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建强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传媒研究
无限追求与无法回避
——新闻报道精确性与模糊性的平衡性思考
鲍建强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新闻的本质是向受众传达信息,精确性体现了新闻的无限追求。精确新闻报道最大的魅力是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全面性。但是模糊性也是新闻实践中无法回避的现实,在具体实务中体现为主动模糊和被动模糊。在新闻报道中,精确性和模糊性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我们要在实际操作中很好地平衡两者的关系,从而将其效果发挥最佳状况。
新闻报道;精确性;模糊性;平衡性
新闻的本质是向受众传达信息,应该说,新闻的各个元素越精准,信息的有效性就越高,这使得对新闻的精确性追求成为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时候没有办法进行精确表达,有时候又不能进行精确表达,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采用模糊性的表达。精确性与模糊性,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奇怪地并存于新闻作品中。
准确应当是新闻的应有之义。只有准确,新闻才能更好传达信息,更好发挥自身的各种功能。“所谓准确,就是概念明确、论断恰当,就是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报道事实、描写人物,容不得半点含混不清,是一就说一,是二就说二。”[1](p13)
新闻要做到准确,首先要保证事实的绝对真实可信,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新闻现场进行全面、深入的采访,不能浮光掠影,更不能偏听偏信,或者感情用事。要保证事实的真实可信,准确无误,必须保证信息源的可靠性。信息源呈现出鲜明的层级性,层级性越高,就意味着新闻越准确;信息源越明晰,就意味着新闻越准确。如:
中国广播版权委员会成立
本报北京3月24日电(记者徐丹鹿通讯员许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版权委员会成立大会今天在京举行。
广播版权委员会是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直属的专业委员会,是由全国各级广播电台自愿联合组建的非盈利性合作组织。它的成立,有利于代表各广播电台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进行谈判与沟通,加强各广播电台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指出,全国140多家电台联合组建广播版权委员会,实施版权保护的联合行动,必将大大提升广播行业整体管理的水平,使广播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广播行业发展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会上通过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版权委员会章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版权委员会会费缴纳办法》,并对会员台提供了向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付酬可选用的几种模式,选举了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
这则来自《光明日报》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准确
无误,是因为整个作品只有一级信息源,那就是记者在现场的所见所闻。但是有的新闻作品就不行,如来自某地方晚报的消息:
快女增10余赛区
本报讯据《××晚报》消息,湖南卫视选秀节目快乐女声赛区由原计划的6个增至20个,但还是没有北京赛区。
快女启动仪式7日在京举行。湖南卫视宣布,本届快女地面赛区包括长沙、南京、成都、沈阳等20余个,此外,还启动了金鹰网、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百度6个网络赛区,供选手提交视频报名材料。
……
在这则消息中,第一信息源无疑是“本报”,但是“本报”记者实际上并没有进行相关采访,第二信息源是《××晚报》,至于《××晚报》的信息源是哪里,更是不清楚了。表面上看,这个信息源在作品中交代清楚了,但是由于信息源的层级较多,就使得新闻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假如《××晚报》出现误报,就会出现连锁反应,“本报”也只能是误报了。有的新闻作品的信息源远比这更加复杂,那么其准确性是更值得怀疑了。
在把握准确信息源的同时,还需要对相关数据、细节等进行相应的核实,这样才能使得新闻准确无误。在许多新闻作品中,有不少准确的数据、细节,但是准确却不能等同于真实。例如两家报纸都对一场晚会进行了相关报道,甲报说“历时一个半小时的晚会节目精彩纷呈”,乙报说“在整整两个小时的精彩演出中……”,“一个半小时”和“整整两个小时”都是准确的数字,但是只可能有一个是对的。因此,准确的内涵不光是具体,更应当是无误。
新闻要达到准确的高度,首先需要在新闻语言的使用力求准确。李元授等人在《新闻语言学》中认为,新闻语言要做到准确,须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一、选用最准确的语言;其二,做出最妥当的概括;其三,表达鲜明的语意;其四,加以恰当的描述。[1](p13-19)
