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读”占鳌头—浅谈农村小学的朗读教学

2016-03-13 15:04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中心小学王淑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8期
关键词:品味课文教材

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中心小学 王淑萍

语文教学新课标倡导“品味语言,以读为本”。读的最高境界是“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声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这就要求我们真正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一、朗读的内涵和现状

“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语文学习,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而忽视读的训练的现象。现在快餐化文化和应试教育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冲击很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量少,语文课里读书的时间也少,几乎成了习题天天做的“机器人”。如何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去?重在朗读!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无穷的魅力。

二、朗读的作用和意义

1.从教育心理学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

在此阶段学生的有意注意,逻辑思维能力加强,这些特点使学生善于感受,善于模仿。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语言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多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3.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促进语文素养的培养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三、读中品味的方法和措施

(一)教师范读 言传身教

出色的朗诵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能营造出一种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首先教师示范朗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指导朗读的方法。放录音磁带,只能单方面训练学生的“听”,而示范朗读则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又有意识地去观察老师朗读课文时的表情及形体动作,这就多了一个“看”的训练。这样一来,多种感觉器官协调工作,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朗读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范读是教师对文章的成功二度创作。教师范读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本身的认识和情感倾向。教师范读,会一下子把学生们带入课文的意境中,带入作者所描述的美丽神奇的艺术世界之中。古人云:“以吾身入乎其中,方能识其真味。”教师示范朗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进入意境,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可以形成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意境,使审美的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爱上朗读,爱上语文。

(二)创设情境 主动参与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很有道理。在朗读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一篇文本才会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使他们欲罢不能。

1.“识得庐山真面目”——课文插图

直观形象的画面利于欣赏朗读,现在的教材,特别是低年级的每篇课文,甚至单元练习的相关内容都配有密切联系的情境图,这些插图不仅画面充满童趣,而且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借助电教手段,如制作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方式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进行看图训练的基础上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对画产生喜爱之情,产生朗读的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2.“他山之石可攻玉”——配乐朗诵

配乐朗读优美的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能带领人们进入精神的圣域,能增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与积极性,唤起学生想读书的欲望,更进一步感受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为了适应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及时代发展要求,就要充分利用创客教育模式,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为新知识的传授注入新活力,从而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例如,在讲解《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教师通过展示萤火虫尾部发光的动态图,询问学生“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将教材中的图片转变为动态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条条道路通罗马”——方法多样

儿童天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决定着他们对朗读的注意和兴趣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童这一心理特点,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变换花样,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一是引读与轮读。

这是最常用的朗读方法,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可以做到点与面的有机结合。指名读,有针对性,可以有的放矢。

二是齐读与指名读。

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师生引读、男女轮读、小组轮读等。这两种朗读训练方式灵活多变,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的积极性高,容易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这种方式在课堂中运用较多,高年级的学生比较喜爱。适合于那些故事性强、有人物对话、有个性特点的对话描写的课文。学生可以在其中有选择性地扮演某些自己喜爱的角色,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对话来朗读。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

四是轻声读与自由读。

这种训练方式重在要求学生领略教材的情趣和内涵,通过细嚼慢咽品味课文的精华。这是把心放在文章内容里去读,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读,是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去读,倾听作者的彷徨,倾听作者的无奈,倾听作者的伤感及喜悦……

(三)授之以渔 方法得当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但真正做到“美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具体来说:发音正确清楚,语气语调恰当,停顿准确。注意间歇;注意速度。

(四)准确评价 增加信心

卡耐基曾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孩子们尤其喜欢鼓励和赞美。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满意的微笑,鼓励的话语能使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依不同的阅读层次进行评价,最终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总目标。

在推进新课程的进程中,在品味平淡语言的同时,使语文课堂更加地朗润起来,让“读”占鳌头,让汉语这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语言散发出更沁人心脾的香味!

猜你喜欢
品味课文教材
品味年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