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活化利用探索
——以自力村4座碉楼为例

2016-03-13 09:32张万胜
关键词:开平碉楼华工

张万胜

(五邑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开平碉楼活化利用探索
——以自力村4座碉楼为例

张万胜

(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广东江门529020)

为探索开平碉楼的活化途径,选取自力村4座联系紧密的碉楼为研究对象,根据自力村的特点、游客需求及碉楼本体特征,提出4种功能互补的活化模式,分别为开平漂洋华工纪念馆、五邑侨乡非物质文化体验馆、游客居民交流中心及乡土旅社,并对4种活化模式提出具体活化建议,逐步探索符合开平碉楼特色的、可推广应用的活化保育模式。

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活化;自力村

开平碉楼是集防洪、防匪、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殊乡土建筑[1]。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存登记在册共1833座,分布于开平市15个镇(街)。现存碉楼绝大部分为空置状态,其原有功能和实用价值现已丧失。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不但需要静态式的建筑本体保护,更需要通过活化利用保护,在新的时期赋予其新用途,让其承载新内涵,展现新价值,从而得到永续的保护利用。

一、活化的现实背景

(一)原历史用途丧失,现大规模空置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防御贼匪、抵御洪涝、抵御械斗是开平碉楼最重要的三大历史用途,也是开平碉楼建造的原因。[2-3]时至今日,开平碉楼原有的这些历史用途已基本丧失。根据开平市文物局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现存1833座碉楼中,仍在使用(含村民改建后使用)的碉楼仅60余座,其余的都处于空置状态。

(二)现存碉楼破损均较严重

开平碉楼大部分建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由于风雨的侵蚀、人为破坏及建筑材料自身的老化等多种原因,现存1833座碉楼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如楼身附生植物,破坏楼体;屋面开裂,雨水渗漏;楼体局部崩塌;混凝土老化、碳化导致楼板混凝土脱落和钢筋外露;木门窗腐朽;地基沉降导致楼体倾斜,甚至有倒塌危险。[4]

二、开平碉楼活化必要性

开平碉楼数量庞大,有限的保护资金难以维持静态的、单向的、纯粹的建筑本体的维修和保护。开平碉楼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历史瑰宝,不但需要对建筑本体进行保护,让其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更需要通过活化利用保护,让其在新时期能承载新的内涵,体现新的价值。活化利用与保护并非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而是一种双赢的模式。活化与保护相结合,可以使碉楼保护由“输血模式”变为“自我造血模式”。国内外众多成功的活化案例为开平碉楼今后的保护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借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德国、法国等国家文物建筑保育及活化的经验,并结合开平碉楼自身特点,进行活化探索是开平碉楼可持续保护与利用的必由之路。

三、活化利用总体思路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为确保本次活化探索具有实施的基础,所选定的碉楼位于游览开放程度较高的自力村内。为进一步保证不同活化利用模式能有机联合、功能互补,故选定的碉楼在空间分布上相互邻近;为保证研究对象能满足活化利用对室内空间的需求,选定的碉楼为室内空间较为宽敞的“居楼”①。基于以上原则,本次选定自力村铭石楼、云幻楼、澜生居庐、叶生居庐4座碉楼进行活化探索。

(二)活化总体思路

碉楼的活化途径因其所处村落、碉楼本体的空间特点、片区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而有较大差别。自力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四个核心区之一,河流、池塘、农田、传统民居、碉楼、晒场等要素共同构成了自力村完整的村落格局。自力村遗产区内保存有碉楼21座,可入内参观的碉楼4座,均为室内格局及家族、家庭历史展示,展示内容有一定重复,未能真正让碉楼“活起来”。

本文根据自力村配套设施的情况现状、遗产地对外展示、乡土文化传承、村民需求及游客需求等情况,提出4种活化模式:“开平漂洋华工纪念馆”、“五邑侨乡非物质文化体验馆”、“游客及居民交流中心”及“乡土旅社”。“开平漂洋华工纪念馆”将对开平地区华侨远渡重洋的历史进行展示和缅怀,重新唤起大家对开平华侨们的记忆和尊敬;“五邑侨乡非物质文化体验馆”将对五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进行专题推广和展示,使游客及民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五邑地区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及居民交流中心”的作用是提升遗产地的配套设施水平,同时增进游客与村民的情感交流;“乡土旅社”将重新激活云幻楼等原有居住功能,传承和推广开平传统人居生活理念。4种活化模式既延续了碉楼原有的使用功能,又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

