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理念语文教学评价

2016-03-14 20:08贵州省印江县刀坝镇风岭小学杨正友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9期
关键词:教材素养评价

贵州省印江县刀坝镇风岭小学 杨正友

教学系统是由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大要素构成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应积极推进教学评价的改革和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一科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科学、客观、正确地评价教师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能否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评价能否积极推动语文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现就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问题,本人根据平时的教学工作实践谈谈肤浅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究。

一、教师素质

要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教师素质是关键。第一,看教师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否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第二,课堂机制是否灵活,教学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畅、富有感染力,课堂活动能否吸引学生。第三,板书设计是否科学、规范、美观,能否具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第四,在教学中,教师能否充分体现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良好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行为

在教学行为方面,教师是否完全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严格遵循新课程教学理念去实施课堂教学。第一,看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是否做到准确有度,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切合学生实际,教案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学情,是否有较强的操纵性和实用性。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三,教师能否以灵活善变的课堂机制激活课堂氛围,让学生完全行动起来,使课堂真正活跃起来。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始终站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课程资源开发者的的立场,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体现。第五,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教师是否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否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强化补救,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关系”共同建立的过程,师生“双边关系”是否做到民主平等。在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否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适度科学地评价学生,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唤起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活用教材,突出教学重、难点,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否注重全体,扶助个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是否正确;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新颖得体,能否被学生接受,学生的知识视野是否拓宽;能否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拓宽学生学习时空;是否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实践、创新的能力;教师能否给学生创设语言交际的机会,是否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语言的感悟、知识的运用和良好的语感以及社会交际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效果

第一,要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是否真正达成。第二,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有浓郁的兴趣,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是否得到真正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和探究、实践、创新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高。第三,教师是否做到在探究教法的同时,更注重研究学生的学法;是否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其不但乐于学习,而且善于学习。教师不但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第四,教师还肩负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否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情感和认知水平是否得到真正提高。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实施语文教学应达到的目的。

五、课堂教学情感的创设

1.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都是感情丰富、文理兼美的文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驾驭教材实施美育,要看能不能运用教材内容的文字美、语言美和结构美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能否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潜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强学生的审美情感教育;教师能否承担起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责任。这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2.人文道德素养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看教师能否充分发掘教材浓郁的思想潜力,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看教师能否做到既能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又能注重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达到双管齐下、一箭双雕的目的。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课堂教学资源的激活

语文教师如何激活教学资源,灵活地使用教材,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语文课标》强调:“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根据这一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从语文教学这一特性出发,既教书,又育人,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比较全面的发展。就要看教师能否让学生把课内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是否具备运用语文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活学活用,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

课内学习是课外活动的前提条件,课外活动又是课内学习的扩展延伸,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统一关系。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要看教师能否把课堂教学这块有限的“阵地”如何去拓宽,能否引导学生从课内第一课堂拓展到课外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能否指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拓宽知识面,从而提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对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教师教得怎么样和学生学得怎么样,还得要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教师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全过程。我们只有走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区,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采取多元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让课堂教学评价有效地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

猜你喜欢
教材素养评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