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国人对美国国民性的鉴戒与省思

2016-03-13 09:32周宇清

周宇清

(内江师范学院 政法与历史学院,四川 内江 641112)



清末民初中国人对美国国民性的鉴戒与省思

周宇清

(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四川内江641112)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国家民族前途堪忧。美国发达的科技、繁荣的经济引起了当时中国人的注意。部分先知先觉者认识到,美国人笃信自由平等的气质、珍惜时间和讲求效率的美德、勤勉刻苦的进取精神、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的品格、遵守社会公德的素养,是其国家能够富强的精神因素,是美国人拥有的适应和推动现代化的国民性。当时的中国人将之与中国的情形相比较,进行了有价值的思考。

美国人;中国人;国民性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1]8。社会心理学对现代化的研究,“主要是把现代化看作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所谓‘现代的’,不应该被理解成为是一种经济制度或政治制度的形式,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或一种心理状态”[1]20。当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禁锢在传统意识之中时,就非常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美国科技的发达,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国力的昌盛,让当时的中国人感叹不已,认为美国人拥有适应和推动现代化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这种国民性推动了国家繁荣富强。

一、笃信自由平等的内在气质

美国人乃“第一爱自由之国民也”[2]12。“以自由视同生命”[3]。之所以如此,“其远因为根于日耳曼民族之固有性者”。近因一是他们的祖先愤于英国的宗教迫害,“特移居自由之天地,欲以保持其信仰之自由者也”;二是美国是个新兴国家,“尚未有深固之历史,无君主,无贵族”,传统的包袱少,没有种种旧习惯、旧思想的束缚,“唯尊重各个人之自由意志,以实力而立身于世间而已”[4]1。

美国人还有着强烈的平等观念,“美人者,好平等之国民也”[2]13。“上自王公,下逮庶民,苟非奴隶,皆有自主权,其享受国民之权利维均”[5]25。职业不分贵贱,地位不分上下。治者与被治者,权利相同。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如在电车上,不分男女等级,均可同乘一车。所以常常可以见到破衣烂衫的工人与锦衣华服者联座,或与闺秀名姝相促膝,即各长官之眷属,坐于工人之侧,亦不以为耻,甚至有他国公使及大使也置身其地,与之同化,而自忘其尊严[6]713-714。

美国人尊奉自由平等的精神已经载入宪法,潜藏于美国人内心,成为一种信念,影响其行为和生活,进而影响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面貌。“一介之士,虽执业微贱,苟其学成专门,皆足以抗颜宰相之前而无所恧;盖其执艺平等,而非以爵位之贵贱论也。此平等之真相也”[5]25。伍廷芳认为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在短时间内“臻于繁盛”,就得益于这种平等自由而来的创造精神,“平等之说,有益于国家社会实匪浅鲜”[6]717。同时,“平等之感情。常足以助长责任义务之观念。人苟知尊重自己之责任。则决不肯卸其责于他人。既知自己与他人。居于平等地位。则必知自己责任义务之当尽。而勉为绅士之行动”[2]13。这种责任意识有利于事业的进步和社会秩序的优化。

“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此三者为欧美文明进化之根本原因”[7],而这正是当时的中国所缺乏的。中国等东方民族,长期处于专制政体之下,“惟知君上为神圣不可侵犯;自由平等之说,未之或闻”[6]712。即使在帝制推翻、民国建立之后,奴仆之风,也未能净除,“为奴仆者,多视为专门之业,服从之外,无所知。他种之营业非所望,虽稍有才智者,亦思改就他事,然束缚于陈旧之见,壮志销而欲望亦不敢奢,能升为管家,领袖群奴,已十分满志,不再他求”[6]721-722。这种心理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在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下,自由平等精神尤为难得,难怪陈寅恪先生盛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8]之可贵。