四、活化具体途径

(一)铭石楼活化为“开平华工纪念馆”

1. 总体思路

开平“猪仔华工”飘洋海外的历史,是一段拼搏奋斗、辛酸悲壮的历史,不少华工在踏上大洋彼岸前,已经在环境极为恶劣的船舱里病死。保住性命抵达目的地的华工,进入金矿矿山、铁路工地、农场田野,赚取血汗钱,工作时间长工薪低微,生活环境极为恶劣,但他们的奋斗成就了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国家统一。[5]开平华工的这段光辉历史值得侨乡民众和外来参观者了解、记忆和敬重,需要改变渐渐被淡忘的现状。

“开平飘洋华工纪念馆”主题定为“金山梦,家乡情”,以时间作为整个展览的主线,每一楼层展示一个不同主题,分别为“动荡时”、“金山梦”、“在海上”、“在他乡”、“成就时”、“回故里”,采用情景再现、真人讲解、历史照片、视频短片等不同方式和媒介向游客连贯、真实地再现开平人飘洋海外的奋斗史。游客从底层往上走,最后抵达顶层,便能完整、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华工飘洋的辛酸历史,重新唤起大家对开平华侨先辈们的记忆和尊敬。

2. 具体安排

铭石楼由副楼及主楼组成,副楼1层,主楼5层,具体活化安排如下:

副楼展示“动荡时”主题。开平经历过十余年“土客之争”的动荡时期,社会民不聊生。“动荡时”主题展示开平华工飘洋海外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历史照片、文字描述、实物等形式展示“土客之争”的历史过程,展示战争路线及范围、当时战争的规模及村民的生活苦况,展示土客之争中的关键人物,展示当时的武器、器械等。

一层展示“金山梦”主题。在社会动荡的大背景下,远赴重洋“挖矿淘金”成为了众多开平人的希望,出洋者从此和家人、家乡天各一方。本层通过图片、文字及实物的形式展示当时民众争相报名的场景,展示招募华工的“广告”、开平华工签下的卖身契文件,以及展示开平华工出国准备的学英文的字典及为买船票借钱的欠条等有关实物。

二层展示“在海上”主题。本层通过照片、实物、文字描述、微缩场景模型进行展示,分别展示开平华工在海上使用的船票、出国证明、工作证、出国经历口述等题材。

三层展示“在他乡”主题。通过照片、实物、文字描述、微缩场景模型展示到达大洋彼岸后,华工在上岸前被关押、审讯,上岸后掘金矿、修铁路的情形,利用华工所用的各类劳动工具及生活用品、华工思念家乡所写的家书、铁路沿线华工坟场等,反映其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环境恶劣、工薪低微状态下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四层展示“成就时”主题。本层通过照片、实物、文字描述、微缩场景模型进行展示,展示开平华工通过艰苦努力经营起来的各类店铺,如药铺、理发店、餐馆、理发店、洋服店、华侨日报馆、土担店、洗衣店、当铺等,以及他们开设店铺所需办理的各种申请、执照,同时展示他们寄送回家的银信等。

五层展示“回故里”主题。对于历经千辛万苦并活下来的华工,衣锦还乡是他们的盼望,他们把钱剩下来回家乡建房、娶妻,“金山伯”便是回乡华工的代名词。“金山伯”既带回了辛苦积赚的血汗钱,同时也带回了国外的文化及生活方式。中西合璧的碉楼、洋家具、洋服、洋式婚礼便是最好的体现。本层通过照片、实物、文字描述等形式进行展示,展示衣锦还乡的华侨们从国外带回来的西式建筑形式,造就了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建筑群落,展示华侨们从国外带回来西式的文化、思想等,如新娘穿婚纱新郎穿西装,展示华侨们回国后出资兴建的公共建筑,如图书馆、书舍等。

(二)叶生居庐活化为“五邑侨乡非物质文化体验馆”