精确是准确的更高层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解释为“非常准确”。精确性对新闻的要求不仅仅是表层意义上对数据、细节等的追求,更是一种新闻理念,新闻方法。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了“精确新闻”的概念。“精确新闻学是美国新闻学的一个支派,代表作为1971年出版的《精确新闻学》一书。该书的作者迈耶(Philip Meyer)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他认为,传统的搜集和加工新闻信息的方式已经过时,因为它普遍地对事实描写不准确,评价似是而非,一味追求瞬间即息的、耸人听闻的情节,很少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和政治角度去分析材料,发现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他主张新闻记者要广泛使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保证新闻的准确和客观。这些方法有:运用计算机进行选择性调查、内容分析、中间测量、数量分析等。”[2](p86-87)喻国明认为:“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手法不同,它是一种对于社会情况和公众意见的严谨、科学的系统采集,它给予受众的不是个别的、片段的、局部的和割裂的现象描述及基于这种描述的分析,而是一种客观的、全面的、结构化的现象和意见的描述和分析。因此,精确新闻学能够提供社会的标准意见,起到决策参考、社会示范和社会沟通的作用,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精确,民意表达更加畅达明晰等。”[3](p38)
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使用精确报道,90年代以来得到长足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更需要看到对社会生活全景结构式的报道。而以民意调查为代表的精确新闻报道作为一种科学可靠的、对于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进行系统化观察的手段,由于其独特的功能、特长而迅速地被人们发掘并启用了。”[4](p26)综合起来说,精确新闻大致有这样一些作用:其一,提升新闻报道的客观准确度。长期以来,记者习惯于从信息源获得相关素材,有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甚至有多级信息源,对信息源的依赖可能使得新闻的客观准确性大大降低。而精确报道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信息源的单纯依赖,无疑可信度更高。其二,反映民意,实现舆论监督。在传统新闻报道中,由于时间和资源等各方面原因,媒体更多的时候把眼光投放到少数专家学者、知名人士、政府官员身上,对老百姓的意见少有关注。而精确报道则可以通过民意调查等方式获取公众的意见。同时,也可以通过民意调查了解老百姓对政府部门的看法,从而起到监督作用。其三,验证现有观点,澄清错误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看法、观念被不少人认可,甚至给人的感觉是大部分都认可,实际上似是而非,而精确报道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起到验证和澄清作用。[4](p5-7)精确新闻报道最大的魅力是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全面性,是传统报道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精确
新闻并不仅仅体现为一些统计数据,而应当是一种方法。由于现实操作性的原因,我国的精确报道“往往偏重于经济类、生活类报道等微观层面的调查报道”。[5](p149)
先看一则来自《中国新闻网》的报道:
中国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以制度力促国强民富
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一个重要内容是如何更合理地“分蛋糕”。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在城市以“奖励和计件工资制的恢复”拉开了序幕。30年来,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逐步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形成。
但同时,我国也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以2008年统计公报为例,城乡之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3.3;地区之间,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例,西部的贵州与东部的浙江之比为1:3.3;行业之间,最高的金融业收入水平达40312元,是全国平均工资的2倍,其29.6%的增速也居各行业之首,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1.3个百分点……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而且关系着当前扩大内需政策能否有效启动,更事关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收入分配的改革重点一直放在再分配上。再分配调整有利于加强社会保障、补充民生欠账,无疑很有必要,但再分配只是对初次分配的调整和补充,在初次分配中出现的较大收入差距则很难依靠事后的修修补补加以纠正。
可见,较之再分配而言,初次分配更为关键,而这取决于经济体既有的增长路径和模式。因此,收入分配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还需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寻找解决的答案。比如,将改革焦点更多地调整到初次分配上,比如,强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最终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这则精确报道以数据说明问题,很好地揭示了新闻的实质内容,客观且有说服力。但是,我们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经过统计看上去非常精确的数字其实也并不能让受众感受到它的具体所指。例如“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3.3”、“西部的贵州与东部的浙江之比为1:3.3”具体是多少比多少,我们并不得而知。