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青
●民族传统体育●
区域武术文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以河北沧州传统武术文化为例
郭瑞青
摘要:文化是一个多维且复杂的概念,是人与特定地理环境相互塑造与建构的产物。以河北沧州地区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品种繁多的传统武术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于它发展、流变过程、武术文化生态构建样态的历时维与共时维的考察,系统呈现其传统武术文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该文化系统形成的客观条件与主观动力。
关键词:河北省;沧州市;区域文化;传统武术;文化特征与成因
文化是一个多维、多元、丰富且复杂的概念,它具有历史性、流变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等特征。特定文化的形成和巩固往往与地域环境紧密相关,因此便有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民间俗谚。因为特定的地理环境、地域特征给予了该地区生产、生活的人们以特定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塑造、发展自身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世世代代的民众在不断适应区域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而此两方面文化又以一种极其自然的方式、强大的力量来不断巩固、塑造该地区中的民众,使他们形成特定的区域文化认知、区域文化情感和认同感。本文以河北沧州地区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品种繁多的传统武术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发展、流变的过程、武术文化生态构建样态的历时维与共时维的考察,系统呈现出传统武术文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该文化系统形成的客观条件与主观动力。
河北沧州是我国著名的武术之乡。这里不仅有品类繁多的武术品种,而且还涌现出数量众多的武术大家。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朝夕作用的结果,而是长期积淀、不断发展的产物。笔者将对于其发展历程作以简要回顾。
由于武术属于传统文化之一种,长期发展、流布于民间,因此关于它的文字记载还处于相当贫乏的状态。目前能掌握的历史资料更多来源于近代或新中国成立后学者的调查与记录,一方面是民间保存的少量文字资料,另一方面则是武术传人的口述。
明清时期,沧州曾涌现多位全国著名的武术大家。“据有关史料记载,仅明、清两代榜上题名的沧籍武科进士、举人就达1 950余人”。明万历年间,著名拳家曹振朋是六合拳的杰出代表。清雍正十年(1732)年肃宁的哈攀龙以高超的武功勇夺头名状元,后人清门一等卫士、甘肃固原提督。其子哈国兴(1727-1722)英勇善战,功高盖世,曾被乾隆皇帝称赞为“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奇大族,每出将种”,死后被加赠太子太保,封谥号为“壮武”,移祭昭忠祠,事迹被绘图于紫光阁[1]。
八极拳全称“开门八极拳”,系传播最广、习练者最多的沧州回族武术门派。据该门弟子讲述,清雍正五年(1727),一自称名“癞”的异乡人云游至孟村,因该村习武少年吴钟之仁义厚诚,因此收其为徒并教授拳法。在其离开后的雍正十年(1732),又命其徒名“癖”者再访吴钟,并授其大枪奥妙和赠送八极秘诀。之后,吴钟开门收徒,并命名该拳种为“吴氏开门八极拳”。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八极拳第3世掌门吴溁编著成八极拳拳谱——《沧县孟村吴氏八极拳秘诀之谱》[1]。
清末王子斌被人称赞为“大刀王五”。其师李凤岗、祖师李冠铭皆是沧州著名回族武师。李凤岗曾以双刀名震津门,被清廷所聘教授官兵,号称“双刀李凤岗”。李冠铭独创成兴镖局,曾以“手攀坊梁,以股夹马起,马拧嘶而不能少动”之绝技艺压外地镖师,从此即形成了各路镖师路过沧州时“镖不喊沧州”的传统[1]。
民国时期,以沧州青县回族青年张鸿玉为代表的回民摔跤手名扬京、津。张本人自幼便重义尚德,先投六合门高手李洪彬为师习拳,后拜天津回族摔跤名师王二爷门下学摔跤,集武术与摔跤功夫于一身,从而练就绝技,并击败了在中国大戏院摆擂逞威的沙俄大力士费拉耶夫,摔倒了日本天皇卫队的总教官,从而被盛赞为“一代神跤”[1]。
建国后,厚重的武术文化底蕴依然称为推动沧州武术高手不断涌现的强大助推力,1986年3月,沧州摔跤运动员康小伟出访日本,分别战胜了日本大学生冠军和全国冠军,饮誉国内外[1]。此方面的实例颇多,由于篇幅限制笔者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沧州武术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技术与文化积淀,而且至今还保存着良好、完整的武术文化生态环境。目前依然在该地区习练的拳械尚包括六合、太祖、太祖连拳、八极、太极、无极、弹腿、劈卦、功力燕青、地躺、八翻、戳脚、沙脚、螳螂、斗兽、形意、勉张、二郎、少林、明堂、埋伏、罗汉、昆仑、华山、太平、连环、螺旋、唐拳、花拳、查拳、滑拳、短拳、通臂、白猿通臂、八卦掌、八盘掌、游身连环八卦掌等门类和闯王刀、苗刀、阴手枪、杨家枪、昆吾剑、青萍剑、青龙剑、拂尘剑、太师鞭、疯魔棍、风磨棍、祛病延年二十式、飞虎拳、天然直通拳等拳械[1]。而且在沧州地区上述种类多样的武术、拳械基础上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门派,从而更使传统武术在该地区得到了丰富且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如此种类丰富、门派繁多的武术与拳械形式在全国其它地区也是非常罕见的。
