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婵
音乐·湖湘·时代——孟勇访谈录
○孙婵
孟勇
男,国家一级作曲(专业技术二级),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曾担任湖南广播电视艺术团团长14年,现任湖南省歌舞剧院专业作曲,湖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第八、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代表,2005年获湖南省委宣传部首批“五个一批”人才,2009 年立湖南省政府一等功一次,担任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央电视台民乐大赛评委,湖南省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选委员会委员。自1978年开始作曲以来,他已发表、出版、上演各类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影视音乐等作品1000 余件,有90 余首分别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电视“飞天奖”、“金鹰奖”、文化部“群星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其中《斑竹泪》《山寨素描》《绿鸟鸟》先后获中国音乐金钟奖,交响组曲《日出东山》获第一届湖南文学艺术奖。曾20余次担任中宣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音乐总监及宋祖英、雷佳、陈思思、张燕、刘一祯等十多位歌唱家国内外独唱音乐会音乐总监。先后与李谷一、宋祖英、殷秀梅、张也、吴碧霞、龚琳娜、雷佳、阎维文、戴玉强、杨洪基、廖昌永、吕继宏、腾格尔等著名歌唱家合作。出版民族艺术歌曲专辑三张和专著《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孟勇获奖作品暨新作品选》《孟勇歌曲选》两本。
他是一名声名鹊起但始终保有赤子之心的作曲家,简单纯净,坚韧有勇。一辈子都在以自然的清音作旋律,以生命的情感作乐章,乐此不疲,直指人心。他深植湖湘文化的灵气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无论走得多远;他钟爱潇湘大地的钟灵毓秀与风俗民情,却又从不拘泥。出乎其外,入乎其中,取舍有度,自成方圆,将湖湘元素与时代风貌凝聚在交响乐中向人们娓娓道来。他便是著名的作曲家孟勇。
孙婵(以下简称“孙”):此前有幸拜读了您的自述,您的一生似乎都在同音乐打交道。自少年时与二胡结缘,到入大学深入学习中国民族器乐和民族音乐并开始作曲,直至如今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斩获诸多奖项。一路走来,想必您对于民族音乐的创作和发展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一个歌曲创作者,您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孟勇(以下简称“孟”):我觉得,一个歌曲创作者,需要跳出民歌写民歌,用民歌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与国际化的音乐思维和技术处理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好的音乐作品。这民歌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不仅仅是旋律,更包含背后的历史故事、山水人情甚至方言,不得不说我数十年来背诵的几百首各地各民族的民歌,以及认真学习的昆曲、湘剧和花鼓戏等戏剧,给了我无尽的创作空间,而认真研读的国外优秀音乐作品、总谱,给了我国际化的新鲜音乐思维。这么多年的音乐创作,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和源自湖湘文化的特点,因为我坚信,在国家文化发展,百花齐放的今天,不媚俗的有个性的艺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才是最能打动人的,才是最能引导百姓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的。
孙:9月6日晚,湖南大剧院上演了湖南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原创作品交响音乐会,此次展演的作品均由您作曲,许多观众都表示高雅音乐带给心灵不一样的震撼和洗礼,可见您的作品确是拥有生命力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交响音画作品《湘江》是以新面孔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能否请您谈谈《湘江》的创作背景和特点。
孟:周强担任湖南省委书记的时候,有想法把湘江打造成为东方的莱茵河,希望打造一部有关湘江的交响乐,他们找到了我。我首先认为写湘江不能只写过去,也要写现在,写未来,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它。
《湘江》这次在湖南大剧院的演出是全球首演。交响乐分为很多种,交响音画是其中一种交响乐的艺术体裁,它更强调每个乐章的交响独立性、画面感和抒情性。
孙:一条河流便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写湘江的过去,撷取几片浪花即可写就一段壮阔的词曲。但写湘江的现在、湘江的未来并非易事。您是怎样确定这部交响音画的文学创意并奠定它的创作走向的?
