。办公室的灯亮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然后灭了。赵副院长从办公楼出来了,从中医院大门口出来了。午夜十一点左右,赵副院长才回她跟李副局长的家。
赵副院长和李副局长很早就分居了,但没人知道。
下海热。
李副局长赶上了潮流。他毅然决然辞了职,下海去了深圳。
两年后,李副局长回了一趟县城。他看上去混得还不错,红光满面的,逢人就宣布:“我是专门回来离婚的。”惟恐别人不问他回来的原因。他跟赵副院长果然很快离了婚。这个婚离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副局长回县城时带了个姑娘,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年龄比赵副院长小得多,却不如赵副院长那么漂亮,那么有气质。这个姑娘在李副局长面前常常一惊一乍地做出许多过分亲昵的动作来,让在场的人很不习惯,很不舒服。李副局长却从不觉得这个姑娘对他亲热和撒娇有什么不好。这两个人很配合。离婚后的李副局长故意在县城多呆了些时日,他跟他的小女朋友出双入对,逢人就说他已离了婚。他们再一次成为小县城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后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大约在一个月之后吧,李副局长和他的小女朋友忽然不见了,听说又去了深圳。
在陈院长和赵副院长轰轰烈烈的婚外情中,人们谈论得更多的,是对赵副院长的惋惜,人们认为陈院长个子太小,仅凭这一点,人们就认为陈院长就配不上赵副院长。不熟悉他们的人,也为陈院长的前任老婆鸣不平:“安排个工作就了不起了吗?”“不要房子就有理由离婚吗?”有人这么说,就有人出面替陈院长和赵副院长辩解。
李副局长也是个受害者,但很少有人替他说什么。怪。
陈院长和赵副院长准备结婚时,却出了意外。
李副局长再一次去深圳前,做了一件事。他专门找了趟陈院长的前任老婆。陈院长的前任老婆接受了李副局长的建议,她当然想挽回她自己的婚姻。她三番五次找组织部,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找组织部,她坚忍不拔地找组织部,要组织部管管这对“不要脸的狗男女”——虽然是农村出来的,虽然不识几个字,陈院长的前任老婆嘴里却也说不出这么恶毒的话来,她是把李副局长的原话转述给了组织部。她的工作很清闲,找组织部有的是时间。她不恨陈院长,她知道自己配不上他,她也不恨赵副院长,她认为,是陈院长在赵副院长这么漂亮的女人面前把持不住,才跟她离的婚。她找得组织部的干部们都怕见她了。
组织部门第二次找陈院长和赵副院长谈话。这一次是组织部长亲自找他们谈,叫在一起谈。部长跟他们谈了很久,很久,最后下了免职的通牒。陈院长和赵副院长当院长副院长的时候就没托人情跑关系,是民意和能力把他们双双推到领导岗位上去的,组织部长也不想偏袒他们。
陈院长的办公室后来就多了一副象棋。天黑之前,陈院长照例早早地坐在中医院门口的棋摊前,把棋子摆好,抽烟,等棋友下棋。天黑之后,陈院长还不尽兴,又把棋友请到他的办公室继续下棋。他们一下就是大半夜。
赵副院长四十出头了,却做出一件人们意料不到的事来,她先是打报告辞了职,紧接着就办了病退,又紧接着,赵副院长在县城找了家门面房,开了个诊所。这个诊所只有赵副院长一个医生,她什么病都看,主要的,还干她的老本行,接生。赵副院长的生意异常红火。她的小诊所快要把县医院和县中医院两家大医院挤垮了。
县医院多次派人联系赵副院长,要出高薪把赵副院长聘请到县医院妇产科,但赵副院长婉言回绝了。
陈院长所在的中医院,没有这么做。
陈院长连院长也不想当了。
李副局长最终没跟他的小女朋友结婚。也没在深圳一直呆下去。几年后又回县城来了。问他在深圳干得怎么样,他要么不说,要么就把深圳说得天花乱坠。李副局长托人、找关系、请客送礼,居然恢复了工作。据说是把原来的辞职申请换成了请病假。副局长是不能再当的了。他在县人大的一个什么委员会当了个屁事不管的副主任,也不怎么上班,天天跟人喝酒搓麻,一直没有再婚。
陈院长后来就复婚了,赵副院长他们,还各自过着各自的单身汉日子。不少人劝他们也复婚,李副局长倒是没什么意见,问赵副院长,赵副院长不干。替他们各自介绍对象,也都说不到一块儿。
陈院长和赵副院长虽然是同学、同事,还当了一回恋人,现在又是两条路上跑的车了,再也没有交集。如果不是同时当了院长和副院长(中医院只有这两个领导职位),他们今生也许不会闹一次离婚。
县城本来就不大,陈院长和赵副院长,偶尔在大街上碰个面。见了面了,也打个招呼,他们不像有些恋人,非亲记仇。他们不记仇却也不怎么亲。他们已经没什么来往了。
“吃了?”
“吃了。”
谁问的,谁回答的,并不重要。不问吃的什么饭,不问吃得好不好,不问别的什么话。回答的人也不出于礼节,问问对方吃没吃。他们都是知识分子,他们都是懂得节省语言的人,打招呼是必要的,必需的,但超不过一句。
这是默契,仿佛,也成了原则。
问过了,得到回答了,一个给另一个,就立刻地,让出道来。陈院长和原来的赵副院长就这么擦肩而过,各走各的路了。
责任编辑:李 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