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广西需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2016-03-14 18:44:12周菊英卢建芳
广州化工 2016年19期
关键词:北部湾高分子广西

周菊英, 卢建芳, 黄 钦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适应广西需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周菊英, 卢建芳, 黄 钦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建工科专业。通过调研广西区内高分子相关企业现状并预见未来几年的企业发展趋势与高分子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并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改革广西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型优秀专业人才。

广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需求;人才培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的设置院校分布全国各地。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有2所高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即为桂林理工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通知强调指出: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2008年以来广西北部湾地区陆续上马了多项重大项目,除了建设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设施项目,还着力建设石化、钢铁、能源等临海工业项目,如2008年中石油1000万吨练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并建成投产,因此围绕着石化相关的下游材料化工企业正逐步进入北部湾。整个北部湾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振兴北部湾经济的人才需求。为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广西民族大学新增设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也新增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

然而,桂林理工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本专业主要方向为高分子材料的加工[1]。随着社会对高分子材料需求的日益增长,北部湾区域对高分子的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限于加工人才,更需要其它方向的人才。

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我们对广西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方向做了仔细的思考和分析,依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办学优势,结合北部湾日益增多的高分子材料类企业,积极探索适应地区经济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培养具有针对性专业知识的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促进北部湾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区内高分子相关企业现状及人才需求

1.1 高分子原料生产现状

合成高分子的原料依赖于石化资源,广西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要分布在北部湾,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逐渐结束了石化资源短缺的局面,并成为以本地需要为基础,辐射华南、西南和东盟各国市场的石化资源外销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厂家有位于钦州石化园区的海南华坤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利用炼厂干气合成苯乙烯,项目规模可达10万吨/年;广西南部湾石化有限公司有年产30万吨苯乙烯项目;“十二五”期间,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于钦州石化园区规划建设了二期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同时配套建设大型百万吨级大型乙烯项目;广西北海中石化铁山港项目可生产20万吨/年聚丙烯,是中国石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田东石化园区于2011年建成并投产了3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田东锦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柳州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都具有20万吨/年的聚氯乙烯项目;南宁绿洲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横县建立了年产32万吨聚氯乙烯生产装置项目;广西田东锦盛化工有限公司建设二期年产4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横县建设了10万吨聚氯乙烯及附加产品生产线;钦州海建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芳烃沥青产量可达1.72万吨/年;防城港可生产150万/年吨重交通沥青广西维尼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广西宜州市,年产聚乙烯醇3万余吨,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1.2 广西塑料产业现状

塑料是合成高分子的主要应用。广西区内的塑料制造及销售企业有900余家,涉及包装材料、日用塑料产品、管道加工等相关产品,绝大多数塑料企业为个体作坊生产经营模式。塑料制造企业分布在广西的各个城市,南宁有200余家,比较 有代表性的有广西佳利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雄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永丰管业有限公司等较大型管道加工企业[2]。玉林塑料加工基地主要生产泡沫塑料、塑料膜、编织袋等包装材料,少量企业生产塑料管道、日用品等。柳州也有100余家塑料制品企业,依托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的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及汽车周边产品。

1.3 广西橡胶产业现状

橡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应用领域涉及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以及国防军工、尖端高科技等方面。广西目前约有橡胶加工企业68家,橡胶机械企业54家,橡胶制品企业104家,主要分布在北海、防城港、桂林、贵港、柳州和南宁等地。广西橡胶工业的支柱产业主要是轮胎制造业和橡胶机械制造业。轮胎制造业的产品主要包括巨型工程轮胎、工程轮胎、航空轮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翻新轮胎等目前,从事各种轮胎加工生产的企业主要有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桂林南方橡胶集团公司桂林轮胎厂、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公司、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橡胶机械产品主要包括硫化机、挤出机、成型机和密炼机等橡胶加工机械;而桂林橡胶制品厂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个人防护服、油罐密封带和导风筒以及各种密封件;桂林乳胶厂产品主要包括安全套、医用手套等。另外广西具有较好的汽车工业基础,因此柳州周边也新兴了很多生产汽车配件及密封材料相关产品。