二、珍惜时间与讲求效率的文化理念

“西洋有‘时者金也’之格言,而美国人尤为多忙之国民,欲于短时间内而营数多之业务,故寸阴是惜,万事以简略为贵,虽重大事件,亦无不咄嗟立办者”[4]5。美国人很珍惜时间,办事讲究效率,这是当时的中国人对美国人品性的又一精微体察。

在实业界,访问友人,除述明应述之事外,不以余谈而浪费光阴。托拉斯大王摩尔根,有“生计界之拿破仑”之称,生平不曾访问别人,都是别人登门造访,会客之时,“以一分钟至五分钟为度,虽绝大之问题,只以此最短时刻决断之”[9]466,可见其对时间的珍视。一般公众,对时间也“力求准确”,“及时到会,及时赴宴,及时晤访,必依预定时刻,绝不肯稍事迟延”[10]。在惜时方面,同时代的中国人不如美国人,“中国人不知宝贵其光阴, ……而常有爽约逾期之事”[6]738。所以在当时的中国,如有公共集会,须在规定的时间前早预告一二小时,然后才可能准时开会,这确实是一大缺点。

因为爱惜时间,美国的城市生活,显得异常繁忙,“那些来往于街路上的人民,却都双目前视,双足速行,乘坐街车的人们,也都显着埋怨车行太缓的态度,他们中间大概没有一个游民,都是事务纷忙,刻无暇晷的吧。轮轨的磨挤声,脚铃的铛铛声,使这个城市,充满了一歇不停,来往奔驰的气象”。有人抱怨说:“这个地方,忙得这样,简直令人呼吸都不便利”。[11]“时间即黄金,惟美国能实行之”[2]16。当叶秋原从生活节奏还很舒缓的中国漂洋过海来到繁华的美国,感受到现代文明气息时,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顶上的高架电车,路上的电车,汽车来往的疾驶着,道旁的行人很急迫似的在步行,两旁的高屋,我不禁感到大都会的伟大,都会生活的速率,想到上海满街是黄包车的情形,觉得我们中国要到美国的程度至少须得几百年,那时候的美国又不知道变成如何一付样子的了。”[12]中国社会长期是个农耕文明发达的社会,农业耕作对时间的要求不象工业生产流水线那样严格,生活节奏也不象工业社会那样快捷,积久以后,人们的时间观念不很强烈。不过,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与西方接触的增多,中国人惜时、守时的观念有所增强。如有了火车后,人们的出行习惯就有了改变,因为火车是定时开动的,如误了一趟火车,就得等待下一次,自然要延误时日。生产、生活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观念影响甚大。

三、刻苦进取的思想风貌

“应付困难之方法,即在与困难相见”,这是美国电报电话业大家卫尔T.W Vall的名言,意谓人们“应以勇敢与坚决之精神,处理种种事,解决种种问题,悉置困苦艰难于不顾。‘无冀闪避,无图延宕’”[13],表达的正是美国人勤勉耐劳的精神风貌。

美国这些富豪在起家之初,多为境遇所迫,逐渐养成一种坚忍刚毅的性格,“每从事一种职业,必经几多困难,终能忍辱耐苦,百折不回,而达于圆满之目的”[14]。工部总长台维斯,“幼时家贫甚”,从擦鞋油的工作做起,后而成为工部领袖。在他创业的过程中,遭遇不少困难和失败,他毫不介意,“终能积极振作”。他说:“惟困难乃吾人之良师,人非经困难不能成功。”“人之成功,全在最后之战胜困难”。[15]钢铁大王卡列仪也出自贫家,凭借着“不磨的志趣,耐劳的心性”,刻苦奋斗,终成一代巨贾[16]。

商界如此,政界也是如此,“美国历任总统出身寒微者十居六七”[17]。从华盛顿到威尔逊的27个总统中,“有八个总统都是农夫的儿子”[18]。哈定总统的父亲是一位农民。哈定幼年,“学过排字匠,后来又做报馆里的主笔”[19],“他的名誉是慢慢地自己做出来的”,“他一生不慕浮华,自幼即富于自立性,竞争心”。[20]胡佛也是平民出身的总统,“由穷苦的孤儿出身,贩卖报纸”,他的“事业资望全是由自己奋斗出来的”,不惟哈定、胡佛如此,“美国总统多由平民起身,而且多系穷苦中奋斗出来的”。[21]