1. 总体思路

叶生居庐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是由方广宽出资兴建的,其合适的建筑尺度及室内空间为“五邑侨乡非物质文化体验馆”的活化模式提供了实现基础。以侨乡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为主线,将叶生居庐不同楼层分别活化为侨乡非物质文化展示室、教学室、体验室等,共展示五邑侨乡地区12项最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及传统工艺。同时结合多媒体技术,将非物质文化体验细化为电子展示体验、实物展示体验、电子教学及真人教学体验、虚拟体验及亲身体验等不同模式。在活化碉楼的同时使五邑侨乡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推广与传承。

2. 具体安排

叶生居庐由1层副楼及4层主楼组成,具体活化安排如下:

副楼为陈白沙茅龙笔展区,包括茅龙笔展示、茅龙笔制作、茅龙笔体验三个功能区。茅龙笔展示区以实物的形式展示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茅龙笔,并辅以详细的文字说明及多媒体讲解,让游客对茅龙笔有初步认识。在茅龙笔制作区中,游客可以直观了解茅龙笔茅草选取毛料、泡石灰水、梳理毛料、齐毛锋、裁尺寸、检整毛料、紮笔头、紮笔身等制作全过程。在茅龙笔体验区中,游客可以亲身体验,运用茅龙笔书写茅龙书法。

主楼首层包括新会陈皮及新会葵艺两个展区。新会陈皮展区包括成品展示区及制作体验区,游客可以现场观看新会陈皮从柑子的筛选、取皮、风干、晾晒、陈放等完整制作工艺和流程。新会葵艺展区也分为成品展示区及制作体验区,在展示区中,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各式各样制作精美的新会葵扇,并欣赏葵扇上精美的火烙画。在体验区中,游客可以在葵艺师傅的指导下,亲身体验葵扇制作的全过程,并可带走自己的制作成果作纪念。

二层包括新会鱼灯、江门宫灯及外海面三个展区。新会鱼灯、江门宫灯两个展区合共设置在中厅内,体验区各占一个独立房间。爱好手工艺的游客在体验区可以在师傅指导下,亲手体验鱼灯或宫灯从材料准备、制作骨架、制作灯身、制作光源等整个流程。利用本层原有厨房和灶台,将其活化为外海面体验区,爱好小吃制作的游客可以到外海面制作区内,参与和面、揉面、搓粉条等流程,完成后可将面条下锅,烹制美味可口的外海面。

三层包括新会古典家具、台山冲蒌编及鹤山古劳酱三个展区。中厅为新会古典家具及台山冲蒌编的展示区,展示区内放置制作精美的各类古典家具及簸箕、菜篮、鱼篓各类编织器具。在冲蒌编体验区内,游客可以观赏或亲手编织竹器,学习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竹编手工艺。在古典家具体验区内,可以观赏或亲手体验古典家具配料-锯料-刨料-划线-裁板-压板-打眼开榫-开槽起线-砂光-组装-白坯检查-刷地漆-打磨-喷面漆等制作流程,增加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和了解。在鹤山古劳酱展区,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古劳酱的选料、加工、调味、入坛、发酵等全过程,同时还可以亲身品尝采用古劳酱调制的传统小吃。

四层包括礼乐龙舟体验区、台山音乐欣赏区及开平腐乳体验区三个展区。礼乐龙舟体验区内,放置微缩版龙舟实体模型,供游客登舟体验,同时通过照片、文字资料、多媒体等方式,为游客展示礼乐龙舟的有关知识。中厅为台山音乐欣赏区,游客可以惬意地坐在座椅上欣赏富有乡土气息的台山音乐,同时也可以近距离欣赏用于演奏的各类乐器。在开平腐乳体验区内,游客可以观看开平腐乳从磨浆、制胚、前期培菌、腌制、后期发酵等全过程,了解其制作流程。

(三)澜生居庐活化为“游客及居民活动交流中心”

1. 总体思路

澜生居庐“游客及居民活动交流中心”为游客、当地村民日常休憩、文化交流、史料阅览、文体活动的综合空间。游客可以在澜生居庐内停驻休憩的同时,与村民进行深入的交流,增加情感了解,同时也可以在史料阅览室通过多媒体及其他载体获取更多与开平碉楼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有效弥补遗产地对游客及居民情感关怀的不足。期待通过游客与居民之间的情感交谈,使游客深刻地理解当地文化,这是澜生居庐活化利用的潜在价值。

2. 具体安排

澜生居庐由1层副楼及3层主楼组成,具体活化安排如下:

