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体化、三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2016-03-14 21:14:26钱翠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性医学实验教学

钱翠娟,姚 军

(台州学院医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体化、三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钱翠娟,姚 军*

(台州学院医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依托省级医学实验示范中心平台,进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构建“一体化、三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然而,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各二级学科实验独立,实验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重验证性实验,轻设计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脱离临床实际等[2]。这使得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宗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体化、三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一体化”是指服从实验目标,以培养地方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宗旨,追求知识体系完整[3];“三层次”是指实验内容设置分3个层次:基础性实验(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综合设计性实验(学科交叉)、创新性实验(专业应用与创新)[4];“开放式”是指实验室和实验项目全面向师生开放[5]。在实践中,我们以省级医学实验示范中心为平台,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主体,探索“一体化、三层次、开放式”医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1 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从实验仪器准备到实验方法确定,基本上都是由教师事先安排好,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效仿,不利于培养其创新性。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竞争能力的要求。

1.2 各二级学科实验独立,实验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人体形态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和血液学检验等)各自设置实验,实验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实验教学重验证性实验,轻设计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脱离临床实际,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课仅仅是对理论的简单验证,缺乏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2)实验内容重复,缺乏完整性,仅局限于本课程内容的实验,与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较少。(3)实验内容陈旧,不能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水平。(4)实验室、实验仪器被各分科实验室占有,利用率低,实验技术人员难以统一管理。(5)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综合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等。每一次实验课结束时,学生仅做完了某门课程的实验,对实验课程缺乏总体认识。

因此,改革医学检验实验教学迫在眉睫。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及医学科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在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上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力求在有限的学时内,减少经典、增加现代,使学生掌握的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和技能紧贴临床。

2 构建“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

以往的医学实验,二级学科界限十分清楚,医学基础课程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学科泾渭分明,各自独立。为了促进各二级学科间增强连贯性,节省资源,提高办学效率,我们集中实验室空间、实验室仪器设备,统筹规划,建立了一套医学检验技术本科4年不断线的一体化实验教学新体系。根据各二级学科实验知识点、教学目的与要求,以及目前所开设的医学检验专业实际情况,打破了传统的按二级学科各自组成实验的教学模式,将3个专业的实验课程优化整合为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3个层次,并根据其内容重新组建实验教学平台,制定新的实验计划和教学大纲,选定或编写新的实验教材等。

3 实施“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

将实验项目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3个层次,围绕创新能力教学目标,选择、优化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加大实验教学学分比例,优化各环节开设顺序[6]。

3.1 基础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项目强调规范化训练,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理论、训练基本操作、培养基本技能,主要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重点是仪器的使用、操作,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基础性实验主要以基础理论课程的注:本文系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16H160033);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16C33G2170007)课内实验为基础,如蛋白及核酸的制备及检测、细胞RNA的制备及检测、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结构观察、革兰氏染色技术、抗酸染色技术。实验性质包括演示性、模拟性、验证性、操作性等多个层次。通过实验项目的浓缩、整合,既加强了各二级学科的联系,又节省资源,还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2 综合设计性实验

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或使用不同实验操作方法。综合设计性实验主要针对学生今后从事岗位工作的需求,安排一些学科交叉、操作复杂、理论知识广的实验。如临床血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测、临床尿液标本的常规检测、血液标本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等。通过有限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对临床标本的处理能力,并能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3.3 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项目强调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自主安排实验过程、自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在更加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主要针对实验教学、临床检验中遇到的问题或教师的科研方向,力求实验有创新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通过修订《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增加各类实验课程中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改变传统的实验室分立状况,建立医学检验实验教学平台,开放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用有限的资金添置真正匮乏的仪器设备,做到一举两得,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资源匮乏问题。同时建立专业和创新实验教学平台,以保证创新性实验顺利进行。

4 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基础性实验阶段,实验室开放但实验不开放;在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阶段,不但实验室开放,而且实验开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授课模式,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对等的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7]。鼓励教师增加开放实验项目的数量,并指导学生参与开放实验项目。

为了节省教育资源、解决实验室紧张问题,我们针对实验教学内容和环节的不同特点进行多渠道教学,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辅以多媒体课件进行网络教学,建立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校园网上传实验教学动画课件或实验资源,或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仿真、虚拟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时间、内容、进度先进行虚拟实验,而后进入实验室进行具体实践及操作。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5 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

在医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的主动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负责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实验探索的动力;教师是管理者,在实验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完成资料检索、实验方案设计,组织学生对实验方案、方法进行讨论;教师是指导者,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纠正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错误操作等。学生是主人、是设计者、是操作者。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再写出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而是学生课前相互讨论,自己设计,自己组合并进行实验操作;实验中学生也不受实验指导书、实验台、仪器的限制,不受实验室开放时间的限制,可以自主选择进行实验。如实验“肿瘤细胞RNA的制备及检测”,我们提前一周给学生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查找资料或视频,定好实验内容、具体实验步骤。实验课前30分钟让学生讨论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教师旁听、指导。结果学生发现不同资料具体步骤有偏差:首先在RNA制备这步,总RNA提取方法有阴离子去污剂法、苯酚法、LiCl-尿素法、改良的Gomez法、异硫氢酸胍法、CTAB法、热硼酸法及改良热硼酸法、TRIZOL试剂快速提取法。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发现了问题所在,并知道上述不同方式的优点、缺陷。然后学生自己修订步骤,教师对学生的试剂用量加以要求,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自主实验,提高了实验效果和效率。

6 实施多层次、多环节量化考核方式

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合理的实验评分规则。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学生最大程度受益,我们同时建立了一套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实验考核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学期结束4个阶段。首先,实验前的预习、准备、方案设计,通过提问和检查的方式进行考核。其次,实验过程中实验技能的考核,有相应的量化考核步骤,要求学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再次,对实验后实验结果及报告的考核,考核结果及误差情况与报告的规范性。最后,学期结束实验期末考核,考核形式有理论考试、面试、综述及实践操作,既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准确性、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考核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7 结语

我们通过实施“一体化、三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增强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验基础,提高了动手能力,训练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对新时期地方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该模式必将会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

[1]姚军.地方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9):881-882.

[2]彭秋华,李农勤,农燕.影响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的几个因素的再探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3):279-282.

[3]夏炳成.一体化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教育观察,2012(4):88-90.

[4]吴静,钱晓荣.高校化学“一体化,三层次”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广州化工,2014,42(8):232-242.

[5]闫海芳,徐启江,周波,等.生物学开放式本科实验教学模式与创新能力培养[J].林区教学,2015(11):3-4.

[6]冯雪风,罗峰.“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多渠道”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探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2):190-192.

[7]蒋向辉,苑静,祝军委,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有机化学实验开放式教学探索[J].铜仁学院学报,2015,17(4):67-69.

(*通讯作者:姚军)

G420

A

1671-1246(2016)11-0093-02

注:本文系浙江省自然科学

猜你喜欢
创新性医学实验教学
医学的进步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30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08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