美国人的进取精神,与当时中国的情形大相径庭,伟民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往往有了很高远的志向,但总耐不了折磨,……所以壮志中堕,事业难展,委诸命运,良可叹已。”通过美国这些依靠奋斗赢得精彩人生的事迹,“很希望一般有志的人们,坚持他们的志向,辅以不磨的毅力,和那恶环境奋斗,并用经济的方法去谋事业的发展”。[16]张伯苓也感言:“我们中国最苦的最大的病症是穷和弱,若要富要强,要学美国的猛进”[22]。

当时的人们之所以对美国靠自身奋斗起家的人发生这么大的兴趣,一是他们自身也在奋斗,这些美国杰出者的事迹可给那些奋进中的中国人以鼓舞和力量。另外就是中国积贫积弱,国人希望中国也能涌现出这种靠奋斗崛起的人才,“人生的光明前途是由自己奋斗得来的,天下有志上进的穷苦青年,何必自馁!”[21]深藏内心的还是对现实的不满意和对未来的企盼。

四、乐善好施的公益精神

“美国人心地善良而且乐善好施”[23]。美国人通过奋斗创造了财富,在富裕之后,不忘回报社会,热心公益及慈善事业,这种公益精神也为当时的中国人所注意、所称道。

钢铁大王“卡匿奇(也称为卡列仪——引者)为现今美国第一富豪。然其所以为世模范者,不在其能聚财,而在其能散财”[9]509。卡翁“怀高尚之理想,致力于社会事业,为正义人道之故散其私财,计有六亿元之多。……此可谓对于富人道德与以革新者,足使古往今来之富豪失其颜色”。在其死后,他将遗产“划分七亿元之巨额投入社会公共事业,仅余五千万元赠其爱女,此真可谓不失生于美国自由天地之伟人之风范也”[24]。胡佛总统出身寒微,发迹后,“为大多数人群救难”,“谈起胡佛的为人,第一重要之点在他奋斗向上的精神;第二重要之点在他勇往直前的为人群服务”。[25]煤油大王Rockefeller对于医药事业,则竭力推广。[26]汽车大王Ford热心劳工福利,努力减少工人的工作时间,增加工作效能,力谋劳工之利益。[27]88-89其他国民“以其富有之资尽力于公众事业者不一而足”,投资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图书馆、博物馆、学校、教堂、医院及其他公共设施。[28]1“此种急公好义之风,良可钦佩,处理财产者应以为法”[29]。这种热心公益的做法,“不独美人蒙其利,全球之人,尽食其赐焉”[6]678,如我国的协和医学校,齐鲁医科,就有煤油大王的资本。[27]88

常道直先生不仅注意到美国人的公益活动,更注意到这种公益活动背后的思想境界。在他看来,美国人也爱金钱,也“亟亟谋致巨资”,因此以白手起家而累致巨资者不在少数,但美国人“以金钱为其个人事业胜利之表象或测量;爱金钱并非目的,而乃手段”[30]5。美国人对公益倾注了这样大的热情,实自有因,“美国人对于个人之观念,实较其对于家庭之观念为深,其对于社会之观念,较其对于其子孙之观念为切”[27]88。卡列仪有言“积资产以遗子孙,大丈夫之耻辱也”[9]509。正因为有此理念,他们才“如是易捐轻助其财产于公益事业而无吝色”[30]6。此种关心公益的热忱,实为美国社会事业发达之极大原因,“与我国富豪专为子孙谋福利,见公益而一毛不拔者,实有天渊之别矣”[27]89。也与当时的中国“少见”“热心为公众谋幸福之人”,“所以育婴堂在我国虽已认为一种社会的事业却也办理不善”[31]相去甚远。