随着新世纪非遗申报与传承、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河北省及沧州市非常重视该地区武术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已有沧州市的沧州武术、劈挂拳、燕青拳、查滑拳、通臂拳、苗刀;河间市的左把大奇枪;沧县的传统武术;黄骅市的五虎棍;盐山县的武术扇;泊头市的六合拳;孟村县的八极拳和青县的麒麟拳被批准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其中沧州武术、劈挂拳、燕青拳和泊头市的六合拳还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
以其中的八极拳为例。该拳又名开门八极,是我国传统拳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的多个省份,南方已有它的踪迹。它尤其以刚烈雄健、朴实简洁的风格和独特的技击特征著称于世。据目前调查情况可知,河北省沧州孟村是这种拳术的发源地。该村的吴氏八极拳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是清代康熙年间一个名叫“癫”的云游高僧最先传给本村村民吴钟的。因此,保存于该村的《八极拳谱》将云游高手能尊称为“始祖一世”,将吴钟尊称为“初祖一世”。据传吴钟曾跟随这位云游高僧学艺达10年之久,因此深得该拳术之精髓。在这位高僧辞别吴钟的两年之后,他又派其佛门弟子“癖”给吴钟传授大枪的技法,并赠送八极拳秘诀一卷。从此吴钟的八极拳习练与实战技艺真正进入炉火纯青的境地,遂出现了“南京到北京,大枪数吴钟”的说法。
沧州地区的八极拳从康熙年间传至今日,约已有八、九代,历代不乏名人。“八极拳四世之杰黄四海、五世弟子‘铁巴掌’吴全清、六世吴氏直系传人吴秀峰及吴氏门人著名拳师神枪李书文、王钟全,此外还有李书文的高足霍殿阁和其侄儿霍庆云、沧州著名武术家马氏兄弟凤图、英图等均在我国武坛上享有盛誉。[3]”
八极拳的套路丰富,主要包括六大开、八大招、六十四种手法,八极小架子、四十八个大架子等。击法以“六大开,八大招”为核心。其中“六大开”主要是指顶、抱、单、提、挎、缠,属于单操手。每一种手法都有较强的技击性,简朴刚烈,凶猛异常,均是八极拳的主要技击手段。而“八大招”是八极拳的技击散手,主要包括“闯王三点手”、“猛虎硬爬山”、“迎门三不顾”等技法,它们与“大六开”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可合而不可分的关系。
该拳法不仅包括丰富、多样的拳法、套路,而且还形成独具特色的拳理,即“拳似流水腰连贯,腰似蛇形脚似钻,刚柔圆活上下连,闾尾中正神贯项,满身轻俐顶头悬,体内气固神内敛,阴阳虚实极变化,命意源泉在腰间。[3]”因此这种拳法在技法上讲究:迅猛遒劲,刚柔相济,以短制长,有开有合,从而形成以气催力、以声助势、咄咄逼人的攻击性效果和特征。
沧州之所以形成如此浓厚的武术文化氛围,传承如此丰富与深厚的武术文化传统是由多方面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将分别叙述。
1)地理位置造就。地理环境是特定文化生成的基础与前提,而区域性文化样式与特征是一定地域环境的多样性反映,是该地区居民特定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曲折性表现。
沧州地区地处华北平原东部,濒临渤海,是渤海水退之区,地势低洼,河流纵横,有盐碱易涝的地理特点,因此在历史上“沧州地区的道路交通是水盛于陆的。‘沧州’、‘瀛洲’(今河间)的命名来源,一个是取其‘沧海’,一个是来自‘蓬瀛’之意。[4]”由此可以充分看出沧州地区所处的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2)政治、军事要地。关于沧州地区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重要的政治与军事地位,清人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中有清晰、明确的总结:“水路要冲,饷道所经,自古幽燕有事,未有不先图河间者”[4]。正是由于它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其道路也较为发达。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沧州地区便是龙山文化与磁山文化相互交错的接触地带。进入奴隶社会后,它由冀、兖、幽三州分辖,春秋分属于燕、齐和晋。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人类聚居的城邑,其中包括“赵都军城(在今河间县城)、饶安(治所在今盐山南旧县)、武垣(治所在今河间境内)、河间(今献县河城街)”[4]等。
公元960年以后,由于辽、宋两国的分界线在白沟河一线,因此沧州地区成为边防重镇。不论是辽、宋之间的大战,还是宋与契丹的同好,该地区都是兵家或聘使的往来之地。而在南宋与金朝的多次战争中,金超均是把本地区作为后方供应的基地,行军运粮必经此地。