首层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副楼、中庭及主楼1层,活化为自力村长者文娱康体空间及村民与游客交流空间。副楼设置棋艺室两间,主楼一层设置曲艺室及书画室各1间,供自力村长者使用,村民可以在棋艺室品茶、下棋、聊天,游客可以从旁观看及交流。曲艺室及书画室是长者展示才艺的场所,根据各自爱好题字、画画,表演戏曲、粤剧、开平本土民歌等等,游客可以在休息之余,欣赏到开平本土的戏曲、书画文化,并与村民增进交流。副楼设置小吃备餐间,为游客提供简易小吃、饮料及茶品。中庭部分是澜生居庐的一大特点,中庭空间尺度合适,活化为游客及村民交流区,庭院中放置小方桌及长板凳,并提供茶品及小吃。在炎热的夏天,游客、村民可以共坐中庭品茶、休息、纳凉,期间惬意地展开交流。

二层包括中厅及多个房间,将原有室内空间,活化为游客休息及交流区。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分别设置交流中厅、独立游客休息室、团体休息室、大休息室及家庭休息室等,同时利用楼内原有的卫生间,为游客提供人性化配套。各休息空间内的家具、摆设都充分体现开平本土特色,太师椅、茶几、方桌、长板凳等家具均从开平民间收集而来,最大程度营造本土生活气息,并在墙上挂设簸箕、草帽、开平碉楼摄影照片、楼主旧时生活照等,供游客欣赏。同时,提供各类书籍供游客阅览。游客可以根据喜好,选择不同的休息空间,可以与朋友们一同在方桌及长板凳合围的空间内聊天、品茶,也可在中厅的太师椅上小睡片刻,也可坐于吧台上品尝饮料及小吃。

三层活化为开平文化书籍阅览区,包括“自助式阅览大厅”、“非外售藏书室”、“外售书室”、“卫生间”及“露台阅览区”。对开平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可以随自己爱好,在藏书室中借阅与开平有关的各类书籍,如摄影集、专著、各镇侨刊、儿童书籍等等。游客还可以在外售书室购买自己爱好的书籍留作纪念。本层还利用露台设置户外阅览区,游客可以惬意地坐于露台,在凉风下边品茶边阅览。

(四)云幻楼活化为“乡土旅社”

1. 总体思路

云幻楼是旅居马来西亚华侨方文娴于中华民国十年(1921)亲自回乡兴建,由碉楼和庭院围墙组成,楼高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主方文娴已离世,云幻楼人去楼空,现对游客开放,除展示室内空间及家具,其原有功能未能在新时期得到延续。鉴于云幻楼建筑尺度、室内空间、功能布局均良好符合居住的需要,故将其活化为“乡土旅社”,赋予四种不同风格的游客居住空间。通过云幻楼活化利用为“乡土旅社”的试点,为散布于开平广大乡村、田野、山岗上的众多碉楼提供经验借鉴,开启一种符合碉楼特点的活化类型。同时,还可以“乡土旅社”为载体及展示平台,使民众能够更深入了解开平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开平传统人居生活理念得到更有效的传承与推广。

2. 具体安排

首层为“游客驿站及旅社服务接待区”,由门厅、服务咨询台(前台)、等候室、茶水间、农具储物间组成。门厅保留云幻楼原有镂空雕花屏风,游客进入门厅便能够强烈感受到云幻楼原有古典装饰氛围。门厅右侧设置服务咨询台,为游客办理入住手续及提供咨询服务。前台墙壁上挂设游客耕种体验的照片,供游客欣赏。等候室为游客提供行李存放、休息、品茶的空间,同时提供开平碉楼各类书籍、摄影作品供游客阅览,游客可在此惬意地品茶、闲谈及休息。阅览室为游客提供自助多媒体及互联网查询服务,游客可便捷查询开平各旅游景点、交通、餐饮等各类所需的信息。首层东北角为农具存放区,用于存放犁、耙、锄头、镰、杈、稻草帽等各类耕作工具,供游客体验农耕劳作之用。同时,存放区也作为传统农耕工具的展览区。

二层为“开平传统民居客房区”,按开平民居风格进行布置。开平传统雕花大床、柚木衣柜、写字桌、老式茶壶、电风扇、台灯,共同营造出简约而大方的开平传统民居空间。客厅摆放太师椅、茶几、开平传统方桌、长板凳、储物柜、煤油灯等家具,为游客提供温馨的交流及生活空间。客厅四周墙壁挂设碉楼照片、楼主生活照片,进一步增添碉楼人家生活的韵味。