五、遵守公德的品质素养

美国人的道德品质也受到了当时中国人的关注和好评。“美国民其体力智力之优于他国,尚未足为美民誉也。其道德之高超亦远非他国所及”[32]。有人认为,美国宗教势力兴盛,民众星期日到礼拜堂祈祷,又到神学部研究宗教,“故宗教思想自磅礴而无际,入其门者,无不先感傅之”,民风淳良,“交际绝无城府”,待人“诚恳周挚,此可敬也”。[33]

这种精神品质,引领社会风尚,弥漫全国,影响实际生活的运作。各学校之图书馆,“皆不设管理取书人,惟一任学生之自取而已”。学生在阅读完毕后自动归还,而书籍不会丢失,“此可见公德之一斑。即此区区,亦东方人所学百年而不能几者也”。[9]523-524在公交车中,仅有驾驶者而无收费者,乘客车费,是各投币于小箱中,投与不投,悉听客意,然从未见有不投币之人。“此等自重之风,美国而外,余实未之他见”,伍廷芳感叹道:“鼓励人民之自尊心,实为至要之法,民既自尊,然后因而信任之,使各以其良心为监督,而不必由在上者加以制裁”[6]709。

美国人的社会生活很有秩序,行路、开车、购物、游戏、旅行、公共集会等,男女老幼,均能依序而行,有条不紊。“无男妇老少,其于一切社会之交际,相待以信,相接以礼,守法律,顾公德,跬步皆制限焉”[5]24。哈佛大学“食堂容千四百馀人,凡治饭膳,由学生公举数人为之,故从不以此起哄”[5]100。华盛顿之图书馆,“其观书堂中,常千数百人,而悄然无声,若在空谷”[9]482。美国国会图书馆,“座位秩序井然,室内颇静肃,入内几惊讶自己之足音似乎太高”[28]3。

再反观中国的情形,“吾国社会妇孺及年长之人,在社会中常处被压迫之地位,少壮之人,见其可欺,辄任意凌侮,群众聚集之场合,常闻妇孺怨哭之声”[27]76。再如中国人买火车票,“就不得了了;大家塞在洞口,几十条手臂伸得高高,小孩挤得哭喊,钱夹被扒手掏去!一分钟只买几张票”[34]。反差是巨大的,“我国人之不习于社会生活,由于无秩序之不良习惯所造成者,无可讳言”。美国人的遵守公德精神,令人“敬之仰之”,“此种美德,实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之条件也”[27]76。

“国家之进步,最所倚重者,莫如多数国民具有实行高尚道德之性也。今之欧美诸国,所以驾吾国而上之者,即彼多数国民能实行高尚道德故也”[35],这是黄人镜先生从道德层面认知欧美富强的原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又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6]这些经典语言精妙地道出了道德对社会运行的重要意义,寄寓着人们对高尚情操的仰慕。晚清民国之际,由于社会经济的凋敝,人心趋于浇薄。但人们惊奇地发现,在美国这个科学昌明、物质极大富足的国度里,其国民的道德品质也是令人惊叹的。

六、对国民性的感言

清末民初,由于中美实力的巨大悬殊,在那时中国人的意识里,中国应该学习美国的长处以尽快使国家富强起来,所以关注的主要是优点,而对其缺点,即使提及,也是作为鉴戒之用的。胡适的一席话,准确地反映出这种心态:“我们观风问俗的人,第一个大目的,在于懂得人家的好处。我们所该学的,也只是人家的长处。我们今日还不配批评人家的短处。不如单注意观察人家的长处在什么地方。”[37]当贫弱者不能摆脱自己身处的困境时,会把强者当作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之源。认知的精义是由美国的国民性引发的思考,在当时的中国,驱动现代化进程的思想因素十分贫乏,内部自生的思想力量极其微弱,刚一萌动就有被摧折的危险,而求诸外力,则可以增添自身的力量。