1.4 广西高分子天然资源现状

广西地处亚热带且为沿海省区,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及海洋资源,天然高分子主要包括淀粉、壳聚糖、纤维素等资源。广西是全国木薯主产区,也是我国最大的木薯加工基地。拥有各类木薯淀粉加工厂近 200家,广西代表性淀粉加工企业是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木薯淀粉、木薯变性淀粉、木薯酒精及各种木薯制品的生产销售 等。同时广西轻工研究所、南宁木薯开发中心等的科研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为广西木薯产业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纤维素广泛存在于树干、竹秆、草秆、甘蔗渣中。广西具有发展甘蔗生产的天然优势,年产蔗渣600万吨以上,可生产大量的蔗渣纤维素。除此之外,广西有龙须草、方香竹、芭芒杆、剑麻等植物纤维物种170多种,具有开发植物纤维的巨大潜力。广西剑麻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剑麻种植、加工、销售综合经营,纤维产量15000吨。壳聚糖是一种与纤维类似的高分子多糖结构,存在于昆虫、甲壳类动物的硬壳以及菌类的细胞壁中。广西北部湾北部湾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鱼类500多种,虾类200多种,头足类近50种,蟹类20多种,还有种类众多的贝类和其他海产动物、藻类。从蟹、虾食品加工的副产硬壳中可以得到丰富的壳聚糖/甲壳素[3]。

1.5 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

广西石油化工发展趋势是依托沿海大炼油、大乙烯,发展基础石化原料产业,带动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宁等北部湾区市主要是以沥青的开采及应用为主,用于道路建设和防水材料;而柳州,桂林等地区则是侧重于塑料橡胶的制造和生产,我区塑料橡胶产品仍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未来的塑料橡胶工业将向着没有废料、不产生污染、资源可循环利用的方向发展,另外还涉及橡胶加工机械的制造;其它地区也分布有合成,成型加工等生产厂家。由此可见众多的厂家将面临各式各样的技术问题,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区内高分子材料相关的人才需求还会增加,特别是知识面广、国际型且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才的需求会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区内的人才需求情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为广西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发展提供有用的人才。

2 广西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完善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应与人才市场需求接轨,针对可预见的未来人才需要,能使学生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并结合北部湾区域对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的需求,广西民族大学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任务迫在眉睫。

2.1 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

专业培养目标应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与人才市场需求接轨,能针对可预见的未来人才需要来确立。专业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根本,它对专业课程设置和实验实践教学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本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建于2010 年,现有多名高学历的教师从事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及材料加工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学条件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基础。结合区内特色,本专业提出国际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主动学习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广西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依托广西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引入国际型人才的理念,以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能力、高素质的能服务于东南亚甚至欧美国家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4]。

2.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国际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上明显不同,因此必须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改进。

(1)宽专业口径

培养既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基本原理,又熟悉大材料类的基本知识的专业人才。增设几门与大材料有关的课程,如生物医用材料导论、金属材料学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可对一些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并开设能够了解东南亚各国民族风俗、宗教事务等知识的选修课。

(2) 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组

构建以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相关的实践教学平台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使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并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5]。

2.3 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多与相应的课程教学捆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的培养方案中依托学院的区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了3个专业实验室并配有200万的实验设备。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创新性实验。增加实习锻炼,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进行毕业实验,依托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林产化工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等让学生积极参加各课题组的科研工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结 语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是极其迅速的。很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因此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应不断进行,并根据区内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型优秀人才。

[1] 廖正福,莫羡忠.发挥资源优势 构建广西有机高分子科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4,21(10):6-8.

[2] 邓卫星, 彭锦雯.广西高分子专业人才需求及建设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19): 7-9.

[3] 何小英,许东颖,廖正福.广西高分子科学发展刍议[J].广东化工,2014,41(15): 126-127.

[4] 周明,王煦,何显儒,等.国际化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科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5(11):24-25.

[5] 龚春丽,文胜,郑根稳,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孝感学院学报,2008,28(6):109-111.

Training Mode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Major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Guangxi Province*

ZHOUJu-ying,LUJian-fang,HUANGQi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Nanning 530006, China)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is a new engineering major i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he actuality of polymer related enterprises in Guangxi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nterprises and talented person demand in the coming years were anticipated.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major training mode was reformed through a series of ways, including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program and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so a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s.

Guangxi;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talent demand; talent training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No:2015JGB201);广西民族大学教改项目(No:2011XJGC15);国家民委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13044)。

周菊英(1979-),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

G648.4

A

1001-9677(2016)019-0177-03

猜你喜欢
北部湾高分子广西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北部湾的风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0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