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勋
四川省甘孜州高级中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策略
周立勋
四川省甘孜州高级中学
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成为近几年内比较受到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带动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情境中,完成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任务,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是广大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
思想政治课;课堂情境;高效课堂
提到思想政治课往往会给人一种误解,仿佛是给学生做思想工作的,或者教学的内容一定是干巴巴的理论,乏味无趣的说教,其实,这是一种在不理解、不了解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情形下产生的误解。高中思想政治课,其实是一门教学内容丰富,有理论有实践的课程;特别是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已经由课堂的“主宰者”的地位退了下来,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景教学模式,能够从生活和实践出发,引发学生更好的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这种教学方法有力的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所有的教学方法、手段、工具,最终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服务,那就是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服务。课堂情境创设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要始终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依托,要以攻克教学中的重难点为目标。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条件,但是并不是终极目标,只是教师为学生架起的一座沟通的桥梁,有了它的存在,就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沟通,为学生与学习之间的沟通,起到了一个更便捷的作用。、
(一)情境创设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
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节课堂,教学如果能够取得成功,都不能背离一个准则,那就是必须围绕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展开。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点比较庞杂,一节课的内容往往涉猎到许多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要理清教学内容的头绪,要明了教学的主线,确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合理的预设时间,把教学中的重、难点安排到创设的课堂情境之中,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发现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并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例如,在讲授《和平与发展》这一小节时,给学生播放20世纪前期和后期中的一些重大历史资料的视频,让学生辨析哪些重大的事件破坏和平,同时,又有哪些重大的事件推动了世界和平的脚步。置身于这样的历史情境中,学生很容易就会得出在当代社会,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根源是什么,教学重、难点“不攻自破”[1]。
(二)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高中思想政治课最忌讳的就是被教师上成了思想教育课,一旦学生在课堂上发现,教师并不是围绕课本和时事焦点展开教学,而是一味的把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强加到学生身上,那么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心生厌恶,对思想政治课就会半点兴趣也提不起来了。正因为这种情况曾经广泛的存在于高中的政治课堂上,所以,教师要格外注意。在设置课堂情境的时候,一定要把书本上的理论与生活实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要把学科知识和现实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在课堂上所创设的情境是一个真实的情境,它来源于实践,并能应用于实践,决不是空洞的理论,更不会架空在生活之上。有了这种认识学生才会认真的投入到情境之中,深入的探讨并解决问题。比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如果教师直接把正确的、理智的消费观传达给学生,学生就会本能的反感,认为教师又是在说教;相反,如果教师给学生播放几个能体现生活水平差异性的视频材料,截取超市、商场中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对相同的物品的不同选择的视频资料给学生看,学生就会对别人的消费做出评价,进而建立自己的正确的消费观,例如环保,例如节约,这些观念,如果要硬性的灌输给学生,虽然观点正确,恐怕却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而情境创设,却轻易的帮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2]。
(三)情境创设要带动全体学生参与
最好的教学应该是使全体学生都能受益的教学,最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把课堂让给学生去演绎,而自己扮演导演的角色,布置好每一个角色,给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立足感,真正的让学生有“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感觉。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在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愉快的学习长环境的同时,也彻底改变自己照本宣科的授课形象和授课思维,给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情境创设要讲求实效性,不能搞花架子
对于思想政治课堂的情境创设问题,许多教师都做了大量的探索和讨论,那么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不论形式如何开展,不论方法如何运用,不论经过多少失败与成功的尝试,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进行情境的创设时,一定要本着一个原则,要实事求,讲求实效,决不能摆花架子。教师决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而要明确,情境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一个框架,而所有的形式和框架都是为了内容服务的,如果脱离了内容,形式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毫无价值与意义。例如教师在讲授“不同的人对同一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时,可以借用古诗词来讲解,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苏轼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同样是面对美酒,不同时代的政治家与诗人的看法却因为多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而不同,如果教师不能做到对情境设置的合理把握,很可能导致最终舍本逐末,把思想政治课变为语文鉴赏课了。
高中生在思想上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所以在在思想政治课堂上,任何抽象的理论、空洞的说教、乏味的讲解都不会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如何做,才能把死板的理论化为有生命力的活生生的事实,引发学生对事实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然后形成自己独立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广大思想政治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政治课堂的兴趣,改变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灌输的不满与抵抗,重新生成对政治课堂的兴趣,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刘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政治教学参考2015(3)
[2]蒋初春.高中课堂有效性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