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要:近年来我国小企业的发展数量以几何式增加,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银企合作”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许多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固定资产大幅增加。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固定资产,让资产发挥最大效益。本文试图对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服务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监管与处置,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小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建议
一、我国小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大部分小企业的固定资产虽然已实行了“账物分管”,实行分类归口管理,较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但随着小企业生产量的增加,企业本身也有资产扩张等方面要求,为了配合这些要求,企业固定资产数量会急剧增加,部分设备(如空调)直接作为建造房屋的基建成本列支,未作设备在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入账,因此,固定资产会出现盘盈,导致账实不符。
处置手续不规范、不及时,或继续使用已报废资产。在未履行报废审批手续的情况下,随意处置固定资产,造成资产已不存在、有账无物的现象;某些设备型号已淘汰,但购置价格昂贵,不舍得报废。
资产处置中存在薄弱环节,造成固定资产账面显示已报废、实际仍在使用的情况。某些企业内设部门,由于对资产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认识,在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使用企业资金购买设备用于更新未到折旧年限的设备,因报废的资产还存在一定的使用价值,仍留在部门使用。由于其不属现有固定资产管理范围,未贴编号标签统一管理,在清查设备时难以判明,导致一部分设备非正常流失。
(二)企业内部部门或人员调整,设备未及时进行转移
内设部门调整,设备未作随身移动。随着小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有些企业设立了更细化的部门,如企业在地级市、省城或省外设立企业办事处等,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混乱情况。
人员调动,设备未办理移交手续。人员调动指企业内部及企业内部人员与办事处之间人员流动等情况。由于本部门未建立健全资产设备相关监管制度,部门人员有些是轮岗的科长、主任等,碍于情面未办理相关资产设备的移交、转移或借用手续。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受传统企业运营模式的束缚,企业对自有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直没有特别有效的资产管理系统。导致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订不完善及制度执行监督不到位的等情况,企业固定资产较紊乱。第一是部分使用资产的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随意性较大,未履行相应程序,较随意对外单位或个人出租所有权属于企业的房屋、设备、仪器等资产,对收取的收入留归本部门占有,但固定资产日常损耗、维修费用却由本单位负担,而资产却被租借单位“无偿”长期占有和使用,本单位的资产资本支出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第二受传统经营管理思想和模式的影响,不少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固守在小打小闹的模式经营,没有建立长远经营理念,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运营机制落后,管理方式、方法滞后,规章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导致目前小企业特别是规章制度不完善的企业,在对待资产管理上普遍存在“重财轻物,重购建轻管理,重使用轻维修”的想法,致使企业固定资产资本支出重复,企业有限的资金无法得到较好利用,造成资金浪费,资产难以在企业生产、企业研发和行政管理中充分发挥效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制约企业的发展。
二、对企业固定资产运营、管理与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系
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一,企业领导,特别是企业主要领导要起带头作用,自觉增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企业固定资产第一使用人和主要领导,都应该树立起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第二,一把手对固定资产管理负领导责任,资产的第一使用者负直接责任,将资产的使用、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强化管理意识。第三,利用资产年度普查报告、资产专项报告、财务会计报告、资产统计信息、资产管理数据库等资料,运用一定的方法,科学考核和评价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益,不断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监督制度,发挥企业固定资产生产效益
科学而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与监督制度是企业固定资产发挥运营效率的强有力保障。首先,单位应该按照“统一领导,分层、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权威、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独立动作固定资产监管,但监管部门要职责明确,人员权力相互交叉。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全面、详细地记录各类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准确、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等情况,使各科室、车间等部门之间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共享,这样既有方便财务部门核算、又方便归口部门管理,各资产使用者之间也方便协调与沟通,提高资产利用率,并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其次,企业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固定资产核销履行规定程序。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物盘点规章制度,管理部门能定期掌握资产实有数量,财务部门能及时掌握资产的盘盈、盘亏情况,并对报废、调出、依法转让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堵塞漏洞,防止企业固定资产流失。
(三)加强会计核算,发挥财会部门对固定资产监督作用
一是根据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的要求,财会部门对资产形成、使用、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二是对固定资产定期计提折旧,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生产经营后,固定资产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损减,资产的原始价值会越来越少,为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现实价值,需要建立固定资产内部资金循环和价值补偿制度,达到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形态管理的统一,就有必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三是充分发挥财会部门对固定资产监督作用。作为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的财务部门,应参与固定资产全过程监督,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把握好资金筹集、运用的关口,将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纳入企业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固定资产处置收入,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入账,确保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为企业领导在财务管理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萍.浅析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9
[2]袁建中.财务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