此外,“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当前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等也都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但是这并不妨碍新闻的表达,没有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受众也完全能够接受。这说明,即使在精确新闻中,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甚至是难以避免的。模糊,就字面理解是不分明不清楚,如果作为动词则有混淆的含义。我们这里模糊作为一个形容词是和精确相对应的。如果从哲学层面上讲,模糊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是永远无法穷尽的,它表现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如果从美学层面上说,模糊往往和朦胧、含蓄、委婉等联系在一起。
模糊性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有新闻事实或者信息源的模糊,有采访者与采访对象身份的模糊,有作者署名的模糊,有时间、地方等主要新闻要素的模糊,有画面图像等的模糊等,实在是无法穷尽的。
如果我们从媒体和媒体传播者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主动模糊”和“被动模糊”两种情况。
所谓“主动模糊”就是媒体或者媒体工作者的有意为之。是指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有意把本来可以进行精确表达的内容或信息用模糊手法表达出来。在实际新闻操作中,或者因为宣传政策的原因,或者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保护,不宜对某些信息进行披露或者详细披露,或者是涉及到集体没有办法具体精确等。例如“中英两国领导就能源问题和一些国际问题交换了看法”,“一些国际问题”就是处于政治方面的考虑不宜披露的信息;“受害人王某在当地一所小学读书”中的“王某”、“一所小学”等信息并不是媒体工作者采集不到,而是出于对受害人的保护。“本报评论员”可以说是一种身份,但是媒体上却没有披露具体的作者,是因为“本报评论员”的观点可能是媒体许多人智慧的结晶,代表整个媒体的观点与立
场,实在是没有必要把参与该工作的人的名单详细公布。而在相关新闻表达中,为了使得画面更具有集体表达的效果,故意让画面中的人物模糊,从而达到呈现现象而不涉及到个体的人;或者是因为出于对当事人的保护,有意使用马赛克不让人物的面容过于清晰呈现,这当然更是主动模糊的体现了。
所谓“被动模糊”则是指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力求新闻准确的过程中,一些相关信息没有办法用精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只能用相对模糊的语言或者手法进行呈现,这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客观事实本身就存在相当的模糊性。如“今天清晨,五十余万人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之所以用“五十余万人”这样模糊性表达,实在是无法对这些人做一个非常精确的统计。也有采访对象不愿意媒体批露自己的身份的,如“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当地政府官员说……”。在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由于对时效性的追求,在相关信息还不是特别明朗的情况下进行报道,不得不采用模糊性的技巧,如“大约凌晨两点半”、“可望近日得到有效解决”等。在连续报道中,也经常体现出“被动模糊”,如“我们将择时对本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因为对于不少新闻事件,它的发展趋势是很难预料的,媒体工作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本质的发展或者变化,只能采用这种话语进行表达,反而更能体现新闻的时效性。
模糊的使用没有一定之规,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可以根据相关工作的需要灵活使用,只要有助于新闻报道的更有效更高质。都可以进行大胆尝试。
精确性和模糊性本身是一对矛盾,但是它们在许多时候却又是辩证统一的。从语言层面看,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语言的精确与否本来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精确,而且在许多时候是没有办法精确或者没有必要精确的。例如我们习惯于说“中国有13亿人口”、“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2400美元”,这样一个整数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数字,而只是一种模糊性表达,但是人们一般都不会关心精确到个位的数字,反而更容易记住这个模糊性的数字。
其次,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时候精确与模糊本来就很难分清楚。例如,气象台在发布天气预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偏东风二到三级”,“明天有小到中雨”等相关表达。这样的话语我们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精确的表达,因为天气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是时而二级偏东风时而三级偏东风,时而小雨时而中雨。但是,具体说到某个时候究竟是“二级”还是“三级”,究竟是“小雨”还是“中雨”,恐怕没有绝对的界限,只能是一种模糊的感受了。
其三,有时候模糊性语言比精确性语言表达的效果还要好。李元授在《新闻语言学》中举了这样一个反面例子:某编辑部收到一篇消息,如此描写一场火灾——油罐窜出1.5米高的火舌,火苗是绯红色的,共有300个火头盖在大地上一上一下跳动。好大一场一片火,一步步向燃料罐、仓库漫过去,再过三分钟光景,火苗就要扑到燃料罐上。[1](p353-354)在危急的新闻现场,记者当然只能用目测和日常生活知识进行大致判断。这则新闻稿,看上去处处用了精确性表达,如“1.5米”、“300个火头”、“三分钟光景”等,但是却给人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不如改成“1米多高”、“几百个火头”、“几分钟”这样的模糊性表达,反而更能把当时的火情传达给受众。
