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卫
(怀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林红卫
(怀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人才,是地方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介绍了面向职业岗位,立足专业能力培养,依托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毕业生面向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培养学生核心专业能力为重点,构建课程体系;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与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丰富考试形式,将课程考核贯穿到课程教学全过程。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谋取社会利益的人才,熟练掌握社会活动和社会生产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能够把已经探知的普适性自然规律转化为直接的效益和成果, 为理论和实践之间搭建连接的桥梁[1]。进入21世纪,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人才,成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面临的困境。十多年来我校我院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重点,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初步形成了我校我院的应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课程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各专业的毕业生面向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培养学生核心专业能力为重点,改革课程体系。如构建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总结了制药工程专业过去近十年的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实践的经验教训,根据怀化及周边地区的产业需求和以往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状况,将药品制备及质量控制技能与药品营销技能有机融合,专门针对药品生产质量保证(QA)、药品生产质量控制(QC)和药品营销三个典型岗位重新构建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具有鲜明制药行业特色的新型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对药学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进一步加大药学核心课程、实验课程、设备操作课程在总学时中的权重。如:精选了《中药化学实验》、《中药炮制学实验》二门课程的内容,整合为一门综合课程《专业综合试验》;增加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合成实验》、《药剂学实验》、《制药设备实训》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增加了《药物合成化学》、《新药开发概论》、《化学反应工程》等多门发展能力课程。用更具专业技能特点的课程取代了部分专业技能特色不明显的课程。如用《中药学》取代了《生药学》;同时根据社会对医药营销岗位的需求,增加了《药品市场营销》、《医药经营企业GSP》等多门医药营销专业技能明显的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合理、就业迁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围绕材料制备、材料性能测试、材料成型加工、新材料设计与开发等核心专业能力构建材料类专业的程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功能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学习与研究对象,培养学生掌握材料科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工艺、结构和性能特点及材料加工过程的一般规律,具备材料制备(或合成)与加工能力;掌握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具备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产品质量控制的能力。同时 具有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和加工设备操作、车间设计、生产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突出与优化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测试、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聚物合成工艺学、高分子材成型与加工、高分子科学实验、高分子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等核心专业课程。
材料化学专业以光电、能源等新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学习与研究对象,着重培养学生无机功能材料设计、制备(合成)和性能调控的能力。突出与优化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测试、材料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多晶X射线衍射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等核心专业课程[2]。
2.1 优化与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的同时,必然会冲击理论教学,因此优化与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如《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及《有机化学》并称为四大基础化学课程。这四门课程不是孤立的, 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交叉, 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相当分量的《物理化学》内容, 如化学热力学、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及电化学部分。而在以后的《物理化学》相关课程中, 这些内容还要再被授课教师重点详细的讲授, 从而有可能造成相关内容的重复讲解。为此,我们将《无机化学》课程与《物理化学》课程相协调, 将这些内容中的概念、公式的意义以及重要的应用放在无机化学课程中,将其中严密的推导过程放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将可能会发生的“重复性”教学转化为“关联性”教学,以收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针对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普遍按理论课程分别设置实验课程,存在着验证性实验偏多,设计性实验偏少;基础理论性实验偏多,生产实践性实验偏少;老师指令性实验偏多,学生自主性实验偏少;模仿或照搬式实验偏多,创新研究型实验偏少等“四多四少”现象。因此,我们将传统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各门基础实验课程实验进行整合,安排在第一、二学年中进行。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加深课堂教学的理解,避免重复,摒弃部分低层次和验证性实验,学会使用常用仪器设备,掌握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具备基本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技能。精选更新,逐步建立“一体化、多层次”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个实验教学新体系可由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三大板块构成[3]。
针对材料类专业对化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不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化学基础课程及对应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以够用为原则适当压缩学时学分。减少与材料行业关系不大的纯化学方面内容,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用化学知识解决材料工艺学中的的问题[4]。
优化重组材料化学实验、高分子加工工艺实验、材料合成实验、高聚物合成工艺学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材料综合实验等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实验项目内容上、层次上的重叠,努力将生产实际中具体问题及教师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实验教学内容,强化综合性、应用性实验的教学内容。
2.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1)构建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我们深感实践性教学是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我系一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确定了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课外活动等六个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制订了各项实践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及有关实验和实践工作制度,保证了实验等实践活动的开展;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中独立设置相应实验课程,实验实训课程占专业必修课程比例达40%以上;各门实验课中按一定比例开设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项目,保证各门课程中均有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实验室开设的所有实验项目均能对该专业各年级学生开放,为学生课外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技活动、学生毕业论文提供方便,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改进实验课教学内容。如材料类专业围绕材料制备、材料性能测试、材料加工实验体系,集中训练学生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检测与材料成型加工等技能,增大选修实验比例,大力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及材料制备的新工艺、新技术、材料性能表征的新方法转化实验项目。
(3)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实施实践教学活动一体化的目标管理模式
实施毕业设计(论文)、专业实习和课外兴趣活动、考级考证训练、学科竞赛、实验技能竞赛,“挑战杯竞赛”、创业设计大赛、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等实践教学活动一体化的目标管理模式。
将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融为一体,学生在专业实习期间根据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与企事业单位密切联系,拓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题目和内容来源,提高了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实习形式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毕业设计与岗位工作相结合,毕业实习与未来就业相结合,实行给学生配备学院教师与挂钩单位业务人员为导师的双导师制。
