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出行安全与卫星通信应用

2016-03-14 23:35:36北京探路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刘应杰
卫星与网络 2016年4期
关键词:卫星通信户外活动救援

+ 北京探路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刘应杰

户外出行安全与卫星通信应用

+ 北京探路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刘应杰

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当多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可能需要更多的深度体验,尤其像林业部门提到的森林旅游,还有一些是针对这种自然景观的旅游和探险旅游,其实这几年的发展都是非常的火的。相应地,也出现了旅游者在户外遇险的情况,出现了户外救援的需要。

鳌太救援案例介绍

最近几年,户外救援的情况逐步增多,为卫星移动通信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案例。

2016年清明节(4月4日)下午两点三十分,探路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的平台上收到了一个求救信号,直接标注了遇险者的所在位置,位于陕西秦岭鳌太地区。遇险者连续按动SOS求救十几次,我们认为这应该不是一个误报,于是开始联系。

鳌太地区是非常热门的户外旅行的目的地,根据平台显示,每周在这个区域出行的达到十万人次。每年至少发生一次遇险案例,其中发生过死亡。我们收到这个警报、排除误报后,开始与家属联系,察看遇险者在我公司平台报备的信息。他们原定4月5日下午出山,4月4日处在秦岭和熬太大梁的位置。这里可以避风、海拔偏低,应该是一个避难区域。

我公司与全国户外的联盟体系取得联系,很快成立了救援组织,邀请了当地的资深领队加入。根据平台信息,出行者共六个人,是由大学生组成的探险登山队。这个登山队在报备的时候,通过平台租赁了卫星电话。通过卫星电话,我们和遇险者取得了联系,确认了现场的情况。现在不仅包括这个6人小队,还有一个18人的当地高校探险队。

遇险原因是前两天下大雪。因为当地海拔是三千多米,大雪导致人员被困,遇险者经过一天的探路未能撤出。我公司向他推荐的方案就是原路下撤,由我公司平台组织接应人员。当天晚上确定了两组接应人员。第一组是附近的会员,附近刚好有一支小队要进行鳌太穿越,于是改变路线,沿着遇险者的下撤路线去接应。然后第二组是当地联动的救援队,距离大概两百千米。当地的公安和政府部门也提供了方案。

第二天,公司动用平台系统,让遇险者打开卫星跟踪。公司通过后台的三维信息系统实时监控救援。平台大概按照每十分钟上报一次位置信息的方式,持续监控救援区域。截止到4月5号的下午8点,所有人员都已经成功撤离。

卫星通信的作用与需求分析

这次行动中有几个非常典型卫星通信的应用。

首先,是救援平台可以和联动的卫星设备达成通信协议,出现危险情况的时候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显示,有相应的平台监控人员与遇险者联动,有人去负责。

第二,当遇险者发生位置移动的时候,平台可以实时感知到他的轨迹。如果仅仅知道一个点的位置信息,是很难判断遇险者当前状态的。如果知道遇险者的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就能够判断出遇险者目前处于什么状态。

第三,实现了多个平台之间的联动,其中包括了卫星短报文的使用。救援过程中总共收到了七八个报警短信。需要注意的是,话音通信的质量比较好,但资费比较高。为了节省电量和费用,我们倾向于短信方法。如果信息量比较大,则用语音通话描述更清楚一些,也更准确。

这次营救过程实战展示了卫星通信的作用。如果没有这项技术,没有卫星定位和卫星通信,4月4日当天队员很难按照原定计划下山,到了4月5日,所有的家长都会找到组织方,甚至学校前去报警,迫使警方派遣救援队,动用几百人的队伍上山,通过搜山方式来解决。这就显示出卫星定位、卫星通信所带来的营救效率、资源需求上的差异。在救援过程中,没有出动任何专业救援队,只动用了公司平台上的会员、通过附近的小队,就实现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救援。

户外活动的另外一类人群,是购买力比较强的高端人士。他们不仅仅需要救援,还需要对自己的安全有非常强的保障。通过卫星定位、卫星通信相结合的平台,我们随时可以追踪户外活动者的位置,让家人放心,了解其实时状态,包括当天活动,是不是按时抵达宿营点,行程和规划是否一致。

户外活动对卫星通信的需求

在户外安全领域,对卫星通信最直接的要求就是可靠。

这里的可靠有多重内涵。首先是高可用性,卫星终端的待机时间要长。此前的一些通信只能待机一天,通话时间也非常短。所以用户要非常节省,只有求救的时候才会打开。但后台的人员想主动联系前方人员的时候,是联系不上的。目前我公司所使用的产品,待机时间长达一周,如果按照白天开机、晚上关机,每天可以工作大约8~10小时,日落宿营后不再使用。

第二是低温条件下的实用性。户外活动高难度线路往往在寒冷地区进行,气温在-10~-20℃,有时甚至更低。所以低温要求是必备的。例如在鳌太地区,救援过程中的气温在-20℃一下,如果电池的电量迅速耗尽,这样的设备就没有意义。

第三是坚固性,要耐打,不能很娇弱。

最后是信号要好。首先是信号强度好,其次是全指向,第三个是全球的覆盖度。部分人群的旅游区域遍及全球各地,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全球著名高山、甚至南北极都可能是活动区域。这些人群要求很好的覆盖程度,需要高规格的产品。

户外运动中卫星移动通信产品的消费特征

户外活动中的卫星移动通信设备实际上也是消费产品。因此,对产品本身应该按照消费品的理念去考虑外观、体积等要素,而不能作为行业设备来考虑。

根据本公司的调研,有两类人群会购买卫星移动通信设备。第一类人曾经有野外遇险经历,知道卫星移动通信的重要性,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买。这些人往往可以接受两三万元一部的价格。而且这类人所属的俱乐部经营规模比较大,活动出行的人次比较多,卫星移动通信设备往往作为俱乐部的生产工具或保障设备。

第二类是高端人群,比如说滑雪人群和商学院朋友圈。他们每年都要从事多次户外活动,本人不出户外的时候还借给朋友,作为一个流转的工具相互使用,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这类用户可能对产品本身的交互性、体验性的要求更高。

就具体用户目标人群来说,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都有庞大的户外活动人群,西藏、新疆等地是他们的常见目的地。传统旅游中也开始出现一些户外游的元素,增加了探险或轻探险的元素。俱乐部经营者如果想让会员、消费者有安全感、有保障,就必须有相应的手段和工具,其中包括卫星移动通信。

中国户外出行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每年户外活动爱好者1.3亿人,深度爱好者大概六千万人。但实际上户外活动者每人每年出行频次只有四次。而在美国,户外爱好者的每年平均出行17次。未来的市场会更大。根据数据,到2020年户外活动市场规模可以达到两千亿。因此,国产化的卫星移动通信产品能够为中国户外旅行运动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猜你喜欢
卫星通信户外活动救援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在自然灾害防治中的融合应用
卫星应用(2023年1期)2023-02-21 06:52:02
紧急救援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2
3D打印大救援
学生天地(2020年1期)2020-08-25 09:01:44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30
户外活动开始啦
卫星通信专家的选择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太空探索(2016年3期)2016-07-12 09:58:45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新闻传播(2015年15期)2015-07-18 11:03:42
救援行动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