三层为“中西合璧式客房区”。开平华侨众多,带回了国外的生活方式及众多西式装饰、家具、摆设,中西合璧的民居空间是开平民居的另一特色。本层客房内欧式雕花大床、梳妆台、金山箱、洛可可风格的衣架共同营造出独具开平特色的中西合璧客房风格,为游客提供真实体验开平侨眷生活的独特居住空间。

四层为“四季青年旅社客房区”,主要为青年背包旅客而设,由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四季风格客房、客厅、吧台、卫生间及储物间组成。春季主题客房以生气盎然的绿色为主色调,落地灯采用萌芽状态的种子造型,茶几及衣架为生长中的树干,整个房间充满春天的生机。夏季主题客房以热情的橙红色为主色调,各类家具除色调体现夏天风格外,还采用实木镂空茶几配以向日葵造型的落地灯,进一步彰显夏天热情的格调,给客人带来活力和抖擞的精神。秋季主题客房以稻谷成熟的金黄色为主色调,床架、被单、座椅尽是一片金黄,同时配以稻穗造型金黄色地灯及茶几,使入住游客感受秋收时节开平田野间无尽的金黄色稻子给人带来的丰收喜悦。冬季主题客房以晴朗天空的蓝白色为主色调,并配以雪花晶体状的茶几、座椅以及布满积雪的树干衣架,进一步强化冬季的主题。房间中还挂设开平民间手艺制作的红灯笼,形成鲜明的点缀,使得寒冷的冬季渗透出热情和温暖。

五层为“现代中式客房区”。本层一半为户内空间,一半为露台。根据本层空间特点,活化为供3-4口之家单独使用的家庭间,由父母房、儿童房、卫生间、客厅、户外餐厅、观景客厅、观星平台等空间构成。户内均为风格素雅的现代中式家具,儿童房及父母房分立设置,互不干扰。户外空间是本区的特色,充分利用云幻楼5层的露台空间,设置观星平台及景观客厅,白天可以一览自力村原生态的田野风光,晚间可以欣赏闪烁的星空。

五、小 结

开平碉楼活化利用探索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活化利用可使碉楼保护工作逐步摆脱静态式建筑本体保护的局面,使碉楼保护由“输血模式”变为“输血模式”与“自我造血模式”并重。同时,以开平碉楼活化利用作为试点,可将遗产活化推广至五邑侨乡其他历史建筑,如骑楼、宗祠、家庙、旧书院等,最大程度激活处于闲置状态的历史建筑或文物建筑,让其在新时期能承载新的内涵,体现新的价值。 开平碉楼活化利用刚处于起步阶段,除活化模式的探索外,还有较多技术问题需要进行研究。例如,无论赋予碉楼何种新的使用功能,均需对其进行改造,改善自然通风采光,加装水电暖通支撑系统等。新的改造干预无可避免地会对碉楼产生影响,如何将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是我们要解决的后续问题。本文仅为开平碉楼活化利用提出初步构想,具体细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

注释:

① 开平碉楼使用功能分可分为“更楼”、“众人楼”、“居楼”,居楼注重居住功能,室内布局合理,有客厅、厨房、卫生间及卧室,是集防御功能和舒适居住功能于一体的居住型碉楼。

[1]张国雄. 开平碉楼的类型、特征、命名[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19(3):23-32.

[2]张国雄.开平碉楼[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开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开平县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02.

[4]张万胜.开平碉楼的类别及典型特征比较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3):412-419,440.

[5]丁则民.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与华工的巨大贡献[J].史学集刊,1990(2):47-54.

[责任编辑李夕菲]

2015-11-17

本文为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村镇人居环境典型案例及政策建议研究”(批准号:20110311)、开平市专项财政研究项目“开平碉楼活化利用研究”(批准号:KP2014D-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万胜(1984—),男,广东江门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历史建筑与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G306

A

1009-1513(2016)03-0001-05

猜你喜欢
开平碉楼华工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一战时期的法国华文报刊和华工教育
GHOSTS OF GUANLAN
震不倒的羌族碉楼
古镇开平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
鲜为人知的华工“一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