现代化建设需要有现代性的人,落后和不发达“是一种心理状态”[1]3。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尖端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至全部课程内容,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1]4。

不发达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打破国民思想和行为的种种束缚,“就必须要求人们在精神上变得现代化起来,形成现代的态度、价值观、思想和行为方式,并把这些熔铸在他们的基本人格之中”[1]6。美国人具备现代化所需要的品性,所以其国家能够迅速崛起,而当时的中国正是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国家,国民的传统因素依然很多,“顽固执拗,以墨守旧习相尚”[38],普遍地存在着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情况,这自然很不利社会的发展。民国八年五月间,杜威来华讲学,对中国,他也有以下建言:“要拯救中国,不但要在物质方面救穷,同时还要在思想方面革除顽旧腐败的心理”[39]。

“美国国民之品性,实为民主国之良好模范”[6]681,可贵的是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发现了美国国民性的优良品质,并与中国人的品性相对照,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赞美别人是为了改善自己,这一方面说明当时的中国人的现代性在增强,另一方面也必将有利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和进步。

[1] 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等.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高劳.美人及美国论[J].东方杂志,1919(7).

[3]陈寿凡.欧美列强国民性之训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233-234.

[4]太玄.美国之自动教育法[J].教育杂志,1920(1).

[5]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M].陈四益,校点.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6]丁贤俊,喻作凤.伍廷芳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3.

[7]任建树,张统模,吴忠信.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40.

[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246.

[9]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

[10]泳.随便谈谈美国生活[J].生活,1927,2(17):111.

[11]滕柱.美国一瞥[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18.

[12]叶秋原.美国生活[M].上海:世界书局,1929:70-71.

[13]秦翰才.美国两位商界伟人对于困难的态度[J].生活,1926,1(24):150.

[14]卢寿篯.美国十大富豪[M].上海:中华书局,1933:54.

[15]心雪.赤手成功的美国现任工部总长[J].生活,1926,2(5):28-29.

[16]伟民.钢铁大王[J].生活,1926,1(29):175.

[17]胡佛的政敌史密斯[J].生活,1928,3(36):412.

[18]见洪.美国总统谈[J].学生,1921(5):2.

[19]美国选举总统[J].少年,1920(12):1.

[20]毅夫.美国新总统哈亭氏事略[J].学生,1921(1):2.

[21]心水.贩报童子出身的胡佛当选了[J].生活,1828,4(2):12.

[22]张伯苓.深刻的印象[J].生活,1929,4(45):515.

[23]辜鸿铭.辜鸿铭文集:上[M].黄兴涛,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529.

[24]于勤.美国钢铁大王卡列仪翁传略[J].上海总商会月报,1921(4):1.

[25]落霞.有趣味的候选总统:下[J].生活,1928,3(36):412.

[26]吉鸿昌.环球视察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46.

[27]江康黎.美国之透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28]知非.美国之图书馆[J].中华教育界,1913(3).

[29]范静生.调查美国教育之报告[J].新教育,1919(4):432.

[30]常道直.美国教育之管窥[J].教育杂志,1926(4).

[31]页公.美国的育婴堂[J].东方杂志,1925(17):18.

[32]弢生.海上之美国[J].浙江潮,1903(6):2.

[33]美国之大学[J].教育杂志,1910(1):11.

[34]吴稚晖先生说的话[J].生活,1927,3(7):71.

[35]黄人镜.沪人宝鉴[M].上海:华美书局,1913:182.

[36] 孔丘.论语[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1-12.

[37]季羡林.胡适全集:第1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632.

[38]王瑾,胡玫.胡政之文集: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859.

[39]落霞.杜威对于新中国的言论[J].生活,1929,4(41):465-466.

[责任编辑李夕菲]

2016-05-04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人视域中的美国研究”(批准号:11SA014)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周宇清(1974—),男,安徽肥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

B82

A

1009-1513(2016)03-00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