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
对学生来说,奖励是很必要的。它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可以在班里形成良性的竞争。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奖励学生呢?一个关于兔子与胡萝卜的故事,能让我们从中发现一些道理。
一、兔群的故事
有一群兔子每天带回来的食物越来越少,兔王发现一部分兔子在偷懒。于是,兔王宣布谁表现好谁就可以得到他特别奖励的胡萝卜。
一只小灰兔工作表现非常积极,得到了兔王奖励的第一根胡萝卜。许多兔子都想方设法讨兔王欢心,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兔子们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遭到严重打击。
为了改革兔子们弄虚作假的弊端,兔王制定了一套有据可依的奖励办法。兔子们采集回来的食物经过验收,按照完成的数量得到奖励。兔子们的工作效率大有提高。
兔子们的工作效率盛极一时之后,很快陷入了每况愈下的困境。兔王仔细调查,原来在兔群附近的食物源早被过度开采,没有更高额的奖励,没有谁愿意主动去寻找新的食物源。
看完这个故事,我开始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兔子们会开始偷懒?为什么兔王奖给小灰兔的萝卜会适得其反?为什么兔王制定新的奖励方案后效率为之一变?可为什么盛极一时后又每况愈下?于是,我联想到“兔王=班主任”“兔子=学生”“胡萝卜=奖励”。同理我们可以这样替换,兔王遇到的难题等于老师遇到关于学生的问题;兔王奖励特别的红萝卜等于教师给予学生的奖励;兔子们学会了变脸就可以理解成学生一味地在班主任面前表现自己以获得奖励;奖励有时也会失去激励作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
有一位年轻老师只给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发小红花,后来小红花渐渐失去了效果就改发绿苹果、红苹果、金苹果,接着奖励本子、铅笔,奖励的物品越来越贵,可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没有因为奖励的不断提高而提高,反而在班上出现了偷同学小红花,利用小红花收买同学帮忙写作业的不良风气;有的同学当着老师一面背着老师一面;甚至还有的学生觉得奖励一个作业本太差了,起码得奖励一个硬皮本。
这里,奖励已经失去了奖励最原始的意义,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对于一个极度饥饿的人来说,给他第一碗饭吃是救命,第二碗饭是满足,第三碗饭则是毒药。同样的道理,上面的两个例子中可以分析出年轻老师和兔王在运用奖励这把双刃剑的时候没有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关系;(2)不断提高的物质奖励没能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反而使学生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大。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先弄清楚胡萝卜的涵义,给学生的也不是什么激励,而是毒药。
二、让奖励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胡萝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包括:(1)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2)帮助学生把握自我发展的方向,促进个性的张扬。首先,得从学生的需求等级开始分析。
通过这个示意图,我发现学生的需求也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必须按照每位学生的需求层次,建立不同的奖励机制,循序渐进地去满足他们,从而达到正强化的作用。只有正确把握了学生的需求才能建立好正确的奖励机制。
激起学生的兴趣是奖励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缺乏公平性的奖励会渐渐丧失作用。有这样一个例子:
新学期开始,我在班上设立了“优秀奖”。“优秀奖”一般奖励期末考试班级前八名的同学。设“优秀奖”后,学生产生了兴趣并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班风变得更好了。但单独设“优秀奖”,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班里有部分学生,他们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进入班级的前八名,几乎每次获得“优秀奖”的都是同样的那部分同学,只有少数变动。“优秀奖”对他们来说变得可望而不可即,后来又设立了“进步奖”,一般奖励5名同学,就是奖励在期末考试中对比期中考试有明显进步的同学。实践证明,设立“进步奖”是很好的做法,这样一来,对任何一位学生,都可以通过努力争取获奖,是很公平的竞争。欲望是无止境的,能让奖励保值的方法就是处理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关系。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学生为班级争光获得了荣誉,班主任就在班会课上奖励了一条红领巾给他。从此,红领巾在学生心中成为无价之宝,每天早上忘记佩戴红领巾的情况也大为改观。那位获得第一条红领巾的学生获得了自信,正为了得到第二条红领巾而继续努力奋斗,其他同学妒忌那条红领巾,从而建立“往前走红领巾,往后走是裤腰带”的理念。一条红领巾只需要很少的钱,一旦它成为荣誉的象征,就意味着一种不同寻常的价值。同样,生日贺卡只是一张硬纸,然而,如果上面有老师鼓励的话语就会让学生倍感荣幸。关注学生,是完善奖励措施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应当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关心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张多米诺骨牌,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把他们摆放到正确的位置。然后,老师需要一根好的“胡萝卜”,而“胡萝卜”的作用是无穷的。
参考文献:
罗莎.“激励”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浅议小学生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誗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