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2016-03-13 17:32:57钟智明广西大学体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步法间歇乒乓球

□赵 芹 钟智明(.广西大学体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赵 芹1钟智明2(1.广西大学体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在全面素质教育落实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的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关注与重视。其中,乒乓球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项运动,提高其教学水平对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聚焦于多球训练法,对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应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相关探讨,并对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如何合理应用多球训练,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多球训练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应用建议

前言:在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改革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下,各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被不断应用到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对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模式的改善与水平的提升中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客观而言,几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与不足,有其本身适用的范围与场合,多球训练也不例外。为了弥补多球训练法的不足,促进其优势充分发挥,有必要对其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1、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应用的优势

多球训练法是我国一位乒乓球教练从日本排球训练法借鉴改编而来。与传统的单球训练法相比,多球训练法训练方式更为灵活多样,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更具应用优势,这些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有助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对于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而言,采用传统的单球训练法具有间隙大、来回少缺陷,不利于学生步法与技法的训练和掌握,也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而采用多球训练法来代替传统的单球训练法,则可以较好的弥补上述缺陷。多球训练法通过连续的供求来增加训练过程中来回活动的频率,缩小训练过程中的间隙,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学生对乒乓球的练习次数、练习强度和密度都要明显提高。而训练强度在一定范围内的提升无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增强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乒乓球训练强度,适应单球训练法向多球训练法的过渡。从更为专业的角度分析,相对单球训练,多球训练作为一种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方法,对学生体质与四肢平衡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可以加强学生身体锻炼,提升平衡能力,并且该方法将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强化和提升,机体运动功能的提升。

1.2、有助于强化学生技术动作

乒乓球教学,步法、手法是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的难点。一般的教学方法在对学生乒乓球步法的培养方面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多球训练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则改变了这一局面,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乒乓球步法、技能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手段。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多球训练法与其他方法存在一个明显的区别,即其可以对乒乓球训练中的每一种步法进行训练。换句话说,乒乓球教学中的所有步法都可以采用多球训练法来进行训练,这是其他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也是高校采用多球训练法来开展乒乓球训练的原因所在。教师采用多球训练法对乒乓球运动中的每种步法进行训练,并将步法与手法训练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步法与手法进行同时训练,既有助于促进学生四肢的协调性,又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乒乓球步法与手法的掌握,对乒乓球各种打法技能的掌握,从而提升学生乒乓球运动技能。

1.3、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培养和发展

乒乓球作为一种运动项目,其训练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基于这一要求,高校采用高强度的多球训练法开展乒乓球教学训练,通过加强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强度,提升供求密度,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运动量会大大增加,这就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提出了挑战和考验。长时间在多球训练法的训练下,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必定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备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因而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是有促进作用的。

2、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应用多球训练的不足

2.1、对连续供球人员水平要求较高

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由于高密度、高强度的训练模式,使得这种训练方法对连续供球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各种组合形式的乒乓球多球训练活动中,这一要求更高。对于多球单练,要求供球人员供球水平良好,能够持续不断的为学生提供乒乓球;对于多球多练,除了要求供求人员供球水平良好之外,还对供求人员对供球的速度、落点以及旋转的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供球人员能够对球的供应速度、落点和旋转进行有效的控制,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多球训练效果。但很多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供球者都是由学生来充当的,学生的水平有限,往往难以达到多球训练法对供球人员的高要求,是多球训练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应用中的缺陷之一。

2.2、与实际比赛存在一定差异

虽然多球训练法以快节奏、快速打球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甚至有时候训练的节奏要快于比赛,但这种方式只是近似的、接近式的,与实际的比赛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且这种差异突出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供球方式、击球方式、对练等。在多球训练方法的应用下,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受师资有限等约束,供球者多由学生来充当,而如果供球的学生水平不高,可能会导致练习者正确的技术动作遭到破坏,与实际比赛或对练中球的控制产生巨大差异,从而不能很好的进行训练,影响整个乒乓球训练效果。