孟:《湘江》的创作前后经过了四年的磨练和沉淀。我找到金沙来进行文学创意,他有非常好的文学功底和音乐诉求。我们认为要把湖南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融入进来,有了大的构想,《湘江》以简洁的句子总结出来了。一共定为四个乐章,分别是“潇湘云水”“芙蓉花开”“遍地英雄”“湘江北去”。
首先,湘江是一条古老而神秘的江。她起源于永州,由潇水和湘水汇集而成,潇水和湘水,从古老苍茫的大山中款款而出,汇成浩瀚湘江。碧绿的江水自南而北流淌,在如梦如幻的悠悠云水中,流过美丽的山川,流过富足的田野,流过歌舞的村庄。这就是第一乐章“潇湘云水”的文学创意。
第二,湘江是一条文化的江。她孕育了一代代艺术伟人,从屈原、贾谊、周敦颐到沈从文、齐白石、贺绿汀,还有一大批像李谷一、宋祖英、雷佳这样的湘籍歌唱家。湘江也孕育了遍地的芙蓉花,芙蓉花是最具有艺术形象的一种花,芙蓉花的绽放代表着文艺的百花齐放,代表着湖湘文化的灿烂辉煌。
第三,湘江是一条英雄的江。从陶澍、左宗棠、曾国藩到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先后出现了一大批的英雄。湘江养育的无数英雄儿女,他们在旌旗猎猎中缔造开天辟地的神话,在风雨滂沱里编织经天纬地的奇迹。他们如同满江的洪波巨浪,引领和推动着历史前进的步伐。
最后,湘江是一条有生机、有希望的江。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有湘江向北流,千里湘江汇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湘江儿女在这片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幸福地生活,执着地追求。
孙:从您的构想和叙述中,我的确感受到了一条充满灵性的湘江,一条不断孕育着希望的伟大江河,蕴含着独特的湖湘文化精神,从现在奔涌向世界和未来。那么,您是如何完成对音乐素材的搜集整理,将湖南的音乐元素恰当地运用到交响乐创作中的呢?
孟:这么多年来我对湖南的音乐非常熟悉,就湖南的民歌而言,湘东、湘南、湘西、湘北、湘中都有不同的特点,我要研究他的音乐特色,还要研究湖南的花鼓戏、湘剧、湘昆等地方剧种,对这些音乐素材进行研究和提炼,不能太土气,太过去式,我觉得交响乐应该要现在式、未来式。这些年我在北京担任很多音乐会的音乐总监,通过与音乐家和团队的合作,视野更加开阔了。我要用湖南的元素展现时代的风貌,通过交响乐来真正展现湖湘文化和精神,这就是我要做的,也是我在创作之初的理念。至于如何将湖南的音乐元素很好的运用到我的交响乐作品中。
首先,交响乐中的配器手法、表现手法,要有强烈的对比,有弱才有强,有淡才有满。把很小的民歌旋律转化为很大气很宽广的交响音乐,赋予音乐灵性和音乐的对比性,既有霸气又有灵气。
其次,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要了解国际上的配器手法和音乐表现手段。学习经典的配器手法是为我而用,我对古典音乐研究很多,包括欧洲的古典音乐,还有对原苏联柴可夫斯基这一代民族乐派都有系统研究,还包括现代好莱坞大片的音乐,既霸气,又大气。我都会对它加以分析,而不是照搬,要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来表现湖湘文化精髓。
比如说,第二乐章中我运用了湘中一代的音乐素材,有典型的花鼓戏元素,但是我把他做得很国际化。也有湘昆的音乐,我认为湘昆是我们湖南最为古老的音乐,我获得第一个金钟奖的作品《斑竹泪》就是采用了湘昆的元素。
第三乐章中我采用了湘剧最有代表性的元素,这种元素最能表现湖南人的霸气。我是在台北写的,在异域他乡来回想我们的湖南人,有一种对比。
古老的音乐,但是表现出来要很现代。音乐文化的精髓为什么能传承下来,就是有他的文化基因在里面。有所取舍,再不断地完善壮大。
孙:在这次交响音乐会上,除了前面已谈到的交响音画《湘江》外,还分别演出了交响组曲《日出东方》以及交响合唱《卢沟桥·七里桥》《喜雨飞花》,您能否和我们聊聊这几部交响乐的创作背景?四部作品之间又有怎样的关联?
