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蓬勃
【摘 要】大胆突破课堂教学的固有单一的模式,创造并运用新颖的教学形式,以变引趣,以情激趣,以新生趣,以读促趣,充分调动学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激发兴趣;高效课堂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展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所以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在激发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方面的一些做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借鉴。
一、以变引趣,促进理解
大胆突破课堂教学的固有单一的模式,创造并运用新颖的教学形式,以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皇帝的新装》,在教学时,我选择了“人物模拟”的教学方法,抛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身份代入,真实大胆地说一说自己会怎么做以及原因是什么。(1)如果你是皇帝,你回宫后第一件事是抓捕骗子还是抓捕那个孩子?(2)如果你是一个大臣,在前面几个大臣都说谎话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办?(3)如果你是那个说真话的小孩,但后来却遭到责骂惩罚,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办?学生们就此问题大胆表达,各抒已见,最后甚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由于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常规模式,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出来。比如对问题(3),有的学生说他会学会保护自己不会再说真话,如果说真话只会让自己受伤害,为何要说真话。而有的同学则反驳说,如果大家都这样想这样做,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说假话,最后这个社会每一个人都会被伤害,无人会幸免。只有大家都敢于说真话,社会才会是安全幸福的。课堂上争辩声此起彼伏,气氛十分热烈。此时的我只需要因势利导推波助澜就可以了。这样的一节课,效果着实让人惊喜,学生不仅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对当今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二、以情激趣,促进创新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个性化的体验,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进入到文本中去,与文本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
在教学《羚羊木雕》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直观体验人物的性格和情绪,我设计了“自导自演情景剧”这一环节,让学生踊跃参与,并说明理由,然后加以改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学生在导演“我轻轻地敲了敲门”这一动作细节时,就有不少的独特的设计:有学生把准备敲门的手轻轻地搭在门背上犹豫了许久,才提起手来轻轻敲了敲门;有的学生让敲门的手在空中来回缩了好几次……可以说,学生对人物感情的把握是到位的,他们所表现出的创造性让人叹服。
再如讲《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我是这样引导的:“如果要你根据这首诗的情感氛围,给它配一幅画,你会画什么?”有的同学说他会画幅“骑牛图”,图中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渡过浅浅的天河,天河上溅起了清冽的水花,整幅画面静谧安宁;有的同学说他会画幅“闲游图”,图中的街市上有熙熙攘攘的人群,街边陈列着美丽珍奇的商品,画面的中心是牛郎织女这一对恩爱夫妻手提灯笼,在街市上闲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好地体味到了这首诗的情感意境,加深了对文本的体验与理解。
三、以新生趣,促进反思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有力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
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先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录像,调动起学生探究自然世界的兴趣和欲望。教学过程中关于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的自然知识都激发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于是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在阅读中思考①共有几种类型的云?②表格如何设计简洁明了?在学习和评价中,学生学会了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经验,并把各种云的光彩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说明,突出云和天气的关系的特征,很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以读促趣,促进审美
文本是学生体验美的所在,有的文章特别适合朗读,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欣赏、感受文章的美,激发他学习文本浓厚兴趣,产生轻松愉悦的积极情绪。
比如《春》是一篇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散文。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知内容,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去品味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初读时,让学生出声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出文路;然后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进一步营造学生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接着让学生速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之后,进入最关键的品读,深入体会文章所蕴涵的美感和情感。多种形式的读,始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进行,学生的阅读兴趣、审美情趣得到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之,作为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教学情境,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感悟文本,思考社会人生,获得经验智慧,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