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媛媛
摘 要: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文化产业视角下的广西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对策。广西要抓住发展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和特色体育旅游业,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开发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旅游需求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开始呈现出多种需求形式,例如参与体验、场景再现、健身娱乐等等。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推动体育旅游,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体育运动场所面向游客开展体育旅游服务。在此基础上,广西提出加强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提升广西旅游文化内涵;加强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拓展体育运动休闲旅游,强力推进旅游强区建设。这些变化对拥有丰富山水自然资源和多民族聚居的广西提供了拓展旅游市场,升级旅游产业的历史契机。广西现居住着11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把这些民族体育项目融入旅游活动中,既弘扬了民族文化,也发展了当地的旅游市场。
文化产业理论认为文化要与经济相结合,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根据国内外经验,运用文化产业理论来开发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有利于当前广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和升级。
二、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少数民族体育产业意识薄弱,认知有偏差
目前对于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政府更多的是从政治政策、体育文化角度来看待,广西截止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11个少数民族拥有的陀螺、毽球等20多种较为知名的体育项目都纳入进来,并且抢花炮和珍珠球成为广西民族体育运动的传统强项,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屡夺佳绩。但是这些项目并未创造多少经济效益。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认识,许多人还停留在“这是一项民间娱乐活动”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市场的战略眼光,忽略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潜力,对已经出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热也缺乏敏感度。在发展定位上,只把它视为一种民俗风情旅游的项目,没有赋予它产业地位。这样限制了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使其在整个旅游业中处于从属地位。
(二)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政策支持不够
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起步晚,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但是当前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政策支持不够,具体表现在缺乏相应的指导性文件以及政策法规。不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政策缺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化的政策更是少而又少。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各地过度依赖于山水等自然资源,不同程度存在重景点、景区建设,轻人文建设的倾向,缺乏对于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宣传和推广。地方政府没有将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来看待,虽然培养了精英选手在全国全区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斩金夺银,但是对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项目的投入不足,自发组织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活动的影响力也不足。
(三)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管理水平低,资本回报率低,附加价值低
广西民族体育旅游管理水平低,一方面缺乏纵向的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的管理,产业发展目标不明晰,争取和使用政策的机制欠缺,导致广西民族体育旅游项目普遍依附于观光旅游业,没有独立的位置,在旅游业中所占比重也不合理;另一方面也缺乏横向的联络和协调,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发展一拥而上,缺乏特色,当前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以挂靠在旅游景区的形式开展,例如抛绣球、板鞋竞走、芦笙踩堂和跳竹杠等项目,普遍存在于从桂林漓江民俗风情园到南宁伊岭岩等十数个景区,是核心山水风景的附带项目。对民族体育旅游项目的挖掘、开发、保护、发展的投入和力度都小,体育旅游项目的编制、彩排、规则都较为粗糙,并且大同小异,无法独立承担起盈利的责任,更无法开发附加价值。
(四)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缺乏品牌意识,宣传推广力度低
当前广西旅游发展侧重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和旅游扶贫,从政策上没有对民族体育旅游合理定位,而是一定程度上被分解融入上述三个主要目标旅游大类进行开发。导致民族体育旅游产品的促销大多是处于孤立的状态,没有形成区域旅游品牌的整体宣传,缺乏拿得出手、喊得出口的知名少数民族体育盛会和项目。旅游产品本身的宣传主题不鲜明、定位不准、内涵单一、缺乏特色;宣传方式上形式单一、力度不够、缺乏创意。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三、文化产业视角下的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对策
(一)明确定位,更新观念,整合资源,合理规划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项目要明确定位和功能。一是办好精英运动项目,确保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斩金夺银,展现广西少数民族运动员飒爽英姿,进而增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影响力。二是要明确广西民族体育旅游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文化产业的视角重新定义,并科学的进行规划和整合旅游资源。以拓宽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收益、扩大活动影响为目标,将分散单一的旅游产品项目进行合理的整合规划,例如围绕刘三姐、桂林山水等知名文化概念整合民族体育项目,打造观光、休闲、运动、体验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增加旅游消费粘性,延长旅游时长,提升广西旅游品质。再一方面,要着眼于少数民族体育本身具备的健康、运动等多种属性,以博物馆、文化体验中心为载体,以健康养生为目标,推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使之成为一种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筑牢少数民族运动群众基础。
(二)建立良好的文化产业运作环境
优质的文化产品是资金、智力密集型产业,前期投入高、风险大、收益慢,需要多方面的扶持和培育。在当前国内消费升级背景下,优质文化产品紧缺,潜在资本回报率高,是当前广西民族体育旅游的机遇,建立良好的文化产业运作环境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构建良好的文化产业运作环境。一是加强政策保障。通过政府力量切实保护好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运作环境。二是多方面筹措资金。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高风险性,常规的投资渠道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对资金的需求,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文化产业化、产业资本化、资本国际化。
(三)提高旅游管理能力,拓展附加价值
加快健全民族体育旅游的管理体制、明确管理目标和方向,形成良好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团队。当前国内外很多民族体育旅游项目运作成熟,影响力大,回报率高。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要充分借鉴国内外成熟项目的管理体制,尤其是要扩大与国内外优质体育旅游项目资本的合作,引进资本和管理理念,培养广西旅游人才,引进成熟的管理体系。以此为基础,逐步拓展产品的附加价值,树立明确的市场意识,尤其是文化产业意识,贴近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以产品的独创性和前瞻性赢得市场。
(四)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
整合资源优势,打造品牌效应。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离不开文化层次的发掘,民族体育本身蕴含的历史传承、文化意义都需要整理和推广,在没有形成大规模文化符号的情况下,要围绕已有的文化符号,例如广西刘三姐、桂林山水等,把孤立的、零散的、单一的民族体育旅游项目整合包装起来,形成一定的主题与特定的形象。无论是在观赏性、娱乐性还是文化内涵的传播性上都能与市场无缝接轨。同时还要树立国际品牌意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要把单一的体育旅游项目形成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能作为中国名片式的文化旅游产业推向世界。
四、结语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是广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其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特征是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契机,将其系统化、规范化的融入旅游产业,打造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将会有利促进广西旅游业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覃雪香、徐晓伟.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
[2]刘国永.机遇和挑战: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5.
[3]丁智才.民族文化产业:文化广西的必然选择[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01)
[4]陆元兆,朱小丽.广西民族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