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萍
(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法
蒋海萍
(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分析大专院校学生医学英语学习现状,提出在医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法,并在词汇教学、课文教学以及口语对话教学中加以运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对分课堂”教学法;词汇;课文;对话;医学英语
随着招生体制改革,我校近几年招生均为大专系列,同时还因自主招生,吸收了大量职业学校的“三职生”,大一新生达两千多人,这就出现了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教师面对人数众多的班级,难以开展教学,师生交流互动少,课堂气氛沉闷,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尝试将“对分课堂”教学[1]运用于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分课堂”就是把教学分为3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简称PAD课堂[1]。“对分课堂”把讲授与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有一周的时间内化吸收。笔者在2015年第一学期后半学期尝试了“对分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我校使用的教材是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医学英语》,内容涉及医学领域相关专业术语。大量的医学词汇让学生无所适从,词汇量大,难以记忆,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我们在课上主要讲解医学词汇的前缀、后缀、词根以及合成法。例如,后缀-emia(血液状况),anemia(贫血),glycemia(血糖过高);-itis(炎症、发炎),-uria(尿状况),-pathy(某种疾病),-graphy(记录过程)。教师在课上对这些词缀进行讲授,让学生在课后一周内,将单词表中所有带这些后缀的词归类,并标出读音和汉语意思,也可以上网查询相关词汇,并抄录下来,下次课上每人至少说5个单词,而且尽量不拿手头资料,看谁说的多。刚开始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发言,教师给予表扬,时间一长,学生便会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达到内化吸收的目的[2]。这样的方法多次使用,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记忆了单词,解决了医学词汇难背诵的问题。通过半学期的实验,笔者所带5个班级269名学生在单词考核中,95人≥90分(占35%),142人≥70分(占52%),12人≥60分,只有20人没有通过考核。教师有限,班级多,班额大,驾驭难,词汇量大,无法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教学活动难以开展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医学英语课文主要为医学专业技术性文章,内容广,分支细,涉及病理、生理、生化、解剖、微生物等基础学科以及内科、外科、口腔、中医等临床学科。短短72学时很难对所有内容一一讲解。笔者把教学内容进行归类,将每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把问题布置给各小组。一周后各组课上交流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学生课后积极准备,争先恐后地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查到的信息。有时还会发生辩论,打破了常规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格局。例如:在学习一篇药品说明书的课文时,第一节课用于讲授,学习一则治疗糖尿病药品的说明书,从功效、安全性和用法用量上认识药品说明书的书写要求。之后要求学生找治疗感冒、胃病、腰腿疼痛等的药品说明书,翻译成英文,下次课上交流。课后学生认真查资料、查字典,课上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学习医学英语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绝大部分学生中小学阶段是通过阅读与语法训练来学习英语的。因此,学生用英语交流时,不能及时将所学英语知识转换为语言信息传递给对方,不能通过姿态语言(手势、身势)及时洞察他人心理状态与意图,捕捉对方所表达的信息或者表述自己的诉求,从而达到交际目的。通常表现为语言交流焦虑,继尔产生怯懦心理,即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经过深思熟虑后,也不敢表达出来;自卑心理,即缺乏自信,最终发展为交际能力缺失[3]。“对分课堂”解决了这一问题。笔者将某一对话场景用汉语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场景自编对话。如:你感冒了,发烧头疼、恶心、呕吐。同学陪你去看病,你和医生之间会有哪些问答。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课后商量问题对话,下次课上两人一组进行表演。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还加了一些剧情在里面,不时引起全班大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争相表演、积极性也得以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总之,医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格局,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师生关系改善了,教学效果也得到明显提高。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6.
[2]刘润清.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87-289.
G421
B
1671-1246(2016)11-00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