3.1 积极采取“案例式”、“ 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化学化工系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积极大胆的教学尝试,依托教师研究或校企合作项目,使课程教学直接着眼生产实际中“问题”的解决。通过案例的解析、分析让理论知识教学更加富有实际意义,不仅活跃了学习氛围,也提高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进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合成化学教学中结合氯霉素、诺氟沙星,醋酸可的松等药物的生产实际讲解卤代反应的意义,机理及应用特点;引入抗组胺药苯海拉明、降压药优降宁的制备来阐述烃化反应等,材料化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有机玻璃、涤纶、尼龙-6、尼龙-6,6、维尼纶;金属复合卤氧化物闪烁材料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等案例;教师在组织设计方案分析、给予专业评述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监控和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理解更进透彻。
3.2 丰富考试形式,将课程考核贯穿到课程教学全过程
在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的考察,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专业核心基础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以闭卷考试为主,课程考试应是该门课程的总结性考试,试题除了考察学生对该门课程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外,更要侧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程考试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个阶段进行,以百分制计算,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而成;课程组依据课程属性与特点确定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课堂测验、作业等内容,平时成绩的具体记分方案,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提出。
化学工程基础、材料工程基础、制药工程基础、制剂工程、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无机材料工艺学、制药工艺学、化工工艺学等工程工艺类课程以课程设计作为课程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课程设计内容包括工艺流程设计、生产车间设计、单元生产设备设计等内容。同时任课教师可根据需要,采用标准化试题对基础知识、基理论进行考核,课程成绩由课程设计、标准化考试、平时成绩构成,课程设计占50%以上。
材料成型与加工、模具设计、光电材料与器件、稀土材料与应用、涂料配方设计、工业药剂学、中药药剂学、精细化工等课程以产品设计与制作作为课程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任课教师可根据需要,采用标准化试题对基础知识、基理论进行考核,课程成绩由产品设计与制作、标准化考试、平时成绩构成,产品设计与制作占50%以上。
新药开发、中药学、药事管理学、药物合成、有机合成、应用电化学、无机材料性能学、材料分析方法、波谱分析、文献检索、环境化学等课程以课程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
教育教学类课程以课件制作、现代教学设备使作、模拟课堂教学、参与教学管理、口试、答辩、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实验实训课程以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完成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内容包括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与使用、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等。
产学研合作教育既顺应了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高校理工科专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必由之路。高校理工科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实质上是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及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面向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化学与化工系制药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典型的工科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和化学专业也是应用性很强的理科专业,我们深知只有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才有可能把这些专业办出特色,因此,长期以来我系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
4.1 积极搭建各种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
要使学生的工艺技能、工程设计能力得到系统的训练和提高,就必须提供实习和生产、科研的基地,做到实践教学不断线,这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近年来,我系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怀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合作建设有湖南省高校《食品药品检测与质量控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与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湖南省高校“中药制剂与质量控制”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同时我系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实习基地——湖南正清制药集团是省级优秀实验基地,与怀化市科技局合作开展《功能无机及高分子材料》怀化市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目前正在筹建“怀化市药物研究与生产中试基地”、“怀化学院制药工程实训中心”;同时在湖南湘维公司、湖南泰格林纸公司、洪江化工厂、江西鑫旺有限公司等建有一批学生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平台与基地保证了学生专业见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性实验等实践教学;教师在基地开展了一系列联合研究工作,与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无糖型清热解毒颗粒工业化生产工艺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怀化市大自然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高速卷烟胶系列产品质量工艺控制》的研究,与湖南湘维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新型建筑防水保温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与怀化市正好制药合作开展《金刚藤缓释滴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等,这些合作研究工作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的提高。
4.2 与企业合作进行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
目前,我院聘请了湖南正清制药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飞驰、黄宇明、张光贤、仇萍;怀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主任药师刘译、唐勇、周春菊,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对专业设置、专业定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进行反复论证,确保人才培养适合于企业发展,适应市场需要。
4.3 与企业联合开展课程教学、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
我院聘请了湖南正清制药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飞驰、黄宇明、张光贤、仇萍担任企业管理、药品GMP、药品营销等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同时将现代企业文化融入教学中;聘请了怀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主任药师刘译、唐勇、周春菊等担任药物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的部份教学工作,将检验检疫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如: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灭鼠药及可疑物质的快速测定、磺胺二甲嘧啶的快速测定、进出口化妆品中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测定、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等。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基地,与企业工程师、专家联合指导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累计完成毕业设计100余篇,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题目和内容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
4.4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任课教师与企业研发人员结合自身的科研情况,及时地把发光材料、无机防水材料的性质与制备方法、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表征、涂料配方设计与制备等内容及时引入教学之中,早期渗入应用和创新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周述波,贺立静,陈宇明,等.职业技能导向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6(3):24-26.
[2] 林红卫.地方院校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以怀化学院为例[J].广东化工,2013,40(20):67-68.
[3] 林红卫,陈迪钊,赵子剑.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西部科技,2009,8(5):57-62.
[4] 林红卫,地方院校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探索——以怀化学院为例[J].广东化工,2013,40(23):191-192.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Cultivation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LINHong-wei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Huaihua University, Hunan Huaihua 418008,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adapting to economic and social needs.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was introduced from the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system and coope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The training mode was to face professional post, based on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relying on coope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local universities;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e
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课题(湘教通[2011]315号)。
林红卫(1968-),男,教授。
C961
A
1001-9677(2016)019-01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