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辉(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 青岛 266427)
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思考和讨论
□孙晓辉(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 青岛 266427)
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对运动训练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因当前竞赛制度的改变,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训练训练实践之间矛盾凸显。本文主要对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梳理,以期能够更加科学的运用于运动训练实践中,为教练员提供参考。
运动训练 周期理论 思考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最早由马特维耶夫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发展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这一理论促进了国内外运动训练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的运动员。然而,随着近几年运动赛事体制在发生巨大变化,各类赛事开展次数频繁,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矛盾突出,人们对其产生质疑。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符合那个时代竞技体育项目特点与发展水平需要,因时代的发展变化,世界整体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运动训练的需要。鉴于目前竞技体育发展所需,需要对运动训练周期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概述,为现代运动训练服务,科学指导运动员的训练,提升训练水平,进而提升运动成绩。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是马特维耶夫所提出,依据人体竞技状态的周期性特点,将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按照年度划分为准备、比赛与过渡期三个时期,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制定训练量、训练任务与内容等。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与负荷强度。通常来说,准备期以身体训练为主,负荷强度低,训练量较大;比赛期以专项训练为主,负荷强度高,训练量低,且全年比赛安排只有一个高峰期。在过渡期,以积极休息为主,恢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为进入下一个训练周期做准备。
2.1、阶段性训练分期思想的提出
运动训练过程要周期进行安排的思想起源较早,第一届奥运会于1986年开展,标志着竞技体育进入全球关注时代。随后,不少学者重点研究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认为运动员只有接受系统训练,才能在竞技体育赛事中发挥较高水平。1913年,莫尔菲第一次提出要适当加长赛前训练时间的观点,认为训练时间应适当延长至8-10周。1916年,芬兰学者布·阿·科托夫根据运动员所取得成绩与实践训练进行分析,提出训练过程不间断性与阶段性的观点。1917年,科托夫在莫尔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运动训练要进行分期与分阶段的观点,认为赛前训练时间控制在14-16周,在这个不间断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分期训练。这代表阶段性训练分期观念的确立。
2.2、全年阶段分期思想的提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芬兰学者拉乌尔.毕卡拉认为运动员的训练按照全年大周期来说,要进行不间断性训练,同时参考季节划分训练周期。他认为全年可划分为预备、春季、夏季与秋冬季训练时期。但是受气候因素干扰,毕卡拉的不间断性训练实际上受到中断,主要体现在秋冬季有长达4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尤其寒冷的1个多月时间训练近乎是停止的。从这种情况中可以看出,根据季节划分的全年训练分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总体来说,毕卡拉的全年阶段分期思想的提出,较莫尔菲的阶段性训练分期思想具有较大的进步。
2.3、现代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
在20世纪60年代,竞技体育比赛形成了制度化,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在增加,体育赛事中所取得的成绩上升到国家层面,国际中对于运动成绩的追逐日趋激烈。为提升运动员在训练时期的竞技水平,并能在比赛中稳定发挥,一些学者与教练员融合训练时间,从广度与深度上加大探究训练分期问题,并发表了众多的论文与专著。1964年,前苏联现代理论首席专家与国际体坛理论权威者,列?巴马特维耶夫发表专著《运动员训练的分期问题》,综述学者对于训练分期理论的研究成果,吸纳了学者科学观点,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周期划分的原理、影响因素等,标志着现代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
3.1、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特点
马特维耶夫的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特点如下:第一,全年训练周期的划分要以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出的规律为中心,旨在运用训练手段,使训练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形成与提升进行控制,促进运动员在体育赛事中发挥最佳成绩的准备状态。第二,全年训练按照上半年与下半年赛事时间,分为“冬春比赛”、“夏秋比赛”两个周期。第三,详细阐述周期训练的内涵,训练周期并不是简单重复上一训练周期,而是在基于上个训练周期为参照,增加运动负荷,并进行循环。
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还指导了运动训练实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与体育竞赛制度的变化,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解释现代运动训练与竞技体育发展趋势。
3.2、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反思
(1)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无法适应新赛制的发展。
