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固态硬盘(SSD)具有普通硬盘不具备的快速读写、质量轻、能耗低以及体积小等优点,但又兼有容量较低、耐用性较短的缺点。由于二者的技术特点和构造特性有较多差别,所以我们在使用普通硬盘时所养成的“好习惯”,不仅不适用于SSD,甚至对SSD而言还是相当忌讳的“坏习惯”。
BIOS硬盘模式一般有三项:IDE模式,RAID模式以及AHCI模式。IDE模式无法完全发挥固态硬盘的性能。为了充分发挥SSD性能,应将硬盘模式设置为AHCI模式。
那 么,AHCI是 什 么?英文全称为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串 行ATA 高级主控接口/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是由Intel等多家公司联合研发的接口标准,允许存储驱动程序启用高级串行 ATA 功能,如本机命令队列和热插拔。AHCI本质是一种PCI类设备,在系统内存总线和串行CPU设备内部逻辑之间扮演一种通用接口的角色。
为了解当前系统采用何种硬盘模式,我们只需右键点击“我的电脑”找到“管理”→“设备管理器”,在窗口中打开硬盘控制器即可看到。
那么,如何设置为AHCI模式呢?主板是phoenix BIOS的设置硬盘模式方法: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使用向右方向键选择“Advanced”项,进入菜单后找到“SATA Controller Mode”选项,通过向下方向键切换到此项,回车弹出对话框,更改硬盘模式为"AHCI",完成后按 F10保存退出BIOS。
对于SSD来说,切记不要去进行碎片整理。与普通的机械硬盘相比,SSD的存储扇区具有有限的写入次数,进行碎片整理意味着会无谓的浪费掉多次写盘次数。况且执意进行碎片整理后,效果差强人意。
对于机械式硬盘,碎片整理有益于提高磁盘读写效率,因为磁头需要在磁盘表面来回移动读取数据;而SSD并没有这种机械移动,其数据采用的是一种大范围的传播方式。
在现代版系统Windows7或 Mac OS X 10.6.8之后,它们都支持扇区擦除(TRIM),即意味着不需要对SSD进行扇区擦除操作。当然,对于机械式硬盘则不然,因为其上被删除的文件在很长一段时间依然霸占着原扇区,直到被别的数据覆盖。
为此,用户需要借助工具如DBAN或CCleaner中的Drive Wiper“提前”释放有关扇区。但对于SSD则会自行进行空间释放,用户擦除不仅多余,而且滑稽。注意:不要在过时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XP 或Vista使用SSD,因为它们尚未支持TRIM技术。在那些老系统里,当新文件需要占用那些已经删除文件扇区时,首先需要进行删除,之后才能写入。这样就会延长文件写入时间。
这也就是在Windows7之后高版本系统中不要禁用TRIM的理由。不过,使用固态硬盘最好禁用Windows7的预读(Superfetch)和快速搜索(Windows Search)功能,这两个功能的实用意义不大,而禁用可以降低硬盘读写频率。
如果SSD空间接近饱满,那么其写入操作就会非常缓慢和困难。当SSD保留充足的剩余空间时,它具有大量的空闲单元,写入文件时会显得轻松快速。而当SSD具有可怜的剩余空间后,会产生大量的特殊填充块,此时写入文件就较为繁琐。系统将那些特殊的填充块读入到cache缓存内,用新数据修改相关的填充块,而且需要不断重复这样的操作,不胜其苦。所以要避免长时间写入,同时不要存放不常访问的大文件。
如果要减少写入时间,不妨将具有频繁写入次数的程序,设置为采用临时文件并写入到机械硬盘的方式。另外,适合置于SSD上的文件通常包括操作系统文件及其程序和那些你最常用到的应用或者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