元末明初时期,“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率师北伐,从临清北上取河间。”“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靖难’兵起,建文帝又派徐凯以10万大军驻河间,抵御燕王。”“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始用卫河(运河)运粮。因之沿河两岸,农村经济活跃,呈现出了兴盛繁荣。永乐即位前后,经常往来两京之间,沿途行宫多有:如任丘西3里、献县东5里,县志均有遗址记述。明建国后,虽经燕王几次北征,蒙古威胁减轻;但军政传达,官民往来,沿河间府的这条南北御路,仍被当为一级道路,受到朝廷重视。沿途建立驿站,这些驿站更是不分昼夜,驿马星流。[4]”
这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沧州地区在中国历史发展之中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独特地位,同时也由此而极大促进了该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极大改善与提高。
3)盐运、商贸重地。自汉代在沧州地区封侯国以来,该地设立盐官,从而逐渐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自此之后,不论是魏、晋、隋、唐还是宋、金、元以及明、清各代,沧州地区都是盐运的重要交通枢纽。据《乾隆长芦盐法》记载,北魏迁都洛阳之后,沧州盐灶多至4 800处。而《盐山新志》中也说:“自汉置盐官,非其敌也”[4]。另据《辽史》记载,公元938年以后,“晋献各州尽食沧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而带动了沧州经济、商贸等方面的发展。这一时期自沧州向东通往渤海西岸的各县镇、各盐场的大车道(管道)、托运道(私盐道)已是交错综合、川流不息之地。而对外则北起塞北、南越黄河,通向各州郡条条有道。而西部河间,地濒辽边,为屯兵重镇,自开封经大名至雄、霸三关,河间为必经之地。因此可以明显地看出,沧州地区的地理位置不仅是北方军政的要冲之地,而且也是该地区鱼盐、丝绢的聚散场所,从而大大促进了商贸业的繁荣[5]。
“在盐运方面,明代也像过去的每个王朝一样,把盐务当做国家的养命之源。曾先后在河间设立了长芦盐运司,在沧州设立了都转运使……据《嘉靖河间府志》记载,明代沧盐发向12个府。即:顺天府(今北京市)、保定府(今保定地区)、真定府(今石家庄地区)、顺德府(今邢台地区)……河间府(今沧州地区)”[4]。
除了在产盐、运盐方面的突出地位之外,沧州还由于地处元代改造的京杭大运河的两岸而获得了优越的地理位置,从而使其成为带动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加速器。京杭大运河是我国版图内唯一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河。它不仅仅是运送货物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南北各地经济发展、文化沟通与思想碰撞的重要桥梁。因此,在其中凝聚了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思想等在内的多样的历史遗存。由于京杭大运河恰好穿越沧州地区,使其成为直达天津以至皇城——北京的重要水陆码头,从而在官方迎送、征战的地缘优势基础上,又成为更重要的是南北物资交流与民间客商往来之地。再加上元代在沧州该区设路、转运使署,因此在交通方面较之前更加方便,是该地区真正实现了四通八达之势,而且均是军用、通商大道。也正是由于频繁的商业贸易活动需要进行大宗货物以及货币的运输,因此促生了镖局这样的行业,形成了走镖这种行为,同时也促进了习武之人数量的激增。
3.1尚武传统延续
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战争、民族迁徙与民族交融,从而使河北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溶与共荣的重要地区。也促成了以回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人口的涌入、定居与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在河北沧州地区的人口中,回族人口至今依然占据很大的比重。而作为一个以大散居、小聚居为生存方式的少数民族,弱小民族本能的自卫意识和习武传统使得他们把练武看得比习文更为重要。因此习武就成为该地区回族民众一项重要的求生存、保平安的生活方式。
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尚武原本即是回族血脉中的“基因”。据沧州回族诸姓家谱的记载可知,他们多是明初武将之后。在“靖难之役”之后,祖上即已移居于该地。作为祖上的优良传统,回族后人们往往具有习武的好尚。此外对于该地区的所有居民来说,此传统经由世代民众的习练而成为共同的文化传统
3.2保护家园、强身健体需要
该地区在历史上是渤海沿岸最苦的地区,土地贫瘠,灾荒连年,战乱频繁。例如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靖难兵起,3年之中纵横河北数千里,杀戮几无遗孑。崇祯十二年(1639)元夜,清兵突袭沧州。清文宗咸丰三年(1853)9月,太平天国攻破沧城。而直至本世纪初、中期,该地区仍然处于军阀混战、日军侵略、兵匪纵横的恶略环境之中。在这种严酷的生存条件下,无辜的沧州人民只能通过习武以防身,习武以保家,习武以反抗。这是该地区民众面对现实生活之残酷而做出的无奈抉择。
3.3游侠精神与民族气节使然