伴随竞技体育逐渐向商业化与职业化方向发展,体育竞赛制度发生了巨大改变,高水平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的频次大幅度增加。因训练环境的改善,运动训练摆脱了受气候、场地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全年训练时间具有可持续性,新赛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主客场制,比赛次数频繁;运动训练的准备周期短,比赛期较长;采用积分制,职业化水平较高。
当前新赛制的特点,暴露出了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诸多问题。从90年代开始,伴随体育商业化趋势,大多数体能类项目比赛数量急剧增加。举例说明,如2003年,刘翔从6月至7月,一个月的时间分别参加了奥斯陆、洛桑、巴黎等六站比赛,竞赛次数超越传统的竞技体育比赛。鉴于这种赛制,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无法适应赛事需求。赛事数量的增加使运动员的准备周期缩短,过渡期的身体恢复从被动转向主动训练恢复。另外,训练方法要进行完善,加强训练质量的提高,保证机体状态能够迅速根据赛事次数产生较强的适应性。鉴于当前状况,高水平运动员在赛前进行充足的准备期是不能实现的,只能将其中的一部分赛事作为重要赛事前的高强度训练。由此可见,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无法满足当前赛制与训练实践所需。
(2)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
马特维耶夫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包含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两个支撑点。他提出准备期是负荷量与一般身体训练的结合,在赛前一段时期,逐渐增加专项训练与负荷强度,以实现在比赛时能发挥较高水平。然而,当今时代竞技体育与科研水平在逐渐提升,学者们对该理论产生质疑,训练周期理论忽视运动员的不同生理基础,所能承受的负荷量与强度、训练方法有不同要求,并未注重运动员的差异化,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水平无法得到提升。高水平运动员与青少年运动员存在较大区别。伴随年龄增长,训练水平逐步提高,运动员的生理与心理均在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以及对训练方法、手段、负荷的要求变化。这些要素直接折射出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特点。经过实践证明,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竞争的要点是专项能力。这也是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即对专项能力提升着重开展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并优先发展。
现代运动训练是基于生物科学理论,运动员机体不断适应训练负荷的运动系统。每个项目在运动训练中的训练周期及负荷强度均不相同,需在生物学理论指导下,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完善系统的训练计划,并在中、小训练周期中确立目标与训练负荷。篮球运动是竞技体育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以篮球作为案例,梳理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周期性训练是篮球运动训练的内在要求,主要是制定系统的大中小周期训练计划,并按照系统化的计划进行训练,提升篮球运动训练水平。
篮球训练中实施周期性原则的要求如下:
第一,训练周期的安排参照重要比赛的日期。目前我国的篮球比赛主要有CBA职业联赛、全国锦标与全运会等。年度周期划分中,根据重要比赛日期确立一年中安排几个大周期合适,同时,大周期的准备、比赛与过渡期均以重要比赛为核心,以确保竞技状态恰好出现在比赛时间,创造优秀成绩。另外,要关注运动员参加普通型比赛的次数,避免其对重要比赛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年度周期划分要参照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进行。优秀运动员因比赛频次较多,以重要比赛为核心,进行多周期训练,一般水平运动员年度安排周期相对少一些;业余运动员的参照标准为学习与重要比赛进行划分。
第三,明确细节,对各周期内的训练内容、手段与负荷应有细致的安排。针对运动员训练水平,合理安排他们的重复与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运动员竞技状态出现在重要比赛中。年度周期的划分要从宏观上进行分析,选择多年的训练要求为参考。
第四,保障日常训练课落到实处。各训练周期的目标,分解到日常训练课中,通过长期的累积训练,才能确保目标的实现。在日常训练课中要按照既定要求落实训练的内容、手段与负荷等。
以上为篮球运动训练中现代周期理论的原则,实际上,不同的运动项目所需的周期不同,教练员在制定周期计划时,以运动训练理论为指导,科学合理制定周期计划。
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对我国运动训练的影响是巨大的,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内涵。随着竞技体育的逐渐走向商业化与职业化,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无法适应所有水平的运动员,尤其是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能力的提升,然而对青少年运动员具有一定的普适应。时代在发展变化,理论应跟着竞技体育需求不断进行完善与丰富。针对陈旧的理论,应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对于训练周期理论不能一味的否定,应进行综合性的评判。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运动训练实践密切相连,不断完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适应新赛制特点,以提升运动员的成绩,进而推动体育的发展。
[1]刘玉泽,王远.国内外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研究综述[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3,(12).
[2]李海磊,苏丽娟.篮球运动训练周期特征解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6).
[3]杨华灵,张宇.浅议现阶段运动训练周期理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
G808
A
1006-8902-(2016)-06-LXY
孙晓辉,男(1982-),汉族,山东淄博,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排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