其四,有时候模糊性的表达,却达到明确性乃至精确性效果。例如外交辞令“热烈欢迎阁下在您认为方便的时候到我国进行友好访问”,虽然“在您认为方便的时候”是一种模糊性语言,但是它传达的却是对贵宾的礼貌和尊重,可以说准确地传达出我方的诚意。在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中有“新闻作品有可指认的对象”,因此新闻作品为了避免出现侵权行为的发生,便有意使用模糊性语言,以达到“对象的不可指认性”效果。但是模糊性语言有时候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如当年徐良诉上海某报纸一案就是如此,虽然报纸并没有对徐良进行明确的指名道姓,使用的是“以动人的歌声博得群众尊敬爱戴的老山英模”这样的模糊性表达,但是这句看上去模糊的话语却足以使徐良能够被人指认,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实际上达到了明确性效果。[6](p98-103)在媒体实践中,当面临精确性和模糊性选择的时候,我们不能说精确性就一定优于模糊性,当然更不能说模糊性比精确性更有优势,而是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合理选择,以帮助我们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在一篇短小的新闻作品中,往往是精确性和模糊性杂糅在一起,共同丰富了新闻的表达效果。如《经济日报》的一则新闻:
国企前4月实现收入59789.2亿元
本报讯记者孙勇从财政部获悉:今年1至4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789.2亿元,同比下降7.3%,降幅比1至3月缩小0.3个百分点,4月比3月环比下降5.1%。
纳入该统计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中央企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所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含国有金融类企业。
财政部表示,虽然1至4月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实现税金仍处下降区间,但营业收入、实现利润降幅逐渐收窄。
财政部统计显示,1至4月中央企业(含部门所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447.8亿元,同比下降5.8%,4月比3月环比下降10.5%。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341.4亿元,同比下降9.8%,4月比3月环比增长5.5%。
从实现利润看,1到4月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3236.4亿元,同比下降32.3%,降幅比1至3月缩小4.5个百分点,4月比3月环比增长0.5%。同时,1到4月全国国有企业应交税金5540.7亿元,同比下降4.4%,4月比3月环比增长2.3%。
在这则经济新闻中,大量的数据给人以无可争辩的说服力,体现了精确新闻报道的优势,但是,这里面也有不少模糊信息,如“财政部表示”并没有说明是哪个官员或者哪个具体部门“表示”;“逐渐收窄”虽然体现出一种趋势,但是只能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相关数据的精确程度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从实际表达效果看,这些模糊性的信息却并没有影响人们对新闻相关信息的解读,而且从现实性角度进行分析,这则新闻的主要意图是表达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局面下我国国有企业在今年前四个月的发展态势,其实财政部哪个官员或者具体哪个部门表达以上观点并不重要,关键是他能代表“财政部”,能用相关的数据说话。至于“逐渐收窄”这个模糊性表达,它已经达到表达趋势走向这样的目的了,实在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再进行相关的精确描述。
有时候,模糊性可能对新闻的本质形成很大的损害。例如新闻中经常出现“最近、前不久、近日、近年来、一个时期、部分、个别、大多数、少数、大量、少量、大约、大概、约为、一些、左右、几乎、接近、据悉、有望”等,如果用得恰到好处,的确能够给新闻增色不少,但是有时候却实得其反。如频繁使用“最近、近日、前些天”等时间上比较模糊的词语可能是对新闻时效性的有意回避。而对新闻信息源和相关信息的有意模糊,可能会导致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怀疑。同时,某些职业素养较差的媒体工作者有意使用模糊性语言来编造假新闻,认为这样别人不好核实,更是不能允许的。
因此,在新闻报道中,精确性和模糊性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我们要在实际操作中很好地平衡两者的关系,从而将其效果发挥最佳状况。
[1]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2]陶涵.新闻学、传播学新名词词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3]喻国明.解构民意[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4]肖明,丁迈.精确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5]朱晴方.模糊新闻举隅[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6]王强华,魏永征.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郁之行
G210
A
1003-8477(2016)01-0194-05
鲍建强(1977—),男,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