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14 21:14:26游晓功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对口设置中职

游晓功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游晓功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针对我国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专业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内容重复、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衔接不到位、文化基础课内容脱节等问题,提出对中职和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课程设置与医院护理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加强文化基础课和人文课程的衔接等对策。

护理专业;中职;高职;课程衔接

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是指中等职业教育和对口升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连接或承接,以最小的教学消耗实现最大的教学效率,从而形成中职与对口高职递进、系统的课程关系[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指出: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研究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注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中职生通过对口升学进入高职教育阶段后,如何做好中职与对口高职课程的衔接,如何避免中职与对口高职教学内容的重复,怎样使高职教育富有特色,如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些问题就摆在了突出位置。现就中职与对口升学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做一探讨。

1 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

我国中职教育定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对口升学高职定位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对于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却没有具体的标准,可见两者培养目标的差异定位不明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各自为政,在课程目标制定中缺乏沟通协调,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设置课程,随意性较大,没有建立衔接机制,更没有做到课程目标的有效衔接。

1.2 课程内容重复

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中职与高职相衔接的护理专业课程标准,缺乏统一教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一般采用相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造成中职与对口升学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中职与高职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不仅名称相同,课程体系和内容也基本一致。这样不仅造成教育资源与学生学习时间的极大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2]。

1.3 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衔接不到位

目前,不论中职还是高职护理教育均缺乏与护理职业紧密对接的课程体系,没有按照护理工作岗位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毕业生职业态度和工作能力不能完全满足职业岗位要求。高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仍然采用学科体系,讲求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没有考虑与护理工作的直接联系,所用教材大多是本科教材的缩减版,没有围绕护理岗位要求进行课程设置,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没有落到实处。中职与对口升学高职的衔接应高度重视专业技能的衔接,只有明确中职与高职专业技能定位的差异,各司其职,并做到有效衔接,才能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操作技能人才,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社会需要。

学生在高职阶段实践操作技能应当比中职有更大的提升,而我国现阶段并非如此。目前中职和高职护理课程没有在职业技能培养上实现有效衔接,未能体现二者在职业技能培养上层次的差异,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培养上还不如中职学校。

1.4 文化基础课内容脱节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基本沿用高中课程设置体系,而高职没有专门的语文设置标准,很多高职院校根本不开设语文课。不少学生对口升学高职毕业后,在医院写护理病程记录仍然错字连篇,语句不通,句子前后不连贯;有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这体现出中职与高职语文教学内容脱节,缺乏一体、连贯的教学培养目标。高职既然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那么对英语的要求也应较高,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涉外病房护理工作,但很多高职毕业生要么英语水平很差,要么学的是“哑巴英语”,见到外国患者连一句完整的问话都不会讲。此外,医学类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缺乏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联系,医院信息化有关知识在教学中没有体现。现在二甲以上医院都已经开始实行电子病历,通过计算机完成护理文书记录和管理,执行医嘱、护理记录都离不开计算机,进行护理继续教育和护理科研都需要大量的文献查询,这都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少高职毕业生可能聊天、玩游戏的水平比较高,但汉字录入、排版、表格制作、幻灯片制作等与护理工作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却很差。这些都反映出中高职课程结构脱节。

2 加强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与建议

2.1 对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设计,避免重复

对中职和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整体设计,统筹安排二者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实践教学等,明确各自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要体现课程的相互衔接和分工。依据培养目标的不同,重组中职和高职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做好中职和高职教育的分工,使课程内容前后衔接,确保课程内容不重复、不交叉、不断档、不遗漏。

中职课程的优化:(1)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双目标性”,即一方面要为学生就业打下扎实的职业能力基础,学好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的医学基础与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对口升学做好准备。(2)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高职课程设置:(1)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以临床护理为主线,在中职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实现高职阶段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2)高职阶段尽可能不重复设置中职已开设过的课程。对于中职讲述较少的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统计学可重新开设;对于内容重叠的专业基础课程,不再设置,采用学分认定的方式,只要通过高职相应课程的考试,即给予相应的学分;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中职阶段已经讲过的理论内容不再讲述,重点进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增开中职未开设过的课程,如急危重症护理、专科护理、老年护理、护理管理等,以提升教育层次[3]。(3)设置微课视频资源库,通过微课真正形成教学互动,使学习过程变成即时学习,实现网络交互功能,突破时空限制,使学生能随时观看学习。(4)采用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弹性学习制度,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特点,在课程学分要求上体现出相应的差异,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允许不同背景的学生结合自身特点,灵活选修相关课程。

2.2 课程设置与医院护理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

根据护理工作岗位职责,按照工作过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加强与临床护理的紧密联系,以护士工作过程为根本,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按照岗位要求设计教学内容[4]。完善教学设备及教学场所,建立护理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课程设置应做到与医院护理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专业课程均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上课。

由于中职和高职教育有着层次上的区别、教育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区别,因此,应在充分调研市场与临床需求的基础上,明确各自的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层次,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体现出中高职的区别[5]。中职护理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使学生能在一般护理岗位上从事常规的护理工作,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护理教育重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学生能熟练从事常规的护理工作,并能进行重大疾病护理及急危重症等专科护理,能熟练操作复杂的护理设备,发挥引领作用。

2.3 加强文化基础课和人文课程的衔接

中职应加强语文基础知识认知教学,训练学生说好普通话,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常用应用文书写能力;高职语文除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用文写作水平外,还应全方位渗透人文思想,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训练,使学生更加符合医院要求。中职英语教学重点纠正学生发音,进行口语训练;高职英语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使其能与外国患者进行基本的英语交流,胜任涉外病房工作,同时应加强专业英语教学,使学生能适应英语查房。中高职应统一安排计算机课程,加强与医院的联系,密切联系护理工作实际。中职生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高职生应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对医院用到的计算机技能要全部掌握并熟练应用。

护士岗位职能要求在护理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生物医学方面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精神培养。中职和高职要统一安排,适当开设护理人际沟通、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护理心理、社会学基础、护理美学、护士形体训练等人文课程,并开设文学欣赏、音乐美术欣赏、传统技艺、经典诵读等选修课,以促进学生自身素质和人文修养的提升。

[1]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7):24-27.

[2]张明娥,张艳艳.基于中高职有效对接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100-103.

[3]齐永长.护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6):889-891.

[4]黄梅,袁溧.对口招生模式下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9):22-24.

[5]李娜.关于护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0):91-92.

G420

A

1671-1246(2016)11-0080-02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课程的衔接与构建”(2012744);全国第五届“人卫社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征文获奖论文

猜你喜欢
对口设置中职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2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对口帮扶这一年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8:12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08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