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学院商学院 江玉杰 于渝飞
长三角地区厨电企业供应链优化研究
三江学院商学院 江玉杰 于渝飞
【摘要】被誉为“家电行业最后一块高地”的厨电市场,虽然利润颇为丰厚,但因厨电产品品牌多、企业间竞争激烈等因素而使得厨电企业的边际收益值不断降低。为此,本文首先对长三角地区厨电企业供应链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给出相应地优化策略。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厨电企业;供应链优化
此文为三江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产业集群视角下的长三角地区厨电企业供应链优化研究》的研究成果。
厨电市场被誉为“家电行业最后一块高地”,因此,众多商家竞相争夺,从先前的价格战、广告战到目前的品牌战、公关战。其中,浙系品牌、粤系品牌最具实力,浙系品牌定位高端市场,其目标消费群体为高端消费者,以老板、方太为主要代表;粤系品牌则定位中高端市场,其目标消费群体为中高端消费者,包括华帝、万和、美的以及万家乐等品牌。
尽管厨电行业利润颇为丰厚,但因厨电产品品牌多、企业间竞争激烈等因素而使得企业的边际收益值不断降低。为了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多数厨电企业通过4P营销策略进行全方位的竞争,以致忽略厨电供应链相邻节点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进而产生需求放大现象,使得部分零售节点企业库存积压与产品缺货并存。因此,本文研究长三角地区厨电企业供应链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厨电产成品流通级数多、易产生“牛鞭效应”
据相关调查知,有60%以上的厨电企业是从厨电产品代理商、厨电产品分销商处进货。从产销角度来说,厨电产品代理商、厨电产品分销商在无形中增加了以制造商、零售商为代表的两阶段厨电供应链的级数,即批发环节所增加的节点企业。而林勇指出:供应链的级数越多,则牛鞭效应越显著。显然,由于厨电产成品流通级数的增加,使得在流通环节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各节点企业的供货提前期、配送环节的流畅性等)也相应急剧增加,进而越容易产生“牛鞭效应”,使得各节点企业因库存积压而占用企业的大量资金,以致各节点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大幅降低,继而不利于供应链稳定、高效的运行。
2.2厨电产品零售商与其供应商合作不紧密
据相关调查知,厨电产品零售商能够得到厨电产品供应商长期合作优惠仅占总比例的27%,而厨电产品供应商存在延期交货的比例已达59%。显然,在调查范围的样本空间内,厨电产品零售商与厨电产品供应商的合作紧密程度相当地薄弱。因此,在外界条件的干扰下,比如厨电产品出现滞销、厨电产品出现积压、厨电产品出现缺货、厨电产品进价相对过高以及供应商提供的支持力度低于其他供应商时,厨电产品零售商很可能从先前的供应链中裂变、分化出来,使其上游节点企业无法实现“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进而影响节点企业的资金回笼,继而降低整条厨电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2.3部分厨电产品零售商的促销策略存在缺陷
据相关调查知,节假日促销所占的比重最大,而绑定促销所占的比重最低,同时折扣促销、团购促销以及套餐促销所占的比重相对集中,处于中间地带。根据促销时间的差异性,可以将促销形式归为两类:①无时间限制型,包括套餐促销、团购促销、折扣促销以及绑定促销等;②有时间限制型,包括节假日促销等。而与无时间限制型的促销策略相比,有时间限制型的促销策略可能导致牛鞭效应的严重性更强。因此,在长三角地区,部分厨电产品零售商的促销策略存在缺陷。虽然在短时间内有利于供应链中下游部分节点企业的利润实现,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因终端销售量的波动性幅度更大,使得上游节点企业的预测精度降低,不利于供应链上游节点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4部分厨电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据相关调查知,近60%的消费者在购买厨电产品时都遇到过产品质量问题。而产品质量是决定厨电企业竞争力的五大要素之一。如果产品质量存在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厨电企业的销量以及声誉,进而影响企业所在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以及资金周转情况,使部分节点企业从供应链中裂变出来,最终使该类型品牌厨电产品在市场上消亡。因此,当厨电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时,不管消费者采取何种处理方式,都会给厨电企业带来一定量的损失。而当消费者要求厨电企业退换货时,会引发供应链中逆向物流事件的发生,这不仅会造成厨电企业物流成本的增加,而且也会影响企业的形象。
2.5零售节点存在部分厨电产品缺货、部分厨电产品积压的问题
