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琼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浙江杭州 310018)
新形势下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王 琼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浙江杭州 310018)
“一带一路”战略对杭州跨境电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契机,也包含了对跨境电商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分析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现状和企业用人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对人才培养模式、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和素质教育体系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高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旨在提升跨境电商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杭州跨境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
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
随着国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全面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总纲领。在这条新经济走廊上,仅2015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就超过了9千亿美元,同比增长25%[1]。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称,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可在未来十年里让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年贸易额突破2.5万亿美元。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跨境电商产业迎来了新市场和新机遇,已成为一条不可忽视的新的空中丝绸之路,各地跨境电商企业加大了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全面铺开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一批懂专业、精技能、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面对新形势,高校应审时度势并主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开设新课程、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杭州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城市,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也应走在全国前列,加快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电商人才储备,成为跨境电商人才集聚地。本文基于杭州地区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研,以杭州高校为例,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成果可为杭州乃至其他省份和城市的相关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现阶段,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杭州跨境电商企业的调研发现,现有培养机制下的跨境电商专业毕业生在综合能力与技能素质上与社会需求匹配度较低,岗位适应性较差。高校跨境电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以及国际合作的多元性等因素都影响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杭州高校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现状:
1.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新形势下,我国大多数高校已意识到跨境电商产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因此纷纷开设跨境电商专业,但大多忽略了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专业且以当地经济为依托这一基本点。很多杭州高校在设置跨境电商专业时没有对当地的核心行业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上都大体相同。有些杭州高校只是在国际贸易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商务,而没有开设特色服务课程和体现专业创新的课程。专业缺乏特点就缺乏竞争优势,培养出来的跨境电商人才如出一辙,难以满足“一带一路”战略下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2.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在跨境电商活动复杂多变的今天,跨境电商人才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具备操作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等职业素养。然而现阶段杭州很多高校教师的授课形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这种以“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但易出现片面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此外,虽然杭州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设置了实训环节,但存在实训课时偏少,实践过程监控不够、与合作企业之间沟通不足等情况,学生很难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缺乏真实场景中跨境电商交易的实战操作经验。进入工作岗位后,企业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对入职人员进行二次培训。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跨境电商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仍滞后于市场需求,还不能应对“一带一路”战略下跨境电商人才面临的全方位挑战。
3.合作层面过于浅窄
“一带一路”建设使国际跨境电商合作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务交流与往来必将日益密切。为提高跨境电商人才对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适应能力,部分高校已有意识地开展国际人才合作培养项目,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杭州高校与国外高校间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安排、互动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存在范围较窄、深度有限且管理机制也不完善等现象。学生访学游学机会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俗、贸易习惯等了解仅局限于书本或课堂讲授,不能很好地实现国际间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以及满足沿线多国对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的共同需求。可见,现阶段国际人才合作培养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国际高校间的合作深度和国际交流的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认为:在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同时,电商人才短缺,可能是影响产业深入发展的一大阻碍。根据阿里研究院对三百多家企业调研结果显示,85.9%的企业存在跨境电商人才紧缺。特别是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建设过程中,杭州的跨境电商行业面临着专业化、国际化人才的缺口。
为深入剖析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本研究对杭州跨境电商企业进行人才需求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185份,回收178份,其中有效问卷170份,主要从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层次、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核心技能需求和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职业素质需求三方面分析。
(一)调查过程
在被调研的杭州跨境电商企业中,88.63%的企业属于民营企业,11.37%的企业属于合资企业,可见杭州大部分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属于民营性质。98.55%的企业都表示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量比较大。