孟:这次的交响合唱《卢沟桥·七里桥》是专门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创作的,词作虽然很简短,但是形象非常鲜明,卢沟桥是日本侵略中国打响第一枪的地方,七里桥是日本驾着插着白旗的吉普车去签投降书的地方,一头一尾,一下把八年抗战的历史概括出来了。
交响组曲《日出东山》曾获得了第一届文学艺术奖,这次演出的是完整版。最初是罗浩先生拍摄的电视剧《东山学堂》,反映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成长历程。我觉得这个题材很好,所以就有了创作交响组曲《日出东方》的想法,录制出来之后反响很好。这次采用的是韶山民歌的音乐元素,描写了毛泽东的童年和对故乡的情怀。思考毛泽东在东山学堂的成长,更加具有感情,更加具有儿时的回想。
交响合唱《喜雨飞花》展现未来,喜雨充满着希望和梦想。
总之,四部作品是一个整体,音乐风格很统一,都紧贴着湖湘文化,展现了一幅潇湘大地的图画。
孙:交响组曲《日出东山》用六个章节的篇幅完整地讲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求学、成长、奋斗的故事,让人们重新认识并走近了毛泽东。而交响音画《湘江》同样通过四个篇章展现了无数湖湘儿女的激扬精神,将湘江的形象也变得立体起来。二者之间在形式的表达方式上不乏共通之处,请您给我们谈谈这两部交响乐作品有何异同。
孟:两部作品都充满了湖湘音乐文化色彩,充分表现了湖南的人文精神和我对湖湘大地的热爱。《湘江》更加大气蓬勃,但同时又不缺乏细腻和委婉。更重要的是,它更具有交响性和抒情性,讲究音乐和画面感,技术含量更多,对比更大。而《日出东山》更具有叙事性和故事性,用音乐来叙述故事,如果你了解这个故事背景,会很有画面感。
孙:您曾经说过,中国的歌曲以原生态的民歌居多,独具个性,但是好的音乐还需要提炼,中国需要自己的音乐走出去,融入人类音乐的海洋。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利用民族音乐的个性与灵性,丰富中国音乐的艺术魅力,走向更广阔的远方?又应当如何实现以富有个性和灵性的作品,引导大众对交响乐的欣赏与共鸣?
孟:交响乐是很高雅的音乐,大家对欧洲的古典音乐很熟悉。中国的现代交响音乐很多,交响味道很足,但是除了《红旗颂》《梁祝》《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代表作品,没有出现很精辟的能代表中国的音乐。我们现在的艺术太缺乏个性,太过于平庸,没有个性的艺术不叫艺术,没有细节的艺术也不叫艺术。如果我们56个民族、32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民族音乐,都能与时代相结合,不愁我们的音乐不能走向世界。包括湖南,要把湖湘乐派创建起来,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的优秀的声乐代表作品,都是反映湖湘文化的,而且都强调湖湘文化的音乐个性和音乐灵性,强调湖湘文化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包括《斑竹泪》《飞》《山寨素描》《阿妹出嫁》等。
同时,我强调艺术性和通俗性要结合起来,要创作老百姓能听懂的交响乐。艺术创作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写不出有个性、有灵性的东西。让老百姓喜欢、专家也认可,这是最好的。有观众在欣赏完《湘江》之后,很激动地跟我说,听完后激情澎湃。觉得我的音乐既有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旋律又非常流畅,有湖南文化的精神,既接地气,又有灵气,还有霸气。
中国现在是被十多年的晚会概念所约束,快餐文化太多,如果观众能做到在听音乐会时能盛装出席,做到鸦雀无声,对音乐格外尊重,我相信中华文化的发展会更具有后劲,更具有持续性。
孙:您作为一名成果颇丰的音乐创作者,经过几十年的坚持和探索,您对于自己的音乐理想和追求一定有了十分清晰的认定。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您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以及创作规划。
孟:我一直认为要写自己身边最熟悉、最实在的事情,写对湖南山山水水的感悟。通过我的音乐来表达我的心境,通过我的音乐让更多的人了解湖湘文化的高雅,了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湖南音乐文化。不说要形成什么潇湘乐派,不说我要成为潇湘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但起码要往这个方向努力。一些老一辈的作曲家之中,包括白诚仁、刘振球等,他们都在致力于通过音乐表现湖湘文化,我要在老一辈音乐家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形成孟勇的音乐学派,为潇湘音乐学派添砖加瓦。很荣幸,2015年我担任国家艺术基金音乐作曲复评专家一组召集人,我会尽我所能对青年作曲人才予以扶持。
孙:您的作品创作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典范,我看到最近一期的《文艺报》也就这方面给您进行了专栏报道。
孟:我创作作品从来都不会找不到灵感,因为深入生活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只要深入生活,多跟老百姓联系,走遍祖国的大山大河,深入去了解当地的地理、文化、风俗,这样才能从中找到创作灵感,才能写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按照习主席的讲话精神,我希望今后创作出更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接地气,老百姓喜欢的好作品,创作出更多极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带有湖湘文化符号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