据相关调查知,有50%以上的零售企业均存在过缺货问题;同时有43%的厨电企业均存在过库存积压问题。显然,零售节点同时存在部分厨电产品缺货、部分厨电产品积压的问题。在缺货状况下,当厨电企业采取“及时调货”策略时,会增加企业的运输成本、及时性采购成本等;而当厨电企业采取“不予处理”策略时,会使企业丧失销售机会,同时也会增加客户抱怨的风险,进而降低客户的忠诚度。而当厨电企业发生库存积压问题时,不仅会造成该厨电企业资金回笼速度的降低,同时也会影响厨电供应链的稳定性。
3.1引入“互联网+”思维改进厨电企业的销售渠道
据相关调查知,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厨电产品所占比例仅为9%。而随着80后、90后成为厨电产品购买的主力军,消费者通过网购厨电产品的概率也会增大。因此,厨电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旗舰店、各种网店直接进行各种类型厨电产品的销售,这不仅能够极大地缩短厨电供应链的级数,而且也能够抢占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而,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到厨电企业的销售环节中,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牛鞭效应、提高厨电企业库存水平的控制,而且也能够增强厨电供应链的敏捷性和供货响应能力。
3.2加强厨电产品制造商与厨电产品零售商的合作紧密程度
加强厨电产品制造商与厨电产品零售商的合作紧密程度:①能够缩短厨电供应链系统的级数,提高制造商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以便制造商及时调整生产线,继而生产出能够满足消费者及时性需求的厨电产品,进而降低供应链中不必要的安全库存,以降低零售节点企业的库存积压;②缩短厨电产成品的流通时间,便于厨电产品制造商实施生产延迟或物流延迟策略,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和快速响应能力;③有利于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建立产销联盟关系,实现企业间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逐渐削弱牛鞭效应的影响,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最终实现链上各节点企业所获收益值
大于各自单独运营时的所获收益值。
3.3完善厨电产品零售商的促销策略
当厨电产品零售商采用时间限制型促销策略时,不仅会导致促销期间与非促销期间产品销售量产生较大的波动,而且也会延迟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进而导致周需求、月需求产生较大的波动,不利于零售节点企业进行产品销量的预测,进而导致其部分厨电产品积压、部分厨电产品缺货的问题。同时在这种需求被极大的扭曲下,也会大大增加上游节点企业的预测偏差值,继而导致上游节点企业也产生部分厨电产品积压、部分厨电产品缺货的问题。在这种恶性循环下,不利于各节点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厨电产品零售商应尽量少用时间限制型促销策略,但可以尝试采用无时间限制型促销策略,以减少消费者需求过程内在的变化性,进而弱化牛鞭效应。
3.4强化供应链各环节质量监控力度
厨电产品的最终质量取决于构成供应链的所有节点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而作为核心企业的制造商,不仅要加强自身产品质量的控制,而且也要强化对供应商、零售商等相关企业的质量监控水平。因此,可将厨电供应链质量监控管理划分三个阶段:①供应商质量监控管理,主要针对供应商所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的质量以及功效进行监控,以降低因原材料缺陷而导致厨电产品潜在质量问题;②制造商内部质量监控管理,主要汇集厨电产品在生产线、终端市场中的不良数据,尽可能降低不合格产品流向下游节点企业,同时建立健全厨电产品质量缺陷预警机制;③零售商质量监控管理,主要降低在零售环节中因运输、仓储管理不善而导致厨电产品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勇.供应链库存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51-152.
[2]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15:5-90.
[3]霍红,田娜.供应链质量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3(21):104-105.
[4]江玉杰.基于改进Shapley 值法的装配供应链收益分配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5(01):36-40.
[5]顾力刚,于辉.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04):36-38.
江玉杰(1990—),男,江苏连云港人,大学本科,现就读于三江学院,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于渝飞(1978—),女,北京人,法国马赛二大物流与组织专业硕士,三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