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李天骄 摄影_张旭
资中筠:中国公益启蒙者
撰文_李天骄摄影_张旭
十余年来,她一直是中国公益之路上筚路蓝缕的思想启蒙者。2015年,她以85岁高龄,完成了自己对公益认知的更新,亦完成了对中国公益人最新最深刻的启蒙
12年里,一本书再版四次。2015年9月,随着《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美国百年公益发展的启示》一书的问世,85岁的资中筠完成了自己对公益认知的更新,亦再度带给中国公益人新的启蒙。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一书梳理了美国公益事业和现代基金会组织的起源和发展,剖析了其理念、动机及效果,并聚焦于新公益模式:公益,不再单纯是富人的事情,穷人也不再是单纯的资助对象,而是潜在的创业伙伴。
在序言中,资中筠解释,“近十几年来在美国迅速兴起的这种新型公益,是以追求影响力和效率为目标、营利与非营利混合的公益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以市场的模式做公益,使公益不仅仅是无偿的捐赠,也可以是一种可营利的事业。”
“它代表了美国乃至一些其他发达国家的‘既得利益’精英的觉醒,”资中筠说,“他们推动的一场深刻变革正在悄然进行,也许可以相当于100年前美国的进步主义运动的改革。”这一模式的深远意义在于,这种“致力于改变游戏规则的革新”,不但是对美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自我纠错的革新机制的考验,而且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换句话说,“资本主义将面临一次深刻的改造”。
这些关于“新公益”的述评,使得此书比前三版反映的图景更加全面,一经问世,即引发学界和商界震荡。
北大经济学教授张维迎评价,“资先生不仅是公益事业的杰出研究者,也是新型公益事业的积极实践者。她为这本书的付出让我们所有人受益。”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创会理事长茅于轼称,“这本书对国外经验有充分的介绍,我们做公益事业的人不可不读。”
“本书中专门介绍目前正在西方世界勃然兴起的新型公益事业。这种被称作创投公益(Venture Philanthropy)的新公益形式用社会企业家精神做公益,不但更能针对近二三十年在许多国家凸显出来的贫富分化等社会矛盾,而且更具有规模效益和提高了影响力,因此特别值得热心中国公益事业的人们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称道。
在该书首发之前,阿拉善SEE基金会开过一次理事会会议,专门请资中筠就书中新增加的内容做了演讲。“我从中有很多收获,因为对公益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希望引起社会共鸣,让更多的人开始关心的不再是财富,而是财富的应用。其中有企业家责任的问题。”时任阿拉善SEE基金会理事长任志强称。
任志强坦言,阿拉善环保公益,相当一部分是受到资中筠的启发。11年前,近百名企业家心怀壮志地成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保护生态为协会目标,却对怎样做慈善茫然无绪。第一次会议上,每人手边即有《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的初版《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评述》一书。
《散财之道》出版于2003年,为资中筠耗力十年所写。1992年,作为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中筠研究20世纪美国及中美文化交流史时意外发现,美国的现代公益基金会这一领域一直为国人所忽略,“它们从20世纪初期开始发达,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她还发现,甚至100年前中国的社会、文化、教育各个方面,到处都有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影子,自此对美国的基金会产生了浓厚兴趣。
十年间不断收集资料并进行深入思考之后,2003年,《散财之道》问世。该书以美国基金会为范例,强调除了汲汲于赚钱之外,如何花钱,大有学问,为我国“先富起来”的阶层提供了一个积极的、科学的散财之道的借鉴。
时值国内的公益组织开始发展之际,《散财之道》即刻成为中国公益人了解、研究美国公益、发展本国公益事业的读本,众多公益研究者、企业家均将其作为案头之书。高校做公益研究,亦将此书列为必读书目。更有说法称其为“公益界《圣经》”。
2005年后,此书第二版、第三版相继问世,更名为《财富的归宿》,资中筠在书中提出,财富取之于社会,应回归于社会,而创办公益基金会是最有效的途径。
《财富的归宿》论述了美国公益事业的历史渊源、现代基金会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特点,并列举了20世纪初、中、后期约20家有代表性基金会的发展历程、思想理念和运作方式。此外,这两版集中阐述了美国基金会与中国的关系,并概述了近年来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状况。
此后,资中筠欲就此“搁笔”,因为“做时政性的研究工作非常累”,她自感“衰朽”,“精力和时间都够不上了”,所以想“以待来者”。
然而令她遗憾的是,虽有很多学者关注到公益慈善领域并做了不少工作,但还没有她“能够想象的对于最新发展的系统著作”。
2014年秋,资中筠随乐平公益基金会考察团访问美国。13天里,84岁高龄的她跑了4个城市,平均每天拜访2到3家美国新公益的代表机构,并参加了“国际社会创投伙伴”(SVPI)的年会。
此行所见让她“大开眼界”。她发现,欧美发达国家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变革,不是在衰落,而是社会自己正在进行深刻的改革,有相当大的社会力量在推动,而且已经有了一个新的模式。
在回国后的四个月时间里,她几乎闭门谢客,每天在电脑前工作五六个小时,收集大量资料,“愈感其内容丰富,这一领域的发展程度是始料未及的”,最终写成《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一书,因为“外面正在发生着非常深刻的变化,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注意”。
在这本书中,她指出,与传统的公益相比,新的公益模式旨在从一开始就把资本引向对社会有益的事业,寓公益于商机,不满足于授人以渔,而是要掀起一场“渔业革命”。
对于书名,资中筠解释,“公益事业又进入了新阶段,自觉或不自觉地起着推进社会改革的作用,这个改革仍是向着社会公平和普惠大众的方向,不过观念和手段有所创新。”
新版还着重纠正了一些主流思想中对外国基金会存在的误区。“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改革开放很多年,但我们的主流观念还是非常封闭的,比如外国的基金会就是要和平演变我们,其实他们是和平演变自已。”
通过此书,资中筠得出一个观点,“新的公益事业并不是慈善公益而已,它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趋向,而且是占领制高点的那些精英们的深刻觉悟。”
从《散财之道》、《财富的归宿》到《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万圣书园创办者刘苏里称,“一本书旅行十二年,认知抵达三个境界”。
在就该书接受媒体采访时,资中筠称,于现代公益事业,中国社会还有很大的认识误区,需要启蒙。不管是政府还是大众,都应该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现代公益观念。
启蒙—十余年来,她一直以一个学者的担当,孜孜以求、不遗余力地为中国公益事业做一名燃灯者,不畏挑战,不惧风险。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一书,探究美国一百多年来公益事业与公益基金会组织的起源与发展,深入本源,提出“新公益”的概念,并引人一个全新的观点:与传统的公益相比,新的公益模式旨在从一开始就把资本引向对社会有益的事业,寓公益于商机,不满足于授人以渔,而是要掀起一场“渔业革命”。
对于现代公益事业,中国社会还有很大的认识误区,需要启蒙。该书有助于政府和大众树立正确的现代公益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