调研问卷共设计8个大题,涵盖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最为迫切的岗位、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层次、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学历要求、企业比较看重的跨境电子商人才的职业技能、企业比较看重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职业素质、企业对“外贸业务员”“电子商务师”之类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态度、企业认为目前外贸专业或者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突出的问题、企业对院校培养外贸专业或者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建议这八个方面,调研结果真实有效,可为杭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材料,具有现实意义。
(二)三类需求
1.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层次需求
被调查企业中,68.55%企业都表示最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其次是会基本操作的初级跨境电商人才,占被调查企业的18.12%;再次是管理型的高级跨境电商人才,占被调查企业的13.32%。数据表明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要求日渐增高,不仅要懂外贸、英语、电子商务,还要懂电商平台的操作以及利用电商平台把公司产品销售到海外市场。企业的高要求导致市面上符合需求的该类人才还非常短缺。大部分电商企业表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学历要求更趋理性,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肯吃苦、动手能力强的大专毕业生就能很好地满足工作需求。
2.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核心技能需求
在众多跨境电商核心技能中,企业强调跨境电商人才首先要过语言关。“一带一路”建设中,除英语外,将涉及更多国家的语言,谙熟小语种的跨境电商人才能更好地将产品营销到海外市场。除语言要求外,在问卷所涉及的“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核心技能需求”一题中,96.78%的企业都选择“网络营销”作为他们最看重的核心技能,有85.13%的企业认为电子交易与支付能力是跨境电商人才必备的业务操作技能。此外,企业比较看重的核心技能分别有:电子商务物流、办公自动化、网站建设以及数据库应用。可见,懂英语且会第二外语、通晓电商平台操作的电商人才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备受青睐。
3.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职业素质需求
近年来,企业越来越强调跨境电商人才的职业素质和修养,这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和发展前景。调研数据显示,92.36%的企业表示需要具有良好合作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因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离不开人际交往;88.29%的企业强调是否具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他们选择人才时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有76.75%的被调查企业强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问卷涉及的职业素质中,过去所强调的专业理论水平被排到了最后,说明企业目前更关注电商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业务水平。
结合上述调查,本研究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杭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是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语言文化、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具备国际视野、职业能力、涉外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涉外复合型人才。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缺乏高素质人才的跨境电商企业会导致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将减缓企业的发展速度。因此,杭州各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将肩负起神圣的使命,致力于开拓一条有特色、具成效的高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专业化、国际化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1.紧扣“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创立与之国际化相吻合的课程模块
“一带一路”建设对跨境电商人才呈现多元化需求,传统的“外贸+英语”的培养模式难胜其任。杭州各高校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应紧扣“一带一路”的建设需求,紧跟各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实际发展,构建“专业化+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认为可以尝试五个模块的有机融合。
一是强化跨境电商实务、国际海上货运代理实务、国际航空货运代理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跨境电商人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跨境电商活动的基石和保障。二是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导产业和支柱行业设置课程模块并进行课程模块内细分[2],拓展跨境电商专业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语种课程模块。据统计,“一带一路”所覆盖的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涉及官方语言达四十余种,杭州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语种数量,开设小语种课程,提高跨境电商人才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四是增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经济状况、文化风俗、法律制度等课程模块,造就适应不同社会环境的跨境电商人才。五是开发跨专业的商务、管理、礼仪、沟通等课程模块。鼓励学生以志愿者形式参加杭州市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修养。
2.依托SPOC学习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
服务“一带一路”的“专业化、国际化”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不仅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上须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培养方法上也迫切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即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是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形式,是MOOC的继承、完善和超越[3],为跨境电商课程提供了资源平台、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课前,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课程学习任务单,借助SPOC平台完成线上自主学习,包括观看视频、PPT等数字材料,完成练习和难点互动等环节,明确知识要点和关键问题。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将平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整合,师生共同探讨、教学相长,以学生提出知识点为主,教师补充问题为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结束之后,学生结合学习任务单上的要求通过平台提交作业并进行同伴互评。教师对学生的线上线下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地指导、监督和反馈,以改变传统教育存在的课前课后师生分离现象。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这种灵活且有效的教学形式能推动高等院校跨境电商教育模式创新。学生经过学习储备、知识构建、迁移拓展、评价反思等阶段,达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师生交流不再受时空限制,极大提高了跨境电子商务教学质量。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培养机制
1.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要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杭州高端跨境电商人才,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跨境电子商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校内实践基地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技能,尽快实现与岗位“零过渡”。比如高校可以引进合作企业的产品,指导学生在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平台下,开展以自营店铺实训体系为依托的新型实训模式,让学生切实体验跨境电商所涵盖的国际贸易业务知识,熟悉跨境物流、报关报检、跨境支付、出口退税等操作流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实战能力最有效、最快速的途径。
