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长 马德秀
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中的倍增效应和引领作用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长 马德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强则国运盛,创新弱则国运殆。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国家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求。从世界形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自身改革发展形势看,“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加速调结构、换动力、转方式的新常态下,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描绘了一幅清晰脉络,值得借鉴。2011年,我应邀参加麻省理工学院建校150周年纪念活动。让我非常惊讶的是,与很多大学校庆隆重热烈、展示成就的氛围不同,MIT展示了150件深刻影响世界的科技成果,比如阿波罗登月计划、雷达电子装置等。这些成果是MIT在二战和冷战时期,抓住科技大发展的重大机遇作出的贡献。同时,MIT还开展为期150天的讨论,主题是反思:如何继续走近科技前沿,以及如何解决全球安全、可持续发展、人类贫困、医疗卫生等世界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正是这种办学理念,使MIT在短短150年从一所默默无闻的技术学校发展成世界一流高校。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持续掀起科技革命的浪潮,斯坦福大学鼓励研究生毕业后去创业,鼓励教授走出象牙塔面向产业、面向市场积极提供科技成果。他们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使科技成果转化变得非常简易,谁对斯坦福的知识产权感兴趣,签个协议就可以使用。斯坦福大学坚信:大学的使命就是要创造知识来造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硅谷”的崛起,斯坦福不断被科技企业重重包围。这种大学与工业的良好协作,被誉为“未来科研的一种组合模式”。今天,70%的硅谷工作人员与斯坦福大学有联系,这种共生繁荣的巨大价值不仅反映在信息产业发展上,更体现在师生创造力的激发上,开创了一流大学快速崛起的新模式。还有英国华威大学,去年建校刚刚50年,仅仅半个世纪就迅速崛起为能与剑桥、牛津相媲美的高校。QS世界大学排名对建校50年以内的年轻大学排名,华威大学居世界第三、欧洲第一。是什么成就了她的一流?就是她瞄准世界经济复苏的大趋势,与工商业界紧密的联系,输送一大批工商领域的专业人才,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撑。
伴随着社会变革,大学一定是在为国家、为人类作出突出贡献的过程中成就自身的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也一定是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需求、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一流成果,来赢得一流声誉。
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高校的最大优势正是人才红利。高校如何培养未来创新人才,如何激发现有科研人员创造力,将影响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能否发挥独特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始终在加快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高校每年750多万毕业生,蕴藏巨大创新能量。但也应看到,我国的教育培养了很多考试天才,对创新精神培养不足。高校人才培养还远不能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机制、专业设置等还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实际、脱离时代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亟待增强。最重要的是,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在教育理念上有很大差距。
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上,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精髓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注重三个“全”,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怎么样抓住创新驱动的重要契机,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真正掀起一场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高校应该有这样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
高校科研人员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科研人员搭建了广阔舞台。R&D总量仅次美国,居世界第二;科技人力资源超过7000万,居世界第一。特别是高校科研承载能力大幅提升,高校科技成果占据70%以上,获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比例保持在70%。但人才队伍也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的涌现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等。这些体制内的“精英”创新活力远没有释放,创新潜能远没有发挥。
因此,如何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在国务院释放了那么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信号下,如何使政策落实落地落细,打通产学研合作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建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彻底解放生产力,让不同层面科研人员的创造力竞相迸发;如何建立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移机构,引导科研人员面向市场输出科技成果;如何突出市场在配置创新要素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创新要素流动和集聚的一盘活水;等等,这些命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系作者在高校创新创业论坛暨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年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