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双语教学中创新性和国际性素质培养

2016-03-14 13:26:39欧阳瑞镯常海洲缪煜清
广州化工 2016年15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设计双语

欧阳瑞镯,常海洲,曲 松,缪煜清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上海 200093)



分析化学双语教学中创新性和国际性素质培养

欧阳瑞镯,常海洲,曲松,缪煜清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上海200093)

在高等院校开展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模式,结合创新性和国际性培养目标和双语教学的经验提出了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采用以实验设计为导向、以科学研究为辅助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水平,为培养创新性和国际性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分析化学;双语教学;实验设计;科学研究

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转型和提高,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这对高校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教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结构方面进行了的一系列改革[3]。在此形势下,随着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4]。我们几年来也一直致力于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这对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分析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化学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为基础,研究获取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是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5]。分析化学体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密切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对学生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6]。目前众多国际通用的分析化学相关专业术语和标识均使用的都是英语,绝大部分先进分析仪器的使用说明和原版软件都使用英语编写,且在世界范围内化学学科中从事分析化学相关研究的人数最多,这意味着分析化学是一门国际性课程。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将英语学习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能更准确、严密地理解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性和国际性素质的人才,这是广大分析化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1 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是在课堂上运用汉语和英语两门语言进行分析化学知识的教与学,学生在获取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英语的应用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切不可为了语言目标而限制降低了学科目标。我们要始终明确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1)以英语为学习分析化学的媒介,达到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及实验技能,掌握分析化学知识体系的教学要求;(2)通过了解专业英语的表达方式和使用习惯,熟练运用英语的思维模式,学习分析化学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综合发展的目标。总之,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实际意义在于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查阅英文资料、言语交流和英文写作等,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新型国际化人才。

2 以实验设计为导向、以科学研究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英语水平问题,表现为听、说、读、写能力参差不齐,不善表达,缺乏自信,相当一部分学生连英文测试题目都不能完全读懂,更谈不上用英语作答。因此,探索一条既能帮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又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模式非常必要。我们根据多年来实施多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发现,采用以实验设计为导向、以科学研究为辅助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分析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对培养具有较高创新性和国际性素质的人才成效显著。

实验设计导向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技能的训练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教师以实验设计导向理论知识内容,将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引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英语的综合表现形式逐一解决,同时要特别关注那些英语学习能力较差、很难融入其中的学生,悉心指导他们努力找到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验设计导向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通过实验设计给学生讲授教材上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科学研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在讲授分析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把该学科前沿的新知识和新动态、教师的相关科研成果、科研过程、思路、方法等融于教学之中,既可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又能通过查阅英文文献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为培养创新性和国际性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在此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中,教师本身在做好角色转变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能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环境,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共同学习的陪伴者[7]。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1实验设计的要求

精心设计实验,引出所要讲授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是实验设计导向教学的首要任务。实验设计应紧扣教学大纲和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把握设计实验的难度,不易太难或太简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对该实验的学习,探究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要求较高,既要对分析化学的知识体系有全面地理解和准确把握,又要对英文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深入了解。针对实验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可通过小组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解决,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创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实验设计导向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将科研实践融入到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与综合相结合的能力。首先,给学生提供做课题研究的机会。比如,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尤其是英文文献,让学生熟悉几种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培养学生获取各种科研资料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某一课题相关文献,撰写综述论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同时还能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随着学生对科学研究认识的加深,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通过“选题设计-开展实验-搜集实验数据-撰写英文科研论文”等一系列较为规范的科学实践锻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逐渐拥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较高的科技英语水平。当然,这些科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与所要讲授的内容密切相关,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真真切切运用到科学实践中来,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进而使学生在探究中深入掌握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摄取。

鉴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偏低,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英文教材中出现的很多陌生、深奥的专业词汇和结构复杂、理解难度较大的段落语句,可以适当借助一些生动有趣的辅助教学手段,如图片解释、动画模拟和中文提示等,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2.2实验设计的实施

教师设置实验后,学生首先需要研读教材以及查阅参考书和大量文献资料制定出自己的英文实验方案,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最后总结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例如在安排“混合碱的测定”的实验设计时,一方面包含了酸碱滴定的基本理论,可以巩固和深化理论课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即双指示剂法的运用,能对较复杂体系的组分测定设计出可行的方案。这个实验的设计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分析化学较强的应用性和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在整个实验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养成由简单的“机械做实验”转为“思考做实验”,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安排上,强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机械地“照方抓药”,不思考实际操作的原因。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验做完了,学生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按照教材上的数据去开展实验,更不会去思考做这个实验的目的,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在实验设计导向教学过程中,从设计实验,到仪器、药品的准备,再到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等方面均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完成的,这样不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还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更是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久而久之,学生对实验设计及后续实验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适应,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位置,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 教学效果与考核体系

采用以实验设计为导向、科学研究为辅助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以使目前的教学体系得到以下几方面改善:

(1)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教师通过在本学科领域开展科研活动,不断加深对分析化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并将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融入到教学中,提升了理论水平,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学科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学术素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身参与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很好的将所学理论与科研实践紧密相连,同时还可以实现抽象理论具体化,通过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知识创新的能力。此外,通过让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既能使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学习和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和地道的英语表达,又能增加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加强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同时,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和撰写英语学术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采用中西结合的思维方式去学习专业知识,加强他们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发展为国际性人才。

一个合理的考核体系可以较好的评价教学效果。双语教学考核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如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这些评价需要学生采用英语的表达方式来完成。让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身的表现、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用英语写总结报告,这样使学生在对教学效果评价的同时,也提高了英语的运用能力,同时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英语水平。教师在对学生参与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情况有充分了解后也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最终的英文总结展示给学生,最后的期末考试也采用双语出题和作答的形式。这种多角度评价体系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更清楚地看到以实验设计为导向,以科学研究为辅助的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促进和改善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 结 语

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实验设计为导向,以科学研究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化学学科的专业英语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这对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科研工作、出国深造等奠定坚实基础。以实验设计为导向,以科学研究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过程中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探索、改进和提高。教学理念是双语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导向”的宗旨,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性和国际性素质的人才,这样的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1]郑刚,李冬洁.省属高校加强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4,5(5): 290-291.

[2]杨小玲,陈刚,王建平,等.上海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综述[J].上海有色金属,2012,33(1):32-34.

[3]冯碧涛.我国精炼铜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J].上海有色金属,2015,36(2):82-84.

[4]张敬华,张宏.应用型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10): 170-171.

[5]樊靓.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0,37(1):158-159.

[6]黄昊文.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42-44.

[7]徐琴,胡效亚.问题导向模式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41(2):170-171.

Reform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Bilingual Teaching Based on Innovative and International Quality Training

OUYANGRui-zhuo,CHANGHai-zhou,QUSong,MIAOYu-q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Bilingual teaching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implementation mode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bilingual teaching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objective to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innovative and international quality,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reform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bilingual teaching was proposed. The application of experiment design-oriented and scientific research-assisted teaching model not only increased the leaning interest and activeness of student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but also improved the ability to use scientific English, which coul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alytical Chemistry; bilingual teaching; experimental design; scientific research

欧阳瑞镯(1977-),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分析化学研究。

O651

A

1001-9677(2016)015-0228-03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双语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44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10
不同的温度
幼儿画刊(2021年11期)2021-11-05 08:26:02
有趣的放大镜
幼儿画刊(2021年10期)2021-10-20 01:44:40
哪个凉得快?
幼儿画刊(2020年2期)2020-04-02 01:26:22
无字天书
幼儿画刊(2019年2期)2019-04-08 00:53:30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5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7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10期)2014-09-29 02: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