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性晕厥循因预防

2016-03-14 22:04
家庭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动心电低血压

老年人心血管病容易引起大脑的一过性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突发且短暂的意识丧失,即心血管晕厥。心血管性晕厥的临床类型较多,其病因不同,预防措施也不同。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突然改变,如从平卧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的站立引起的低血压性晕厥,在老年人中最为常见。据统计,65~74岁老年人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为15%~18%,75 岁以上老年人则高达30%~50%。患者大多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和强效降压药用药史,久站后出现头昏、头晕症状。特别是平时活动少或卧床时间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在体位突然变动时发生晕厥。

预防 老年高血压患者要避免体位变动幅度过大的行为与动作,尤其是清晨起床时体位转换速度不可过快、过猛。医学专家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制定了“3个半分钟”的起床要领,即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先在床上躺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两条腿垂在床沿等上半分钟。平日里患者要多喝水,及时补充体内水分,避免因脱水而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还要根据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宜运动的项目,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降压药物选择上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服用强效降压药物,以减小血压波动幅度,使血压平稳下降,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器质性心脏病 器质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等,是老年人心血管性晕厥的又一常见病因,发生率仅次于体位性低血压晕厥。据统计,有8%~14%的老年人因此出现过晕厥发作。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平常可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晕症状,反映有大脑供血不足。一旦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食等,使得全身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减少,就会因心输出量急剧减少而造成大脑供血一过性严重不足,引起晕厥发作。临床资料表明,越是年老,心功能越差,对外界刺激因素的反应增强,发生心血管晕厥的风险也就越大。

预防 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其次要在饮食上有所节制,特别要做到低盐、低脂,避免暴饮暴食及过度饱食;要做到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强心脏耐受能力;要加强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一旦出现心力衰竭,要及时纠正,防止加重大脑缺血,增加晕厥发作的风险。

心电生理紊乱 心电生理紊乱主要是指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节律紊乱,其中以心动过缓与晕厥发作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因为过于缓慢的心跳可引起大脑严重缺血,容易导致晕厥。临床资料提示,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都是引起心动过缓的常见病因。特别是冠心病好发心电生理紊乱,晕厥发生率占心电生理紊乱所致晕厥总数的50%以上。

预防 有心动过缓病史的老年人,特别是伴有心动过缓的老年冠心病人,务必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预防晕厥发作。一是要了解冠状动脉供血状况,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以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电生理紊乱的发生率;二是积极控制心律失常,特别要对心动过缓提高警惕,有条件者应考虑皮下埋置人工心电起搏器,降低晕厥发作的风险。

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老年人较常见的晕厥类型之一,多见于更年期女性,以及高度精神紧张、严重精神刺激和有长期焦虑史的老年人。晕厥的发生与迷走神经紧张度异常增高,造成周围血管阻力突然下降有关。由于在周围血管迅速扩张的同时并不伴有心搏出量的增加,因此脑血流量可在短时间内急剧减少,引起晕厥发作。患者突然出现头昏头晕、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出冷汗和恶心等症状,继而晕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血压下降和脉搏缓慢。

预防 以宣传教育为主,鼓励病人增加水钠摄入,尽量避免触发因素如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疼痛、恐慌及过度闷热等。病人发生晕厥后应立即平卧,一般在数分钟后症状可自然消失,无须特殊处理。必要时给予阿托品肌肉注射,以抑制迷走神经兴奋性。

猜你喜欢
心动心电低血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您了解心动过缓吗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上一次令编辑们心动的事
“嗔哥”心动一日美食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