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视角下张掖设施葡萄区域优势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16-03-14 02:01许尔文武应鹏汪永洋张掖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734000
甘肃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张掖市发展路径

许尔文,武应鹏,汪永洋(张掖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甘肃 张掖 734000)



特色农业视角下张掖设施葡萄区域优势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许尔文,武应鹏,汪永洋
(张掖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本文依据特色农业的内涵要求和张掖市设施葡萄优势产业发展的区域环境条件,从特色农业视角,分析了其发展的实现路径与成效。

关键词:张掖市;特色农业;设施葡萄;发展路径

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张掖市充分结合年降雨量少、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冰雪融水补给浇灌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优势资源,从2005年开始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围绕沿山冷凉带、荒漠边缘带和城镇郊区圈“两带一圈”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设施葡萄产业,通过近十年的努力,设施葡萄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栽培技术成熟配套,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品牌建设成效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增长,已成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在全市6个县(区)43个乡(镇)海拔1350~2450m的区域内梯次建设设施红提葡萄基地539.4hm2(其中:日光温室712.67hm2、拱棚256.93hm2),挂果面积hm2(日光温室470.8hm2、拱棚241.2hm2),果品总产量956万kg(日光温室769万kg、拱棚187万kg),年可实现销售收入9600多万元,累计实现产值近5亿元,已成为目前我国日光温室延后葡萄栽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先后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葡萄分会授予“中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和“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等称号,2015年2月“张掖葡萄”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

1 特色农业的理论内涵

特色指的是经济发展的区别性、独有性和差异性。特色农业则是在农业发展新阶段提出的一种新的农业思潮与农业发展模式。我国自上世纪末开始研究特色农业[1],有学者认为,特色农业是指在特定区域与资源优势条件下,通过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色农产品与农业多功能服务,形成具有明显特色、有很强市场竞争力和显著经济效益,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产业化程度的农业生产与服务体系[2]。特色农业突出地域性和独特性,地域性指在生产上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其产品具有特定的市场,并在区域内形成专业化生产;独特性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无我有”主要体现品质差异、时间差异、季节差异,“人有我优”就是在有条件生产和提供同种特色产品的条件下,自身的特色农产品质量更好,具有独特的品质。

2 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区域条件和特色

2.1生态资源优良,为优质农产品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地势低平,形如盆地,南依祁连山,北靠龙首、合黎二山,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纵贯全境,孕育了河西走廊最大的绿洲。张掖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禀赋优越。张掖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光质优良,蓝紫光含量高;年平均气温3~8℃,冷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有利于果实糖分积累;土壤以沙质土为主,矿物质含量丰富,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浆果着色和成熟[3]。走廊平原橄榄形地带独特的生态区位,加之气候冷凉、降水稀少、空气干燥、相对湿度低、成熟前降温快,使张掖成为河西走廊中部天然的植物疫病隔离区,且有无污染的冰雪融水灌溉,是甘肃西部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更是培育有机绿色食品的理想之地。特别是南部沿山区气候冷凉,北部荒漠区热量丰富,有利于设施葡萄产期调控,从11月份至次年2月份都可采收供应绿色、有机鲜食葡萄,是生产设施延后葡萄的特色区域。“张掖葡萄”,与全国其他产区的相比,质量优势明显。“张掖葡萄”属鲜采、鲜食晚熟的葡萄,果穗松紧适度,果穗重量750~1000g,果粒大小均匀,无干缩果,无腐烂,无小青粒,果梗、果蒂发育良好并健壮、新鲜无伤害,平均单果重14g,最大单果重18g,果粒横径2.6cm以上;色泽艳丽,着色前呈浅绿色,着色后呈粉红、鲜红色;果肉硬脆、含糖量高,酸甜适口,风味独特,品质上乘,深受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先后荣获“全国晚熟、晚采优质葡萄金奖”、“全国鲜食葡萄金奖”、“中华名果”和“甘肃十大名果”等称号。

2.2技术体系成熟,为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掖市发展葡萄产业起步早、标准高。在生产实践中特别重视技术创新,研究制定了《张掖市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质量分级》、《有机农产品张掖设施红地球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绿色农产品张掖设施红地球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张掖市红地球葡萄苗木质量检测及包装储存技术规程》、《张掖市葡萄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等5项地方标准,已通过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填补了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技术标准的国内空白;与甘肃农业大学协作研究的《河西走廊万亩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成果,总结推广的“夜间冷热空气置换法”延后栽培技术、“2+4+3”病害预防技术和“843”葡萄品质提升等技术,经济实用,操作简便,使红地球葡萄成熟期延后到元旦、春节期间,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栽培技术体系。