3、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合理应用多球训练的建议

3.1、合理安排练习过程中的间歇时间

从科学、安全和体力等多角度综合考虑,任何一种运动都必须在训练过程中安排一定的间歇时间,而不能一直处于训练状态之中,即间歇时间是必须的、必要的。间歇时间的安排可以缓解学生的疲劳,帮助学生恢复体力,从而继续后续的训练项目,在高强度的多球训练法的应用下,训练间歇时间的安排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乒乓球教师应依据自身所积累的教学经验,从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常规训练模式出发,结合多球训练法的训练强度、密度,充分考虑学生的体制和基础水平,对乒乓球训练间歇时间进行合理安排[5]。由于多球训练法的训练强度较大,若沿用之前的间歇时间安排可能会导致学生间歇时间不够,容易疲劳,大大降低训练效果,亦或是间歇时间过长,时间利用不充分。为了保证训练间歇时间安排的合理得当,运动教练需要在多球训练法的应用下,对学生在乒乓球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运动水平、现有基础素质、年龄特征、体力消耗情况、普遍疲劳状态出现的大致时间等进行观察和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因素对基于多球训练的乒乓球教学训练间歇时间做出适当合理的安排。训练过程中间歇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可以为多球训练法优势与作用的正常发挥营造良好条件,从而有效提升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效果,提升学生乒乓球运动技能。

3.2、加强与其他训练方法的结合使用

如上所述,每种教学方法几乎都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对于多球训练法而言,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局限,在使用该方法的同时,加强其与其他训练方法的相互结合使用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从教学目标的完成层面分析,单纯采用一种训练方法往往是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所以注重多球训练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至关重要。单球训练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乒乓球训练方法,虽然存在较多的缺陷,但也有着其必然的优势与地位,将单球训练法与多球训练法结合起来开展乒乓球运动训练,用强度较低的单球训练法对年龄较小的、基础水平较差、体制较差的学生进行训练,重点提高这类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身体素质;用强度较大的多球训练法对年龄较大的、运动水平和基础水平较强的、身体素质较高的学生进行训练,进一步提升这类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技能与运动水平。另外,还应该依据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特点,采取其他一些训练方法,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提高乒乓球训练针对性与有效性。

3.3、合理把握训练的节奏、速度与强度

除了训练间歇时间的安排之外,训练的节奏、强度与速度的把握也很重要。任何一种运动项目训练都有其一定的规律,且这一规律与训练内容、学生自身锻炼情况。学生运动水平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根据这一角度考虑,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应遵循乒乓球这一运动本身的规律,对乒乓球教学训练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与安排,对多球训练的节奏、速度与强度进行合理设计和把握。强度、密度高是多球训练法的主要特征,这种方法在实施乒乓球训练时,在学生的对练或比赛中,要求以快节奏、快速的状态进行训练[7]。快节奏、快速的乒乓球训练模式,对学生对乒乓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学生本身体制体质的锻炼都是有积极影响的,但这种快是有一定限度的,而这一限度的把握则是高校乒乓球教师教学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在将多球训练法应用到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时,教师应遵照乒乓球训练的内在规律,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当前水平等来确定适合的训练节奏、训练速度与强度,对于初学者要采用较慢的节奏进行多球训练,而对于具备一定基础的高年级学生,应实施快节奏的训练。

4、总结

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运动项目,在加强大学生身体锻炼,提升大学生体质与运动技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运用多球训练法进行乒乓球训练时,应从间歇时间安排、训练节奏、强度、学生本身条件、训练质量等多方面入手,对多球训练法进行合理的应用,促进多球训练法应用优势充分发挥,在提升大学生体质、意志品质、乒乓球运动技能的同时,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快速向发展。

[1]滕守刚,许立南.多球训练法中多人供球方式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11.

[2]陈瑛,宋南根.多球训练结合合作学习的方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07,06.

[3]屈芳.多球训练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4]黄国喆,莫龙萍.多球训练法在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运动,2015,02.

[5]宋柄言.简议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5,10.

[6]于然.多球训练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3.

[7]曹继光.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06.

G846

A

1006-8902-(2016)-10-LXY

赵芹(1973-)女,白族,云南昆明人,本科,广西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钟智明(1987-),汉族,广西南宁,在职研究生学历(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助理会计师。

猜你喜欢
步法间歇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8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煤气与热力(2022年4期)2022-05-23 12:44:46
跳舞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20年4期)2020-05-16 02:53:26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08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品味“翻译六步法”
学习月刊(2015年23期)2015-02-26 06: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