但由于资金、技术的限制,现有的校内实训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要求各高校积极拓展校外实训资源,特别是与一些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岗位健全的企业合作,探索“厂中校”“校中校”这种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训模式[4]。
2.开拓校企合作新模式
企业的实践往往走在学校的前面,为学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指明方向。事实上,杭州高端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必须得到企业的支持和帮助。
首先,高校应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实际发展,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解决高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其次,高校聘请跨境电商企业技术骨干人员走进课堂,向学生传授行业最新信息和跨境电商技能,用鲜活的知识和案例点亮学生的求知欲。再次,输送毕业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操训练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跨境电商平台的基本操作和运营、跨境网络营销技巧、客户服务以及职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有利于缩短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距离,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无缝接轨。
此外,高校应设法建立服务跨境电商企业急需型人才培训基地,形成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定制化”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2015年杭州新增跨境电商二千三百余家,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定制化”人才,一般分为技能型人才、商务型人才和综合管理类人才三类,突显人才培养特色和培养方向,以更好地满足新兴电商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多元化的素质拓展教育体系
1.以赛促学,增强创新创业竞赛下的跨境电商技能实践
“以赛促学”是一种高效率的技能教学新模式。竞赛环节的情景模拟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高校应以大赛为契机,促成与跨境电商企业间的深度合作,解决跨境电商企业用人难、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矛盾。杭州高校跨境电商专业的学生可参加的学科竞赛有“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浙江省大学生报关技能大赛”等。
除了参加各类跨境电商技能竞赛外,高校学生还可以投入创新创业比赛,提高实战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一方面跨境电商的发展给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创新创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的新选择;另一方面国家鼓励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并且提供了诸多政策扶持与培训指导。在导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成立跨境电商实体企业,通过管理和运营公司业务不断积累经验。优秀的创业项目和团队可以参加“中国跨境电商创业创新大赛”“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
2.“送出”与“引进”结合,展开双向留学生培养工程
目前,杭州市高校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具有一定的基础,为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多元化的互联互通提供了诸多条件和经验。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以往的交流合作总体上“引进来”的多,“走出去”的少,层次不够高、范围不够广且内容不够扎实,和“一带一路”的战略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因此,在新形势下,杭州各高校可以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
可以尝试的措施有:开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人才“试点班”,引入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借助留学生的输入,开展多元化的交流学习活动,加强本土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土文化的了解。
加大“送出”力度。在高年级学生的实训环节中增加“一带一路”国家游学项目,去沿线国家的高校访学,去其企业参观和调研,深入了解该区域的经济制度、贸易习惯和人文知识,助推一部分有志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跨境电商毕业生更好地施展才能。
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产业,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一带一路”建设也必将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更有利的时代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杭州高校、企业和第三方要充分协同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培养懂国际贸易、会电商平台操作且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的高素质创新型跨境电商人才,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这也是响应新形势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
[1] 嵇石.去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增长25%[EB/OL]. [2016-01-06]. http://news.sina.com. cn/o/2016-02-23/doc-ifxprupc9852721.shtml.
[2] 李洋. 一带一路战略下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 教育研究, 2015(8): 123-124.
[3] 贺斌, 曹阳. SPOC: 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 中国电化教育, 2015(3): 22-23.
[4] 王磬. 浅析江西对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制造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选择[J]. 人力资源管理,2015(11): 22-23.
The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NG Qio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epartment, Zhejiang Financial Vocational College,Hangzhou, China 310028)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brings the unprecedented historical chance to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Hangzhou. Meanwhile, i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high-level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n-campus and off-campus practice base and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talent requirement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with a purpos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apabilities and employability of the talents as well as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in H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Cultivation Path
F752
A
1674-3555(2016)05-0093-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6.05.015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朱青海)
2016-04-26
2016年杭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题(M16JC035)
王琼(1980- ),女,浙江杭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跨境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