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景怡
一、教学内容选择
(一)确定核心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4.通过品读,体会文中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多变的句式特点,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二)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1.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3.对比阅读《木兰诗》和《邓稼先》,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4.品读“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了解本文将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视频资料。
(二)整体把握情节,理清思路。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邓稼先履历的表格(可以由课文或者学生查找的相关资料对图表内容进行调整。)。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邓稼先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三)课文研读。
1.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2.回顾我们刚刚学习的《木兰诗》,就像是给我们的女英雄——花木兰作传。今天我们将《木兰诗》和《邓稼先》做对比阅读,学一点人物传记的写法。
(1)学生活动。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对《邓稼先》6个部分进行抽签选择,组员用5分钟时间对自己负责的部分作复述准备,并用最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③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④作者的情感。⑤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⑥评价邓稼先。
(3)师生互动:结合《木兰诗》的学习,温故知新完成《木兰诗》与《邓稼先》对比阅读的表格。
(4)教师小结:同学们肯定还有许多发现,诸如在修辞手法上、标点符号上、结构安排上、描写方法上等,请仿照上面表格,用形象的语言陈述出来。
(5)教师解说: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用的是对比阅读法。我们将《木兰诗》与《邓稼先》加以对比分析,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写一写:①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感动中国人物——邓稼先》的颁奖词;②为名人词典写一个不超过200字的介绍邓稼先的词条;③为“邓稼先纪念碑”撰写300字以内的碑文;④以“知识小问答”形式,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两弹”的400字以内的稿件;⑤选择一个你敬佩的名人,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为“他(她)”作传。
板书设计:
③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①历史背景——②经历贡献——④作者的情感——⑥评价邓稼先
⑤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三、教后说教
《邓稼先》是篇人物传记,课文以小标题形式叙写了邓稼先的光辉事迹,篇幅较长,该怎样讲授这篇课文呢?我遵循两个宗旨:一是为学生而教——教到学生的需求上,教到学生的心坎上。因为这篇文章的信息量很大,不像叙事类散文和小说能够吸引学生。信息的提取部分,我简单处理。二是因教材而教——准确而有创意地挖掘文本价值,使学生知识上有积累,能力上有提高,思维上有发展。“对比阅读”是本文最突出的亮点,“由历史的背景引出人物”,“经历贡献”,“人物的气质和品格”,“评价人物”是将《木兰诗》《邓稼先》对比阅读的重点,因此我将此“亮点和特点”作为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三是以读促写?摇?摇 ?摇?摇对比阅读后,指导学生学习写人物传记。
对这些教学内容,我运用“三个问题”一线串珠实现这一课的教学价值。
第一个问题:“邓稼先是一个?摇?摇 ?摇?摇的人”。速读课文,提取信息,填写“人物简历表”。由邓稼先生平经历,认识邓稼先。处理好这个问题,学生能在一篇较长的人物传记中,迅速获得感性认知。
第二个问题:从“由历史的背景引出人物”、“经历贡献”、“人物的气质和品格”、“评价人物”四个方面,将《木兰诗》与《邓稼先》对比。由感性认知上升到对邓稼先的理性认识。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第三个问题:写一写。设计五个写作训练的维度,指导学生写作。
①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感动中国人物——邓稼先》的颁奖词。
②为名人词典写一个不超过200字的介绍邓稼先的词条。
③为“邓稼先纪念碑”撰写300字以内的碑文。
④以“知识小问答”形式,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两弹”的400字以内的稿件。
⑤选择一个你敬佩的名人,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为“他(她)”作传。
随着三个教学环节的步步呈现,这节符合学生需求、符合文本价值的教学内容如轻纱一样缓缓撩开,让学生感觉到经典文章的无穷魅力。