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臧 勇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 王长宁
变革时代电力巡检面临的挑战和转变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臧 勇
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 王长宁
【摘要】近30年,计算机产业带动的社会变革是日新月异,我们每天都切实感受到了智能设备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搜索引擎、GPS、传感器、人工智能、智能算法、智能设备,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任何企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冲击下面临着转型的考验,如何应对?本文从宏观环境、微观环境角度阐述了在新技术不断崛起的今天,企业所必然面对的挑战。
【关键词】工业4.0;物联网;巡检
2015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创新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驱动;德国的“工业4.0”也将企业向国际化迈进提供了平台,其核心是智能生产技术和智能生产模式,旨在通过“物联网”把产品、机器、资源、人有机联系在一起,推动各环节数据共享,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借助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企业的组织机构、生产方式、产品模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所有的公司都将变成IT公司,每一个企业领导都将变成数字化领导。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刻,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从“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从大数据到物联网、从人工智能到VR/AR的实现,每天扑面而来的变革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我们的眼光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被抛在发展的末端。目前,全世界都沉浸在智能主宰一切的洪流中,机遇、远景、挑战,我们被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推动向前,这个时代正在被“工业4.0”占领,正在被《中国制造2025》主宰,正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洪流中脱胎换骨。我们必须思维清晰,目光坚定,视野辽阔,在新的工业革命到来之际,迎头赶上。
1.互联网+
2015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次提出了“互联网+”,直至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和“互联网+”紧密结合。
“互联网+”的“+”是指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互联网+国家的发展目标为: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工业4.0”浪潮
作为传统的制造强国,德国充分认识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对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而自身在信息产业领域的弱势。因此,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默克尔政府希望通过推动“工业4.0”,重塑自己在工业领域全球龙头地位。德国将“工业4.0”为视国家战略,将工厂智能化视为国家方针。
“工业4.0”是一次有现代信息、软件技术与传统工业生产相互作用的革命性转变,进而形成未来制造业全新的生产标准体系。
为全面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国正在加快建立适应“工业4.0”的智能制造体系标准体系,以跟上“工业4.0”的时代步伐。
3.“中国制造2025”
为全面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国的产业思路和行动路径作了及时调整,全面推行“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总体思路是以促进制造也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职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供综合集成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有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2015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该纲领将制造业定位成“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提出了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三步战略:第一步,2015-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之列;第二步,2025-2035年,达到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第三步,2035年-2049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4.大数据时代
2015年8月,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印发,掀起了新一轮的大数据潮。数据转型给企业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实现内在创新的需要和必然选择。
随着大数据影响力的深入,全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认知分析、云数据服务、开源数据、机器学习成为当前最受瞩目的大数据名词。
受宏观环境的影响,我们河北检修分公司也在积极采取对策。尽管离“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有点远,但是物联网和大数据、移动办公将直接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并带来实质性的变化。比如物联网所涉及的传感器、定位、标识、跟踪、无人机巡检、全天候的监控等正在或逐步被采用。
在2016年英特尔和信息技术峰会上贯穿着一个主题:中国创新。从最早的数据中心、PC,到移动互联设备,再到数以亿计的物联产品,无人机、VR/AR,智联无处不在。英特尔的实感技术作为实现视觉数字化的重要技术可以捕捉到影像、测量尺度,找到相应位置,帮助巡检人员为设备、无人机带了视觉、声音和动作的感知能力。
1.物联网在电网巡检中的应用
通常变电站地处偏远,地理条件恶劣。设备巡检是变电值班的一项重要工作,站内设备数量繁多,且密集程度高。从规范角度,对于大站的一次巡检的时间超过2小时,非常容易造成巡检工作的疏漏,到位监督缺乏技术手段,对于巡检信息的传递迟缓,规范化的巡检流程得不到有效执行等。
随着芯片的微型化、高性能化,物联网设备层出不穷,并担负起一部分分析处理功能。
可以独立收集、筛选、分析数据,甚至可以直接输出信息分析的结果。
我们检修公司的电力检修巡检中,需要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的全面检测和感知。利用各类传感器设备和智能系统,智能识别和全面感知线路的实时状态,对感知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与业务流程进行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电力巡检业务的数字化。以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变电站设备、智能仪器、RFID设备、传感器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作为物联网中的感知层,全面感知、捕获动态的基础信息;巡检人员根据传感器传回的设备运行信息,预先掌握设备性能状态,从而更加灵活、及时、准确地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保养。
2.电力巡检移动办公应用
专家预测,到2019年,大概五台设备里面有一台是商用平板电脑,因为企业要移动化。移动信息化应用要求移动设备和其他智能设备无缝整合到企业的信息系统,确保其信息的安全传递,优化决策流程,并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力检修中。智能巡检系统移动性需要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移动办公和掌上运维等传统业务运用,未来将采用传感器,支撑类移动应用。
通过智能巡检系统融入RFID射频识别技术、移动PDA、嵌入式应用平台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并与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有机结合,消除了孤岛作业,提高了变电站设备巡检和运行管理水平。
智能移动设备的使用,利用移动PDA智能手持设备,详细的记
录、标识巡查站点的各项属性,操作方便、完整高效。减少工作人员强度,为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的作业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提升巡查任务分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高巡查效率。
习近平关于科学发展这样说道:“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今天,我们站在变革的风口浪尖上,身后是我们奋斗多年的基业,正面是扑面而来的创新挑战:“工业4.0”、“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物联网,迎战,改变,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技术强国,科技引领世界,不仅是宏观目标,也是我们的志向。
最后引用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的话:“因为我们现在只是处于这个变革趋势的第一天,最初始阶段,这意味着你们还为时不晚,一切都来得及。”
参考文献
[1]维克多·迈克热·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
[2]张晓峰.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中信出版社,2015(5).
作者简介:
臧勇,工程师,现供职于国网河北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研究方向:信息安全及服务器、存储在信息系统中应用和实施。
王长宁,工程师,现供职于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研究方向:虚拟化,存储在信息系统中应用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