此外,沧州地区尚武的传统这也是中国传统侠义思想遗留的结果。自古沧州地区荒滩纵横,林密草深,因此更为叛将、游侠、隐士、豪强的庇身之所。明清时期,隐姓埋名、化妆僧道的身怀绝技的游侠来沧州栖身避祸者不在少数,如八极门的“癞”和“癖”,查拳的祖师沙茂林等,他们均是行踪隐秘的武林高手。正是由于他们的到来才是原本即有尚武传统的这一地区在武术、拳种类型方面更加丰富。从而塑造了该地区人民鲜明的尚武精神。这还是中华民族坚强意志与不屈精神的作用使然。特别是在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无情践踏之时,沧州民众表现出极其坚定的反抗精神与豪壮的民族气节。例如马凤图所创立的“中华武士会”正是以对抗日本武士道精神为宗旨的社会武术组织,这更加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与气节。
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与该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途径与水平以及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上述诸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地区自然、历史与人文条件与环境的反映。沧州地区参与人数众多、丰富多样的传统武术正是该地区特定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下,在中国传统尚武精神、游侠精神的驱使下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弘扬民族气节以及强身健体等多样性目标而形成的传统武术文化生态系统。这一文化系统的形成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成为彰显该地区文化特征、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人只有在认识其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发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维护民族人文环境与达成民族团结等一系列重要理想,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吴丕清.沧州回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郭卫东.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4).
[3]《武术拳种和拳家》编写组.武术拳种和拳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沧州地区交通局史志编纂委员会.沧州地区公路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5]沧州地区交通局史志编纂委员会.沧州地区公路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Regional Wushu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auses——Tak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ulture in Changzhou as an Example
GUO Ruiqing
Key words:Hebei province; Cangzhou city; reg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Wushu;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auses.
Abstract:Culture is a multidimensional and complicated concept.It is a product which is mutually shaped and constructed by person and particular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Through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ndering its cultural system,this paper will research Wushu culture in Cangzhou city, Hebei province.And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will deep insight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subjective motivation of this culture system.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3X(2016)03-0254-03
收稿日期:2016-01-08
基金项目:2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TY060)
作者简介:郭瑞青(1979-),男,河南新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Henan,4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