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 曹莉丽
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人际信任的经验是由个人价值观、态度、心情及情绪交互作用的结果。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黄金期,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和心灵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师生信任关系的建立,影响了高中阶段的整体教育效果,如何提升师生信任关系水平问题成为值得广大教师深刻思考的问题。
尊师重道是我国自古以来广为流传的传统美德。儒家思想一直奉行礼教,讲究等级和尊卑,孟子认为教师即为父兄,是必须要受到尊重和信任的。学生要无条件的服从教师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不容许学生产生一丝一毫的质疑。尽管近些年来,我们在一直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一些不尊重学生、不了解学生的问题时常出现。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教师在人格上不能尊重学生,不能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不能以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学生就很难亲近教师,从情感和灵魂上信任教师,从而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成长。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主要落在亭台楼宇、花草树木、小桥流水等景观文化建设上。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情趣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和谐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不同的家庭结构、教育理念、文化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般来说,孩子生活在气氛和谐,关系融洽,拥有良好传统的家庭环境中,比较自信、开朗,容易与他人成为好朋友,比较容易信任他人,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很容易形成信任关系。而那些成长在成员残缺、氛围凝重、缺少爱和沟通的环境中的学生,比较多疑、封闭、不愿与人接触。面对这样的学生,很难形成师生信任关系。
不同时代对教师素养的理解能力不同,总体而言,教师素养是指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加强教师素养的培养训练,不仅可以提升教师个人的教书育人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另外,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能够有效树立教师在学生面前的高大形象,使教师成为值得学生尊敬的人,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信任教师、尊重教师,推动师生信任关系形成。
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有效路径,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心灵的距离。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多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努力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另外,课余时间教师多参与学生的文化活动,参与到学生的娱乐项目中,摆脱教师的角色,让学生看到与课堂教学中不一样的教师,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和谐稳定的交往关系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发挥在师生交往中的主导性作用,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师要注意和学生深入交往,建立牢固的感情纽带。师生之间想要达到心理相容,消除心理隔膜,情感是最好的催化剂。教师要淡化权威观念,把学生看作与自己地位相同的朋友。
学校内部管理对于师生信任关系形成具有重要的保障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学校要想履行好育人功能,确保育人效果,必须要处理好内部管理这个环节。学校要制定规范,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管理机构,制定各种全局性的管理法规,保证规划目标实现。
教师在师生交往中长期占据主体地位,严重影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的知识大大增加,视野也大大开阔,在这种情景下,教师要转化自己的角色,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处理各种师生关系,努力使自己转变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人生道路的指引者。
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他们对学习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学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能否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让其剩余的能力得到释放,使其在学习上具备成就感和上进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发挥他们创造性智慧的空间,这些都是师生信任关系构建需要关注的问题。
师生信任关系形成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努力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学校、社会、家长、教师、学生等多个群体齐心协力,各尽其职。我们相信,随着社会进步、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教师素养的整体提升,师生信任关系会成为一种常态,学生会在这种文明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