2.3综合效益彰显,决定了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设施延后红地球葡萄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特色优势产业,其经济效益比较可观,通过配套技术推广,可春节前后鲜采上市,目前整体上已实现了当年定植,第二年挂果,第三年丰产的目标,以高标准优质红地球葡萄为例,每座温室产量1500kg,按照市场售价14元/kg测算,每座温室年平均销售收入为2.1万元;扣除年生产成本6000元,可获得纯利润15000元,经济效益显著。节水明显,亩均用水150~180m3,单方水产值达到130元,是大田作物的20倍以上。另一方面,与日光温室蔬菜相比,亩均年用工仅70个,节约劳力近一倍。设施红地球葡萄适种区域广泛,近年来张掖市充分利用荒滩、戈壁、沙漠等非耕地资源,通过开沟和客土置换发展设施葡萄产业,不仅节约集约利用了土地资源,解决了部分土地调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且还拓宽了土地使用空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是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3 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3.1特色品牌带动

品牌是农产品通向市场的“身份证”,特色是农产品形成市场区隔和提高竞争力的筹码。立足张掖设施葡萄产业区域优势与资源优势,以张掖葡萄获得的绿色、有机认证和“中华名果”称号等为基础,以张掖葡萄成功认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力争将“张掖葡萄”打造成中国知名品牌,以提高张掖葡萄产品信誉度和地域的知名度,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地域特征突出、产品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市场竞争力强的葡萄产业体系。

3.2科技示范辐射

资源优势要变为产品优势,需要科技的支持,科技与示范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必不可少。首先强化科技服务,市、县、乡三级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以各类科技服务活动为载体,“面对面”深入百村开展指导培训,“手把手”进驻千户传授生产技能,与葡萄生产全覆盖、相结合,实现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其次强化科技创新,以“栽培新模式”为主导技术路线,全面应用推广日光温室设施延后栽培、大田露地栽培及钢屋架连体大拱棚栽培三种栽培模式,调控葡萄依次推迟、正常和提前上市,实现栽培技术的新变革,拉长葡萄上市时间,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推进高台县暖泉葡萄专业合作社、临泽县红沟葡萄专业合作社及甘肃现代节水研究所葡萄示范园等一批实实在在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示范园建设,把葡萄示范园区建成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使之成为科技培训的基地,技术推广的样板,示范效应显著的典范。通过科技支撑辐射,示范引领带动,有效的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促进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区域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政策扶持引领

强化政策保障,全面学习借鉴周边的武威市等市、县将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特色林果产业建设的利好政策,捆绑使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水利工程建设、扶贫开发、妇女小额贷款等涉农资金,加大对葡萄基地建设种苗费等补助力度,助力葡萄产业向纵深推进。用足用好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等相关扶持政策,积极申报林业贴息贷款、造林补贴、林木良种补贴、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支持葡萄基地建设。

3.4市场营销支撑

目前张掖葡萄的营销网络不健全,采后商品化处理及产地预冷的设备缺乏,储运能力较弱。要借鉴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对公司+基地+农户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葡萄产业要在项目用地、税费、行政审批等方面给予倾斜;对投资葡萄种植、葡萄营销以及冷库、气调库、采后商品处理生产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对有经营能力并组织农户统一规划、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合作组织,给予资金、信贷、产业配套建设服务等方面的扶持,促进专业合作组织向公司化、实体化发展。对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商标注册上给予提供项目策划、项目申报、跟踪协调等方面的服务。要加快完善冷藏、冷库建设等“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在葡萄产业发展的重点村社,鼓励群众推广“支部+葡萄协会”的模式,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对接主攻城市销售商,建立起“产、加、销”三环相扣、对接有序的营销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周灿芳,傅晨.我国特色农业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8(9):157-161.

[2]刘荣章,吕珊,李建华,等.特色农业视角下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5):544-547.

[3]陆瑛.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落叶果树,2014(4):58-60.

[4]王玉珍,尹萍,黄汉爱,等.张掖市寒旱区设施葡萄产业发展思路[J].发展,2010(7):58-59.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荒漠区设施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2014〕ZYTG2)。

中图分类号:F114.46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张掖市发展路径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张掖市第四中学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开拓进取,服务项目建设——张掖市工程咨询中心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